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的族称是什么,对于这一国情,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历朝历代都始终没有搞清楚。1953年开展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多达40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实现平等权利,组织力量对民族成份和民族族称进行辨别,这项工作就是民族识别。
我国的民族识别,既坚持以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为理论指导,又没有生搬硬套这个定义,而是从我国民族的实际出发,没有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共同体加以区分,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统统都称为民族,一律平等。在这个总原则指导下,实际工作主要依据两个具体原则:一是依据民族特征,就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现代民族所具有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科学确定一个人们共同体的族别情况。二是尊重民族意愿。民族意愿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民族意识,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族体归属的主观愿望的表现,是对人们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反映,也是民族特征的一种总的反映。在民族识别过程中,对一些民族族称的更改,就充分体现了尊重民族意愿的原则。
我国的民族识别,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识别民族之多、调查范围之广、识别依据之科学,都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项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正式确认中国有56个民族,前后历时30多年。
民族识别工作,系统地梳理了错综复杂的民族源流和现状,科学地鉴别了我国现实的民族成分,基本上认定了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进行民族工作的确凿对象,为党和国家制定和贯彻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坚实基础。(市民委)
惠安新开通103路公交 沿线10公里孩子上学能坐公交了
平城区卫计局被评为优秀单位
e龙岩新增文艺板块
市人社局召开2017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
[人防办]成都市委第28督导组督导市人防办工作
我国56个民族的确定
着急!蚌埠这里的农民需要你的帮助!
省政府召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及生态治理专题会议
市区餐饮业油烟污染专项督查启动
“四送一服”助推实体经济
食盐有毒?很多人纷纷跑去超市买新盐,真相.....
我市境内高速公路恢复通行
泸州市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着眼四个环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市委编办开展机构编制纪律专项督查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留坝召开 方红卫出席并讲话
义乌市领导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
长安区召开政府提高营商服务质量纪律作风大整顿会议
“和美和顺”年货大节助农增收
4600名农民工每月从银行领薪
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度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