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刻瓷艺术家代斌:在瓷器上“绣花”

宿迁网讯(记者 张长生)5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宿迁市美术馆观看宿迁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刚迈进一号展厅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玻璃展柜,里面陈列着代斌制作的《开国领袖》和《守望》两幅刻瓷作品,许多观展者正在近距离地端祥其作品,还有很多人拍照留念,大家都被创作者神奇的雕刻刀工所折服。
耳濡目染 酷爱刻瓷
代斌今年41岁,是江苏省宿迁中学分校的美术教师,还是宿迁唯一的一名刻瓷艺术家。小时候,因父母都去大城市打工,他一直在宿城区双庄乡范圩村跟祖父一起生活。
代斌的祖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曾在上海务工,并结识了当时很出名的刻瓷名家、铁画轩主人戴玉屏(即戴国宝)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刻瓷技艺。终因文化水平不高,不得不回到宿迁双庄老家务农并从事土木建筑业。那时的农村,哪家有红白事,都要请客,遇事人家没有那么多的瓷碗、瓷盘等,就向邻居家借,为了防止弄错了,于是,他的祖父就用刻刀在自家的碗、盘上刻上记号。这在代斌幼小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在祖父的影响下,他也时常拿起钉头在砖头瓦碴上刻痕划印。
1993年,代斌中学毕业并考取了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美术专业。199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三棵树中学,担任美术教师。期间,时常为人画像,使他的素描功底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被邻里称为“小画家”。
《开国领袖》
2002年代斌结婚成家。学校放假之余,他看到岳父陆永富的石刻生意格外忙碌,就到岳父的工地上帮忙,时间长了,他也就学会并掌握使用錾子的方法,也能在坚硬的石头上或石板上刻痕划印。
2006年,代斌到上海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展,展会上的展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给他开拓了眼界,尤其是看到一位民间艺人现场演示在瓷盘子上刻画的场景,勾起了他儿时祖父在瓷盘上刻痕划符的记忆。他暗暗地发誓:“要不了几年,我也要创作作品参加全国艺术展。”
回家后,代斌搜集资料并在岳父和父亲的指导下,到五金商店购买金刚钻,摸索着在瓷盘上刻画。由于用力拿捏不准,他不知砸坏了多少个瓷盘。但是他不言弃、不放弃,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摸索,愣是让他找到了刻瓷的门道。正是他的坚持,一点点、一丝丝地推进,终于掌握了在瓷器上“绣花”的超高难度的技能。
《吴印咸》
刻苦钻研 小有名气
近日,记者又慕名来到江苏省宿迁中学分校,远远地便听到“叮叮咚咚”清脆而又有节奏的声音,走进代斌的刻瓷工作室,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创作刻瓷作品。
代斌向记者介绍,刻瓷又叫瓷刻或瓷雕,它是利用一种特制的钻石刀或合金刀在瓷板、瓷器的釉面上,錾刻文字或图案的技艺,故被人们形象的称为“瓷器上的刺绣”,被书法家启功先生盛赞为“中国一绝”,原中国文联党总书记高占祥先生也欣然题词为“华夏一绝”。它是绘画与錾刻的深邃结合,是以刀代笔的书法绘画。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瓷器的釉面光滑且脆,而用钻刀刻画,无疑是以硬碰硬,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爆裂,一件即将成功的作品也许会因此前功尽弃。所以在我国的传统雕刻艺术中,以刻瓷的难度最高。
而今,代斌凭借自己扎实的素描功底,并结合影像的明暗虚实的光影原理,在不到一毫米的釉面表层进行分层处理,做到分层留釉,巧妙过渡,全凭手上功夫,突出以黑、白、灰为主要色调来表现物像的立体效果,相当夺目,形象生动逼真,是刻瓷作品的最高境界,其中又数肖像雕刻,更是对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与技法极高挑战。
自2009年以来,代斌先后创作了多件刻瓷作品,尤以纯釉雕人物肖像居多,如摄影艺术家《吴印咸》《开国领袖》等。而反映现实生活的刻瓷作品《守望》,塑造了一位留守年迈的老母亲怀抱小狗而坐在家门口,她那思念,焦虑,久盼亲人归的神情令人动容,小狗依偎在她的身上,早已入睡,而她却依然遥望远方……
多年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和荣誉。2013年,他创作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肖像作品在全国教师书画摄影展上获特等奖。《五岳独善》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银奖。《握手之间》入选江苏省工艺美术新人新作成果展等。他的刻瓷名声不胫而走。同事们纷纷翘起大拇指:“行!代老师真不简单。”从此,他的信心倍增,而他对刻瓷的干劲也更足。他靠着一股韧劲陆续创作了《航天英雄》系列及《花开富贵》等数十件刻瓷作品,截至目前,他参加全国各级各类比赛,获奖五十余项。
