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天使”34年守护无数新生命


刘纳新在病房里为一名小病人做检查。信时记者 蔡晓素 摄
“365天,24小时随时待命。”只要一接到急诊科的电话,海珠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刘纳新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哪怕她怀孕时也是如此。2003年寒冬,即将临盆的刘纳新在得知多位病人因缺少麻醉医师无法施行手术时,毅然挺着大肚子来到门诊手术室,连续做完多例麻醉,直到累到精疲力尽,才被护士“强行”送往手术室接受剖宫产,而这也只是她从医以来一个小小的插曲。
34年来,刘纳新坚守岗位,迎接了无数个小生命的诞生,守护了不计其数病人的平安。周围的人都管她叫“刘妈”,因为无论对谁,她总是脸色和蔼,似母亲般温柔。
30年磨一针 甘做无名英雄
自1983年毕业后,刘纳新就一直从事麻醉临床一线工作,30多年的实践让她深刻体会到,麻醉,远非“打一针,把病人放倒”这般简单。
曾有一位第三次剖宫产手术的高龄产妇,术中出现心跳骤停,情况异常紧急。刘纳新凭借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建议,为产妇做了深静脉穿刺输血补液等抢救措施,挽救了两条生命。“为患者麻醉,是要考虑到在手术中如何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让她们安全地渡过手术麻醉期、手术之后快速恢复。术前计划、术中应变、术后访视,其实与手术开刀一样,非常考验麻醉医生的经验与能力。”刘纳新告诉记者,“麻醉医生从病人进入手术室开始麻醉起,头脑就要保持高度清醒,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保持警觉,一条生命就握在我手里,精神一刻也不能放松。”
手术台上麻醉医生与手术医生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但手术结束后,人们往往只记得手术医生,鲜有人能记得起麻醉医生。对此,刘纳新却甘之如饴,她说:“我们的工作就是配合医生做好手术,麻醉科医生是绿叶,甘当配角。”前不久,刘纳新收到了一名产妇的感谢信和锦旗,她将这面锦旗挂在办公室,希望鞭策自己和科室同事不断进步。
主持科研课题获省卫生计生委立项
刘纳新说:“好的麻醉医生有‘三心’:爱心、责任心、进取心。”这些品质和精神被她奉为圭臬,30多年来一直铭记于心。
女人生孩子时痛不欲生,让很多产妇对顺产感到恐惧和不安。减少生孩子的痛苦,可以选择分娩镇痛,但是这项技术刚开始引进时,并不被多数产妇所接受。为让更多的产妇了解到分娩镇痛技术的好处,刘纳新坚持利用休息时间蹲守在产房给产妇讲解分娩镇痛的相关知识。在刘纳新的努力下,分娩镇痛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产妇认可,从开始的一月10例不到,到现在已经每月有超过100多位的产妇选择分娩镇痛。同事们都打趣地说:“只要刘妈出动就会‘麻倒’一片,产妇就会变得异常的安静!”
多年来,刘纳新始终坚持学习,用更加前沿的医学知识充实自己。2014年她主持的科研课题获得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立项,并于2016年顺利完成了结题。2014年、2015年先后两次获得广州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论文竞赛优秀论文奖。同时,她还积极带动科里其他医生的学习热情,将30多年的体会和经验,传授给新人,让更多病人受益。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6年她所带领的手术麻醉科也被海珠区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的光荣称号。
(信时记者蔡晓素)

三分钟识别你的中医体质!“三水发布”立刻为你实现
“乞龟”过“平安桥” 同祈新年福
利州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南昌县:聚焦首要职责提升监督实效
升格“4E”级国际机场 苏南硕放机场将引进更多“大飞机”
“麻醉天使”34年守护无数新生命
张君毅到市经济发展督查指导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工作
强延峰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
我州向非法营运网约车“亮剑”
请给孩子放个开心的假
门锁上藏犯罪语言 女大学生寒假学习“破案那些事儿”
经开区:举办青年干部“讲政治·抓落实”主题演讲比赛
光谷二初学子把《史记》片段排成话剧搬上舞台
四方台区开展“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住通省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再次发射两颗北斗卫星
佛山市法制局一行到我市开展调研
河溪供水工程建设顺利,力争2018年春节前建成
贫困户家的“奖状墙”
开阳:践行“春风行动” 聚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