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茂名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891.38亿元


民营经济不仅撑起了茂名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也成为了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主力军。上图为信宜猛犸牙雕加工厂生产车间,下图为高新区绿树漆灌装车间。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闵灿 摄
茂名网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将民营经济放在振兴发展的全局中谋划部署推进,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松绑、鼓劲、助力,民营经济不仅撑起了茂名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也成为了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主力军。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891.38亿元,同比增长8.5%,比全市增速高1个百分点,占全市经济比重达64.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4.3%;全市民营经济税收128.18亿元,同比增长13.39%。民营经济吸纳了全市80%的城市新增劳动力和7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200多万人,成为我市吸纳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助推企业发展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打造政策高地, 围绕创新激励、金融支持等,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突破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扶持政策;同时制定《茂名市领导干部挂钩帮扶重点骨干企业活动方案》、《机关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发展活动实施方案》、《关于成立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等领导任副组长,市直3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重点骨干企业联系制度,挂钩领导定期到企业走访调研、协调指导,解决企业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扫除发展障碍。2016年12月,市政府出台的《茂名市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优环境、降成本、助融资、促壮大、扶创新、拓市场、强保障等方面,提出涵盖2015年以来省出台的有关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40条措施,每条政策措施分解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并建立督查督办机制,为企业加快发展保驾护航。
高效服务企业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依托投资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方式,按照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热线服务、投资服务、政务公开、效能监督“六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模式,加快建设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同步建设全市统一电子政务平台、综合受理信息交换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12345政府热线服务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一门式”、“一网式”、“一条龙”、“一线通”、“数字化”服务,减少了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至50%。目前,我市各工业园入园项目审批平均仅为2天时间、安监审批仅10天时间、规划报建审批仅2天时间,均不到规定时限的三分之一。如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南茂名分公司的登记注册手续仅用1天时间就完成。
我市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目前上线服务产品205项;免费为189家企业搭建网站,累计1265家企业建有网站;企业数据库聚集各类型企业20198家。同时推动和指导各区(县级市)服务中心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茂南、电白、高州、信宜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均已投入试运行。并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精简税收减免手续和程序,推行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对符合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实行应减尽减、应免尽免。2015年全市减免各项税费3.77亿元,其中为2.1万户小微企业优惠减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堤围费等税费1.46亿元。清理压减涉企收费项目。全市共取消、暂停征收、免征、降低收费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00项。实体经济成本的降低,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全市民营企业由2015年的23976家发展到2017年的33353家。如今,茂名市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经营规模日益扩大,特色支柱产业已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凸显,遍地开花的民营企业托起了茂名经济新格局。
缓解企业贷款难 壮大“企业库”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存在着“阈值效应”,金融发展只有与实体经济相匹配,才能有效促进其发展。一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贯彻落实《茂名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试行)》,逐步完善中小微融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壮大“企业库”,去年组织了六批共132家适合条件的企业加入“企业池”,并成功为31家次企业发放贷款,合计11981万元,为企业贷款成本降低金额合计226.48万元。如茂名市国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小企业办理22笔担保业务合计5500万元,为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24.8万元。同时,拓展融资渠道,加强与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中心支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融资对接活动。其中,“中银中小企业融资融智南粤行”(茂名站)活动,企业现场签约融资总额8亿元。广东(茂名)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正式上线,也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方便融资的渠道。
此外,我市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培育工作,加快高新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扶持奖励;大力支持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下转a3版
对中小微企业首件发明专利授权的申请费、代理费给予全额补贴。并推进民营企业升级改造。出台《关于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每年安排资金1500万元,落实技术改造奖补政策。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行动。鼓励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进出口主力军,2017年,我市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占比近八成。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连日来,我市各级各界纷纷投入集中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促全市实体经济大发展。
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茂名市民营企业商会会长的吴土新又是怎么想的呢?吴土新如是表示,去年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了解非公经济人士的所思、所盼,真正为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寻求及扩大合作范围,引导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为民营企业搭建了较好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了政商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对于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吴土新表达了乐观态度:对于我们民营企业来说,关键在于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现经济由高增长阶段向高质量阶段转变,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目前,我市民营经济占gdp的六成、地方税收的五成、新增就业的八成。政府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是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对我市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打造特色鲜明产业强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从弘扬敢为人先、敢闯敢干和实干的企业家精神入手,培育更多拥有自主创业技术的“单项冠军” 企业,成为民企创新的领头羊。同时,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引擎,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大力引进大型企业和著名民企到茂名投资发展,要充分发挥商会大平台作用,通过“以商引商”,实现“以商招商”,为投资、创业搭桥开路,汇聚各方力量投入茂名振兴发展大业。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雪玲

我市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城区道路交通突出违法行为整治行动
大庆炼化公司聚丙烯厂:“五大亮点”续写2017年新辉煌
海口交警发布19时路况:龙昆北南往北路段拥堵
景德镇召开规范建筑工地管理专项整治大会
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报告会举行
去年茂名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891.38亿元
两车相撞双双铲上安全岛 万万没想到起因竟然是……
市教育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召开学校结核病筛查防控工作例会
建居民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
密件办毕速退还 切勿自留和横传
江城区:江城举行“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挂牌仪式
贾汪区市场监管局打造一流窗口
民革市委认养“中山·博爱”常青树
宁夏取消18名拟提拔为厅处级领导干部人选资格
从基层来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新代表铆足了劲 迎接履职新挑战
连云港市召开IDG资本和金茂投资客商交流座谈会
【暖新闻·江西2018】长姐如母 泰和女孩诠释奉献真谛
深圳9月18日试鸣防空警报 并举行大规模防护演练
端午粽飘香互助邻里情
李挚督查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