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不断推进“记忆工程”


  近日,玉祁礼舍村迎来了惠山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祁龙舞”的数字化保护拍摄工作。当天,男女老少齐聚礼舍九龙宫和礼舍老街,现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犹如过节般一样喜庆,玉祁龙灯队队长吕武感叹:这项省级非遗技艺终于有了自己的“数字档案”。
这次数字化保护拍摄,由市文广新局牵头,市非遗保护中心、惠山区文体局指导,玉祁街道文体站配合,无锡市偶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拍摄。现场,一条身长205米、由100多人共同舞动的长龙在礼舍老街上穿行,时而盘踞空中,时而上下翻滚,气势恢弘。另外两条身长各20米的金龙和青龙在九龙宫前翻腾飞舞,双龙追着龙珠进行绕阵、穿阵表演,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驻足欣赏。为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下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玉祁龙舞表演,拍摄团队总共动用了2架无人机,5台摄像机。
随着时代变迁和快速城市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存续环境和传承链条呈濒危之势。正在开展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中,一个重要手段便是数字化保护。据介绍,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护,主要是借助数字摄影和录音、二维或三维扫描、虚拟现实、数据库、搜索引擎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珍贵资料。
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人员介绍,针对非遗保护的活态性,无锡市每年的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中相当一笔费用将用于抢救摄制部分项目的音像资料,开展数字化保护。两年前,无锡市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无锡留青竹刻便进行了“记忆工程”数字化保护碟片首发。此后,宜兴紫砂、道教音乐、评曲、吴歌、玉祁双套酒、锡帮菜也有了自己的“数字档案”。除了为非遗项目开展数字化采集,年事已高的老一辈非遗传承人也是数字化保护的重点对象。下一步,将对无锡纸马进行技艺流程的抢救性记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让这些非遗技艺永远留存。

涟源领导现场督导整改户外广告安全隐患
金沙江水暂停34小时后重新流动 江边牧民开心笑了
天津启动“高考应急服务车” 60辆出租车进驻市内26个考点
跟着太阳早睡早起 多食用时令蔬菜
山东今年夏季高考全部使用全国卷
无锡不断推进“记忆工程”
九江市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提升惠民服务水平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云山13日将率队做客“金色热线”
2017年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数据
台州港海门港区: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工作推进会召开
杨店桃花节花开灿烂等你来
双峰县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
我市组织开展一系列节能降耗宣传活动
内蒙古额济纳旗在母亲节开展反邪教宣传
公交司机拾手包借助“掌上衡阳”找到失主
关于做好2018年度市决咨委、市社科规划办“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12月27日起天津公交再开8条通勤快车
天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到2020年产业收入将达两千亿
第三代社保卡来了 能看病还能领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