和翠丽建起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带大家重拾信心”


  □本报记者 苑 莘
本报通讯员 唐庆喜
5月20日是全国助残日,这一天,记者来到莘县大张家镇陈庄工业园区采访,走进万家和服装厂这家与众不同的服装厂——这里的负责人和员工大部分都是残疾人。
走进万家和服装厂,方头车、包缝机、平车……24台机器功能齐全。“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开办服装加工厂,让一些双腿残疾但双手灵活的残疾人靠自己的双手生活。我和几个残疾人朋友提起这一想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服装厂的创办人和翠丽介绍,2016年11月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她终于实现了多年来的梦想:和几名残疾人共同开办了莘县万家和服装厂。
和翠丽,自幼胯关节错位导致双腿残疾,时常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养成了坚强不服输的性格,坚信命运终究掌握在自己手中。建厂初期,和翠丽到郑州参加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学习服装厂生产管理经验,购买缝纫设备、考察市场。在联系客户、找订单时很多厂家看到她们是残疾人而持怀疑态度,不愿与她们合作。但她们咬紧牙关不放松,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厂子终于争取到订单并投入生产。第一批订单高质高效的完成,赢得了客户的满意和信任。因为严把质量关、注重信誉、遵守承诺,厂子的订单慢慢多了起来。
和翠丽深知残疾人生活不易,对残疾人找工作的困难深有体会。自建厂以来,服装厂始终以发展残疾人事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带动残疾人共同致富为宗旨。厂子投产后,优先招收残疾人:张景花视力不好就负责做饭打扫卫生;张永华腿不能动,但精通电脑,就担任会计;耿江玲、张利敏、陈香红腿脚不便,但双手灵巧,就负责手工缝制和剪线头;唐启亮和张宁不会用缝纫机,就负责打包包装;而王瑞芳、张雪萍、岳燕峰、杜秋平、张永胜等患有轻微残疾的员工已经是非常熟练的缝纫机工。截至目前,服装厂有员工20多人,其中残疾人17人,人均年收入8000元左右,有力解决了部分残疾人就业困难问题,让残疾人依靠自身能力脱贫。
了解到企业的特殊性,莘县县委、县政府对这家特别的服装厂提供了自主创业基金1万元。2017年,万家和服装厂被评为省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获得补助扶贫基金5万元。2017年5月,县残联委托劳动技术培训学校,邀请专业讲师,在万家和服装厂开办残疾人缝纫机维修暨缝纫技术培训班,大张家镇20个残疾人参加为期5天的缝纫技术培训。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聚集,托起残疾人更美好的明天。
“创办这个企业的最大意义,是让残疾人朋友知道,只要自立自强,我们也能成为优秀的劳动者,释放想不到的生产力。”如今,和翠丽的服装厂已经有了基本稳定的订单来源,实现了一定的效益,基本上保障了十几名残疾人的工资能按时发放。“今年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积极争取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带领他们走出身体残疾阴影,重拾生活信心,走上身残志坚、创业致富之路!”和翠丽说。

临邑:“一把手”述责述廉辣味足
36岁的他一半时间在做公益胡剑峰参与志愿服务18年
宿松县政府办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政务公开
李沧河南庄教育资源升级 青山路小学今年9月份启用
厚街:祭扫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和翠丽建起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带大家重拾信心”
苏州启动停车资源基础数据调查 姑苏区停车泊位缺口率达39%
英国展团八家企业 将首次亮相2018数博会
奋力开创新时代美丽幸福铁东建设新局面
今年我省首次环保开放活动举行
聊城:冬日“三下乡” 温暖送心上
长沙高温来袭 5月14日最高气温飙升至34℃
西峡县军马河镇:医疗服务下基层 健康服务惠农户
顺河回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劳动法宣传活动
餐饮店设免费游乐场 男童玩耍时受伤引发诉讼
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核连续两年获满分
苏浙皖毗邻七县市法院建立“破解执行难”协作机制
辰溪防溺水急救知识进社区
鹤壁市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示范观摩活动
林海滨获评全国优秀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