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逾百家文化企业集体亮相深圳文博会


惠州组团参展深圳文博会。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昨日,为期5天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闭幕。我市第九次以城市组团形式参展,全市7县(区)逾百家文化企业100多种文化产品集体亮相展会。
  据统计,文博会展会期间,到惠州市展区展位参观者达53.6万余人次,其中,咨询了解、有意向采购相关文化产品及洽谈合作事宜的客商每天达220余家(人)次,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的170个。5天会期现场销售文化产品金额达50多万元。
  7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金额281.7亿
  本次文博会,惠州精心组织各县(区)最具传统或现代特色的创意文化产品参展,逾百家文化企业携100多种文化产品集中亮相。受到中外客商喜爱和关注的罗浮山百草油、东平窑瓷、农民画丝巾、海龟系列衍生文创产品等惠州特色文化产品悉数登场,琳琅满目的特色文化产品亦受到中外客商热捧。
  本次文博会中,惠州余小伦的陶瓷《福瓶》、罗维东的木雕《天赐福音》,分别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金奖。张焕学的玉雕《笑指山林别有天》、何国明的玛瑙《忠义·关帝》,分别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银奖。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得“优秀组织奖”,惠州展团获得“优秀展示奖”,这也是惠州第九次获此双奖殊荣。
  文博会上,惠州共有7个项目参加现场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金额281.7亿元。7个项目分别是岭南药用植物园项目、汝湖特色小镇项目、惠州超声音响智能音频科技产业基地、君子湖·云栖小镇、龙华凤居旅游医养特色小镇、象头山旅游景区项目、云创工学院投资项目。
  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以来,惠州先后有600多个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项目列入文博会推介,现场签约项目近100个,总投融资意向资金额1500多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惠州已达成的文化项目投融资额达2954亿元以上。仅涉及罗浮新区的康养文化旅游度假招商项目已签约项目21宗,投资总额约1906.3亿元。
  目前,惠阳金玉东方高端工艺品产业基地、博罗明丰罗浮山生态城-文化产业园区、龙门县蓝田瑶族风情园、龙门农民画产业园、惠东县金融街民俗文化街、仲恺液晶产业园、惠州新华广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产生较好经济效益,有力带动了惠州文化产业发展。万达文化旅游城、《读者》数字出版(惠州)基地、仲恺区潼湖国际智慧园创意村项目、罗浮山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永发动漫智慧高新产业园、赛格国际动漫产业基地、奥飞南昆山星湖小镇等一大批新落户项目正加紧推进。
  文化产业成惠州经济增长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文化+”战略,催生新经济业态,重塑文化产业价值,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渐显。其中,“文化+旅游”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惠城区主打“西湖”和“东坡”文化品牌,惠阳区以叶挺故里红色旅游业为主线,惠东、大亚湾以蓝色滨海文化旅游为品牌,博罗、龙门主推养生及绿色生态旅游。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强力支撑下,惠州各区域文化旅游自成气候,旅游产业文化含量显著提升。目前,我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5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12家,西湖创5a级旅游景区正有序推进。
  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方风俗已演变成优越的旅游资源,为惠州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注入了“文化之魂”,正释放出巨大的经济价值。2017年,我市全年接待游客5393.6万人次,旅游收入43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20.6%。同时,推动文化产业与传统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的融合发展,龙门农民画、东平窑陶瓷、叶挺纪念园文创产品、高潭革命老区文创产品、鹅美文化艺术品等文化产品已形成一定规模。
  我市文化市场主体也更加壮大。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文化产业单位36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快速增长至261家,比上年新增46家,规上企业从业人员8.22万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其中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玩具制造、工艺美术品制造、包装装潢等领域集聚效应十分突出。我市已成为全国主要的家用视听设备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镭射光头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电视机、汽车音响和照相机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国家(惠州)视听产品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惠州仲恺激光头特色产业基地等文化产业园区。年产值超2亿元的文化科技制造企业有20多家,拥有tcl、德赛、华阳、九联科技等一批知名大企业和品牌。
  此外,影视产业同样表现强劲。通过稳步推进粤港澳(台)影视拍摄基地建设,惠州已成功举办三届粤港澳台微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天马杯”会址及“一带一路”国际动漫活动落户惠州,引进大型企业在惠投建的罗浮山影视产业基地,被评为“广东省粤港澳影视产业合作基地”和“广东省微影视创作孵化中心”,如今,惠州作为粤港澳(台)影视拍摄基地的功能格局初步显现。
  梳理惠州近年来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惠州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新引擎。2015年,惠州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64.36亿元,2016年为165.81亿元,2017年达到170亿元,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从2013年起,惠州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达5%以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并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本报记者龚 妍 通讯员陈伟锋

记者求证:有传言称“河南省驾考将有重大变化”?
滴滴今起深夜停运、全程录音!网友却很担心……
省林业厅副厅长马平一行莅眉调研竹产业发展
幼儿园刮起“花式”毕业风
开启未来科学之门
惠州市逾百家文化企业集体亮相深圳文博会
洪泽创新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市供销社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夏季战役”
市政府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罗强主持并讲话
和县:“农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啦”——和县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实现全覆盖
花门镇红旗村组织贫困户学习扶贫政策
全市区(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党管武装工作述职会议召开李峰出席并讲话
春节期间市长公开电话受理员坚守岗位保障市民欢乐祥和过节
古蔺两名小女孩入选四川省足球队,太厉害了!
裕安区启动“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项目”启动
贵阳出台方案促旅游商品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西林实施扶助贫困母亲工程
路南区小山街道花园里社区
龙海双第:狠抓“门前三包”落实 助推创卫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