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广开渠道促城乡居民增收


“我们夫妻俩都是农民,经过技能培训,如今成了上班族,收入也稳定了,日子越过越红火。”来自农安县的张凤山在长春一家公司当保安,妻子是家政服务员,小两口今年进城务工,每月工资性收入超过6000元。
  收入是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我市瞄准高级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小微创业者等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群体,以及农民工、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低保家庭等自我增收能力弱的特殊人群,分类施策,带动城乡居民增收致富,让幸福更有质感。
  扩大就业 稳定收入来源
  就业是实现群众增收目标的基础。我市在扩大和稳定就业的过程中多措并举,为百姓开创稳定的收入来源。
  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促进就业。以中国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以市场化手段促进城乡居民高质量充分就业。上半年,全市开发就业岗位81985个,城镇新增就业72693人。
  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吸纳就业。上半年,我市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1373人。
  推行农民工工资“精准支付”保障就业。为保障农民工及时足额获得工资,确保劳有所得,上半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对396处开工建设项目工地进行了检查走访,确保33970名农民工的1.8亿元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扶持农业 促进致富增收
  “自从开始稻田养蟹之后,我的收入一下就多了,以前稻米一斤两块三,现在一斤能卖到10块钱,一亩地能多挣1000块钱。”农安县龙王乡沙岗村原低收入农户刘子明,说起自己的收入笑得合不拢嘴。吃上技术饭,变身新农民。在长春周边,像刘子明这样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敲开致富之门的新型职业农民比比皆是。
  刘子明所说的稻田,是我市为扶持农民创业增收实施的稻田养蟹项目。该项目使稻田亩均增收千元,总增产值超过2000万元,约有1500余户农民在项目中受益。
  今年,我市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上半年共推荐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307家、示范家庭农场158家。在扶持新型农业项目发展的同时,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增收,预计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3.3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2.5%。
  开辟新路 拓宽增收渠道
  今年5月,我市“高端人才年度奖励”开始申报,在企业间引起强烈反响,仅一汽集团符合奖励条件、年薪20万元以上的高端人才就达到2371人,预计累计返税奖励将超过2000万元。“作为高端人才,除了实现自身价值,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个人收入与自我贡献的匹配度,这种政策不仅是对他们的认可,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一汽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深挖增收渠道,从开辟新路子到扶贫托底,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确定了润德、万科、诺瑞德、力旺、炜达等首批5家符合“租购并举”条件的试点企业,盘活闲置住房资源促进居民增收;积极发展乡村农业与休闲旅游,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家、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村4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家、各类乡村旅游经营单位700余家,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在全市贫困村建设特色民俗房屋、农家乐、种养殖基地等项目70余个,贫困户以产权入股并参与分红,通过增加财产性收入实现脱贫。

太谷转型项目建设年工作扎实推进
2018余杭咸丰扶贫劳务协作秋季大型招聘会举行
夹江县林业局党组召开巡察工作动员会
建始县公路局路政大队加强冬季路政执法管理
市禁烧办到大观区开展秸秆产业化利用奖补资金审查工作
我市广开渠道促城乡居民增收
海洋渔业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省运会青少年部举重比赛 泉州选手再获金牌
新华社陕西分社李勇社长一行赴王益区调研采访
柳江民警破门而入现场缴获毒品320公斤,涉毒嫌疑人潜逃5月终被擒获
市教育局八一慰问消防官兵共叙军民鱼水情
市政协委员孙红梅:引进+培养 以师徒形式激发人才活力
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大年三十守护万家灯火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富乐实小党支部“红色教育进课堂”活动纪实
市公安局组织召开梁槐团伙涉黑案件通报会 敦促梁槐犯罪团伙涉案人员投案自首
何报翔会见匈牙利客人
人工受孕成功执意保双胎 毫无征兆流产
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 连续停牌18个月将被摘牌
乘画舫赏抚河夜景——“抚河夜话”正式开启
南京三项非遗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