近年来,代斌在做好刻瓷的同时,在单位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还致力于为地方文艺事业做贡献。去年10月28日,江苏省宿迁中学90年校庆,他特意刻制了直径为一米的《孔子行教像》刻瓷大盘作为贺礼送给宿迁中学,宿迁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张守耀欣然题名“孔子行教像”,被宿迁中学收藏并放于校史馆珍藏。除此之外,他又有多件刻瓷作品被单位和政府作为礼物,漂洋越海馈赠国际友人。他的作品经常应邀参与公益事业的展演,为地方民间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为出色的业绩,代斌被中国神州书画院聘为雕塑艺术家、还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刻瓷文化研究会、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宿迁市美术家协会等多家艺术协会吸收为会员、还被宿迁市评定为千名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他在2017年度宿迁市全市文艺工作中被市文联评为“先进个人”。他所在的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分校的“瓷刻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被评为宿迁市首届中小学教育教学特色项目学校。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赞扬,他说,只要肯想肯干肯钻研,就一切皆有可能,就能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技艺,就能在艺术创作之路上创出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孔子行教像》
技艺传承 后继有人
“差这毫厘,谬以千里。刻瓷不容许有错的地方,必须一步到位,“零差错”这是硬性要求。一旦失手,前边下再多的功夫,将前功尽弃。因此,做这行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代斌深有感触地说。除教学工作外,一旦有空闲时间,他就到自己的工作室琢磨刻瓷。瓷盘经过一番刀雕斧凿,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人们称他的作品近触有手感,远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含有笔墨韵,是集书法、绘画等诸多元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刻瓷作品经过无光的画面与光亮的瓷面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对比,犹如锦上添花,既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又有纪念意义。
为开发校本资源、传承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刻瓷,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在代斌的建议和学校领导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宿迁中学分校成立刻瓷社团,开设刻瓷艺术课,因其既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动手能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艺术的熏陶,所以备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艺术,代斌总结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印了《瓷刻教程》及《瓷刻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校本教材,供学生使用。在上刻瓷兴趣活动课时,代斌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讲授并做示范,就这样,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这项绝活。
每当学生们捧着自己制作的作品参加比赛并获奖,脸上露出喜悦之情时,代斌倍感欣慰。他说,“这些年的付出没有白废,希望我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希望这门艺术能在宿迁大地生根发芽,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截至目前已有千余学生学过刻瓷技艺。他们的作品参加比赛获全国、省、市奖百余件。
代斌对刻瓷技艺不懈追求的同时,也传递和升华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心品格。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对刻瓷逐渐产生了兴趣,也养成了专心致志学习文化知识的习惯。师生之间,既是技艺、学识的传输,也是为人、品德的授受。

省政协孙景淼副主席带队赴我市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工作
新邵县隆重举行2018年“夕阳红”中老年人健身风采展示大会
村民在为黄杨苗施肥
清徐县工商质监局排查整治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隐患
丹江口“党建+”开辟就业扶贫新路子
宿迁刻瓷艺术家代斌:在瓷器上“绣花”
我市获省里215万生态补偿金
新华网:乐山西坝豆腐:一种食材 百种滋味
[双阳区] 召开乡镇(街)党(工)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会议
厚街阿姨一元招学徒 只为手艺得传承
洪江区村级“明白栏”更明白了
2017年广元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93.38台
沅陵:金融“及时雨”惠及乡村产业
我市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社会各界热议市区黎明路暖心事 不仅扶起了老人,更“扶”起了人心
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公告
坚守岗位确保春节假期平安稳定
市工商局:“一口办理”促外资发展 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市政协举行专题理论研讨会 戴北方参加并讲话
立春,黄河冰封至银川黄河横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