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过去靠天保,人畜饮水要远挑,遇到天旱水如油,给钱无人愿意挑。”大英县天保镇曾流传这样的民谣。
天保镇缺水历史是我市“十年九旱”的真实写照。遂宁境内虽有涪江等大小溪河700多条,但常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93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全省人均水平,居全省倒数第一。
水资源短缺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业大市,遂宁该如何突破“水瓶颈”,引来“活水源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从而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
【一线探访】
五五分干渠“解渴”传统老旱区
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对遂宁这样的农业大市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春耕时节,行走在大英县天保镇,到处是水源充足的农田,秧苗长势喜人,紧邻田边地的瓜果蔬菜成熟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天保曾是有名的‘旱山村’,逢干必旱,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唱几句关于干旱的民谣。自从有了五五分干渠,用水就有了保障。”六旬老人廖光发一边忙着农活,一边感慨地说。
能有现在的改变,老人将其“归功”于都江堰灌区大英五五分干渠的建设使用。来自都江堰的岷江之水,顺着五五分干渠等渠系水网,流进了天保镇的田间地头。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产业之基。水利设施、渠系水网的完善,为现代农业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原来的“旱山村”,因为有了水,发展起种植业和养殖业,实行种养一体化,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天保镇的青见种植基地里,一棵棵果树苗长势喜人。通过种养结合,天保镇温氏种猪场产生的粪污变成循环有机肥,成为这里3000亩果树苗成长的“营养液”。
不仅如此,渠系水网建设也让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廖光发笑着说:“现在家家通了自来水,自来水接到灶台边,热水器接到洗澡间,方便得很哟!”
“大英县位于都江堰人民渠七期工程尾灌区,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英县水务局副局长肖体民表示,目前大英县实施并投入使用的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建整治渠道共58.75公里,完成工程投资11209.72万元,累计形成都江堰灌区控灌面积18.39万亩。其中,五五分干渠控灌的天保、金元、隆盛3个乡镇,设计灌溉面积7.66万亩。在建的星光支渠灌区,建成后可新增都江堰灌区灌面4.24万亩,恢复灌面0.72万亩,新增农村人畜供水87.4万方,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450万千克。
天保镇的改变是我市高位推动、治水兴业,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实践。农田水利建设不但为乡村产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读懂文件】
夯实农业“本底” 提升农业质量
市委一号文件提出,要以完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保障,夯实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文件》提出,加快推进“6+2”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统筹实施渠系配套、小农水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和田间工程配套等项目。到2020年,健全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有效灌面192万亩,耕地灌溉率达81%。深化农村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不断总结安居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经验,探索建立县(区)、乡、村三级联合管理体系。落实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资金,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手段,政府购买服务,对水利工程实行专业化、物业化管理维护。
《文件》聚焦农环线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生态良好、设施完备、有利于机械耕种的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25万亩。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考核,积极实施节水增产、节水增效、节水降耗、节水减排,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雾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部门行动】
升级“水网” 助力乡村振兴
安居区萝卜园水库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站在大坝上鸟瞰湖内:青山绿水绕水库,涓涓流水润心田。
“水库主体已经全部完工,正在进行闸门安装和附属工程等扫尾项目施工。”安居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9月可下闸蓄水。萝卜园水库工程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和发电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小(一)型水库,建成后将解决安居1.55万亩农田灌溉、5万人饮用水困难。
此外,安居三仙湖水库作为我市第一个开工建设的“6+2”骨干水利工程,已进入验收阶段,即将投入使用。
水网的提档升级促进了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目前,我市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特色逐渐形成,三大主导产业、四大特色产业规模初具,已建成优质粮油基地135万亩、优质柑橘基地50万亩、蔬菜基地100万亩、中药材基地14万亩、高效经济林基地59.4万亩;生猪出栏355万头;建成重点乡村旅游点25个,乡村旅游年收入65亿元。
今年,我市将从完善水利网络等方面发力,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遂宁提供强有力的水务支撑。市水务局局长罗腾亮表示,今年将加快推进“6+2”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四川蓬船灌区工程白鹤林水库“一主坝五副坝”及文吉、蓬船取水口工程,实施西梓干渠延长段、蓬船干渠等4条干渠3条支渠工程。全面推动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新增和恢复有效灌面5.28万亩,改善灌面7.33万亩,新增节水灌面3.74万亩。
接下来,我市将紧盯在建水利工程、病险水库等防汛薄弱环节,实施水毁工程修复,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提高防洪抗灾综合能力。
与此同时,我市将项目资金向2018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村倾斜,计划投入水利扶贫资金12亿元,实施产水配套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围绕我市“1+5+18+n”农业一体化大环线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农村水利大示范、大现场、大样板,突破“水瓶颈”,实现山水林田湖统一规划,实现基础兴村、产业兴村。 (杜林德)
徐州市药学会召开2017年学会药师代表大会
市工商局组织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店创建帮扶活动
我市世界500强外资项目引进数列全省首位
高建军走访慰问老红军和困难党员、困难群众殷殷真情系桑榆 浓浓关怀暖民心
涡阳县召开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
天保镇的“活水源头”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远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政府搭台 群众唱戏
彭山区:张献忠江口沉银考古第二阶段水下挖掘工作即将开始
张晓强在县(市、区)长工作交流会上强调紧盯“走在全省前列”目标 高质量抓好工作落实
内江首例非法采矿公益诉讼案件开庭
2秒过闸!全国首个“微信无感支付”高铁站停车场落户深圳北
鄠邑草莓喜获西安市首届农民节“精品草莓擂台赛”银奖、优秀奖
“用水大户”成节水领跑者 来看看这家企业的妙招
“世界读书日”来临 戎城实体书店活动多
商丘女子寻洛阳生母12年,您能帮她吗?
东城司法所开展社区服刑人员警示教育
新昌县妇联以“小家美”促“乡村美”全力推进美丽庭院建设
市粮食局荣获“全省粮食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改革创新课程课外社会育人 沪高校思政工作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