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病”高发,市民郊游外出要小心

■文/图本报记者金明达
   近日,江苏男子一家三人被蜱虫叮咬,其中两人先后因“蜱虫病”去世,引发关注。夏季到了,户外活动增多,被蜱虫叮咬时有发生。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医院了解到,从往年救治情况看,我市每年被蜱虫叮咬患者至少有100人。近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就接诊了2名被蜱虫叮咬的患者。
   每年7月至9月是蜱虫叮咬高发期
   7月初,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一位奶奶抱着一个男童来求医。该科主任李勇坚和同事发现,一个绿豆粒大小的物体紧紧地附着在男童的右眼附近。经仔细询问得知,白天家长带着孩子在郊外玩,孩子开心地在草丛里打滚。回家后准备洗澡时发现孩子眼角附近多了颗“黑痣”,仔细一看还会动。孩子被吓得又哭又闹,家长不敢硬来,连忙带着孩子来求医。
   医生仔细观察发现该附着物很可能是蜱虫。蜱虫附着后要取下来,必须得取完整,因为有很多寄生虫、致病菌“藏匿”于蜱虫体内,一旦入侵到人体内,后果不堪设想。看到虫子紧紧扎进孩子的皮肤里,李勇坚和同事用镊子夹住虫体,逆着叮咬的方向慢慢把虫子拉了出来,并给伤口消毒。
   这并不是个例。几天前,该院也收治过一名疑似被蜱虫叮咬的患儿。“从附二医院皮肤科每年收治的蜱虫叮咬病患来看,我市每年7月至9月,都是蜱虫叮咬的高发期。”李勇坚告诉记者。
   蜱虫吸血同时可能释放毒素
   “一般来说,农村被蜱虫咬伤的情况多于城市。”李勇坚解释称,蜱虫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而我市农村多数都是丘陵和山地,非常适宜蜱虫生存。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城市里也经常会见到蜱虫。
   “蜱虫最大的特性就是会钻进皮肤吸血,它们在吸血的时候可能将毒素注入到人体内,引起蜱瘫痪症,少数情况下还会导致死亡。”李勇坚称,人被蜱虫叮咬后,可能还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病情极为凶险,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结果耽误治疗。此外,蜱虫还可能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让人不得不防。
   不过市民也无需恐慌,李勇坚解释,人被蜱虫叮咬后患上传染病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蜱虫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可以在动物体内生存,且让人体致病。其次,蜱虫叮咬携带有致病微生物的动物后再叮咬人体,且叮咬时将一定量的致病微生物通过口器注入人体。最后,被叮咬患者的免疫力不足,不足以消灭入侵的致病微生物。
   李勇坚建议市民带孩子外出时,一定要给孩子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野外草丛里长时间坐卧,要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可涂抹驱虫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使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外出最好不要在草丛、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回家后,重点检查孩子的肘窝、腋窝、脖子、耳朵背、腹股沟、头发等虫子容易藏匿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小红点、肿包等。
   另外,被蜱虫叮咬后,如果有携带疾病,潜伏期可长达1个月,所以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没有高烧不适等症状,发现情况不对,赶紧去医院检查。
   被咬伤后如何紧急处理
   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烫蜱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县监察委员会第一次干部大会强调,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为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纪律保证
光天化日开跑拖拉机严查细访盗贼落法网
“机器换人”倍增329国道建设速度 14.8公里鸭岑段有望10月通车
“真不孬!这俩书记干事暖人心”
荆门松树线虫致数万株松树枯死 飞机喷药防治
“蜱虫病”高发,市民郊游外出要小心
芜湖县建好“新时代农民传习所”
暖心!八旬老人散步突然晕倒 江苏路上演一场生死时速
爸妈注意 错误的喂养可能会损伤宝宝脑健康
总投资100亿 5个新经济产业项目落户简州新城
山城区全民自救互救卫生应急知识技能普及活动正式启动
村第一书记邀清华大学校友来沈考察
鹰潭市人民医院开通自助服务 减少问诊挂号排队时间
打个滴滴4.8公里收费92元 原来司机加了80元“过桥费”
遂宁将开展4个月的药械化购销渠道专项整治行动
女孩深夜村路独行 巡逻队员护送回家
辰溪:公路局多举措提前做好五一假期公路安全工作
靖西警方破获一起贩毒案
唐山知青艺术团专场演出庆伟大祖国69岁华诞(图)
我委参加政协知情问政咨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