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苏州市规划局公布了古城12、13号街坊、15、23号街坊和25号街坊的城市设计结果。根据城市设计功能定位,12,13号街坊定位为“面向世界的文化展区,示范全国的创意园区以及活化古城的生活街区”;15、23号街坊定位为“传统工商文化聚集区、典型苏式生活体验区”;25号街坊总体定位为“古韵今遇、浸园漫游”。
12、13号街坊总体鸟瞰效果图
古城12、13号街坊位于古城区内,基地东至北仓街,西至园林路,南至白塔东路,北至东北街,总用地面积约37公顷。根据设计策略,12、13号街坊主要体现保护优先,同时关注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在活化利用方面,主要探索古城历史遗存及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途径。此外,因地制宜地继承与发扬传统空间营造模式,构建基于传统风貌与景观要求的城市设计控制体系。因此,12、13号街坊通过对古城历史文化脉络的研究及现状特征的分析,规划将基地定位为“面向世界的文化展区,示范全国的创意园区以及活化古城的生活街区”。
15、23号街坊鸟瞰图
古城15、23号街坊规划范围东至吴趋坊,西至环古城河,南至干将西路,北至西中市,总用地约56公顷。根据设计策略,15、23号街坊将重点打造以阊门和金门为重要节点,城墙、外城河、绿带为复合连接线的怡情怀古之路。同时,通过街巷空间整理开放艺圃园林艺术,挖掘街坊历史重新集聚传统手工艺技艺,转化工业建筑功能发展民族器乐艺术,实现三“艺”汇聚的街坊特色;结合交通和环境整治,引导业态调整和集聚,错位打造外城河沿线、吴趋坊-学士街、西中市-天库前三条特色商业带,复兴古城西部传统商业繁荣的景象。此外,维持“织补”传统街坊肌理,局部“疏通”街巷体系,“点穴”完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全面提高街坊居住环境质量;局部改造道路,规范梳理交通组织,发展水上等特色慢行交通,整治重要道路建筑界面,有序组织旅游,整体综合优化环境秩序;倡导自主更新等多样化保护更新模式,提供多样化居住形式,探索古城保护更新新思路。从而将古城15、23号街坊打造成“传统工商文化聚集区、典型苏式生活体验区”。
古城25号街坊规划范围东至人民路,西至养育巷,南至干将路,北至景德路,总用地约29.70公顷。因为小型园林集聚、琴棋书画文化底蕴深厚是本街区最突出的特色,因此25号街坊的城市设计紧扣这两大主题布局功能业态、引导人群、打造开放空间。同时适当疏解人口、引导更合理的人口结构、优化环境质量、提升配套质量以改善民生,提升传统文化的开放度。此外,兼容多种开发模式,特别是引入个体开发模式,为古城更新提供模式创新的探索。通过这些设计策略,25号街坊的总体定位为“古韵今遇、浸园漫游”。“古韵今遇”:强调“遇”字,即古今时代、文化的充分碰撞、融合、激发。“浸园漫游”:强调“漫”字,即有别于观前商圈人流如织的观光购物,突出漫生活、漫度假、漫游憩的特色。
(苏报融媒记者 大秋 文/摄)
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会
名家聚西城文化惠百姓
禅城前5月举办三场徒步活动,镇街徒步热兴起
我市推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两城”联创工作规范化
通江县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第1批城市建设用地征收土地公告
苏州一批古城街坊城市设计出炉
腊八情暖“康乃馨”
雨山区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7月16日开始接受申请 雨城区中心城区新就业无房职工开始申报公租房啦!
鲁家峙至东港公路工程:预计2019年底建成通车
武汉军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评选揭晓
全市供销社系统综合经营指标统计季度分析表
城区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召开
木耳“打药” 又一桩谣言
安庆上半年新开工棚户区8697套
市政府办公室举办保密知识竞赛
靠劳动创造财富 做励志脱贫模范
省派第一书记冯钧章:打响“农发红”扶贫品牌
宿松县:王华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
平果县冬种绿肥工作收到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