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满衡的脱贫路


□王修明、刘任
赵满衡是吉安县敦厚镇南街村委会南街自然村村民,家中共有5口人,3个子女均在学校读书。因父母去世得早,孩子没有人照顾,妻子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起居,养家的重担就落在赵满衡一个人的肩上。一直以来,家庭的主要收入仅来源于家中种植的2亩葡萄。由于种植规模小,加上又缺乏技术,导致他家每年的葡萄产量不高,收入不多,同时因家庭人口多,各类开支较大,微薄的收入让整个家庭陷入贫困。2014年,村里按照贫困户评选标准和程序将赵满衡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驻村扶贫工作组了解赵满衡的实际情况后,决定因户施策帮助他脱贫。工作组认为他年富力壮且勤劳肯干,同时又有产业基础,脱贫致富潜力巨大。工作组多次走访赵满衡,动员其扩大葡萄种植规模。“我也知道,一家人指望这点葡萄是不行的。我一直也想多种几亩葡萄,可哪里有钱?就算借到钱了,如果技术不过关、销路不好也不行。我亏不起啊!”面对扶贫工作组,赵满衡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找准了症结所在,工作组开始对症下药。工作组经常到赵满衡家里宣传产业扶贫政策。帮扶责任人帮助他申请办理了扶贫产业贴息贷款,2016年贷款6万元,2017年贷款8万元,共计14万元。有了产业发展资金,赵满衡扩大葡萄种植规模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2016年,他将葡萄种植规模扩大到6.2亩。同时,帮扶工作组还帮他分批次申请到了6200元产业差异化补贴。为了解决种植技术难题,帮扶工作组多次邀请省、县葡萄种植专家到南街村进行现场传授,并组织赵满衡外出参观学习,赠送其葡萄种植技术书籍。通过现场指导、外出学习、看书以及向周边的种植能手请教学习等,赵满衡的葡萄种植技术不断提升。在葡萄园扩建过程中,赵满衡不断改良技术,搭建雨棚,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他发现因改良技术和搭建雨棚的原因,化肥和农药支出大大减少,成本反而降低了。通过夫妻两人起早贪黑的辛勤劳作,他家的葡萄种植收入逐年增加,2017年销售净收入达到3.6万元。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介绍下,赵满衡还承包了村里的鱼塘,同时利用闲暇的时间在周边做零工补贴家用。他的妻子也会利用小孩上学的空隙做点小工,一年的务工收入超过2万元。
在自己脱贫增收的同时,赵满衡不忘帮助村里其他群众。他手把手传授村民葡萄种植技术,带动村里不少群众增收。一路走来,赵满衡非常感慨:“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扶贫工作组及镇村干部的真心帮扶,让我家能够迅速摆脱贫困。今年,我打算种2亩西瓜,再增加2亩葡萄,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在社区哪里去找律师?看看武汉“社区律师地图”吧
市四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致以节日问候
新城区积极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云梦“献血英雄”!今天,是他第143次无偿献血
"智慧商圈"重构福州商业格局 新零售之都建设加快
赵满衡的脱贫路
宿州市工商局积极开展“四送一服”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庆元县第二届“邮储银行杯”创业创新大赛成功落下帷幕
绍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多媒体设备供货项目的的公开招标公告
叙州区工商局“三举措”强化节后作风建设
上杭打造“2345”交通圈 构建城乡交通网络
光明时评:代驾性侵事件 私密空间内怎样制约“起意犯”
河南省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落幕 周口市4名选手载誉归来
市交通运输系统基层党组织在行动:市港航管理局再次赴独秀大道扫雪除冰
我市文化领域投资释放发展新动能
中国人保财险新余分公司全市联动开展315宣传活动 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建设高水平的黄金经济带、生态屏障带、文化旅游带
宁国市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工作:山城处处好风景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
深圳领导率队到侨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