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耸云霄眼观四海,衢连天下心系九州。”这是宿松县北浴乡滑石村进村道路牌坊上的对联。近年来,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使该村道路“由窄变宽”、“由线成网”、“由通向好”,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活力。
滑石村位于宿松县西北边陲,地理位置偏僻,平均海拔600米,距离县城45公里。交通不便一直阻碍着该村的发展,阻断了与外界的交流。
“过去,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通往外界,而且这条山路路况差,急弯多,大型车辆难以通行。困在大山里的滑石村村民只得望山兴叹。”滑石村书记汪爱学说。可如今,你来到滑石村,迎接你的是一条宽敞的水泥路,路好走了,村民的生活也变好了。
眼前这条水泥路,是2013年,当地政府投资624万元,修建的通村通组公路,公路全长15.6公里,通到村民家家户户,祖祖辈辈走山路的村民们,终于走上了水泥路。
一条水泥路,燃起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以前交通不方便,只得靠肩挑的方式去收芭茅毛,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如今路修好了,方便多了,我骑车到各家各户去收,还收到湖北蕲春县去了。”这几天北浴乡滑石村村民朱文华特别高兴。
因残致贫朱文华一家主要收入,靠的是收割荒山上的芭茅毛进行手工加工,做成笤帚卖钱。以前,到一趟镇里要走两个多小时。
虽然丰富的资源,但滑石村却是个贫困村。村子位于半山腰,进出都是坡,产业进不来,全村2055人,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传统作物。由于村集体没有积累,50公分通村土路,使贫困挥之不去。
“每到丰收年份,老百姓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土特产品,听任上门收购的贩子压价。有些村民尝试自己往外运,因为路面坑坑洼洼,颠簸得厉害,费时费工,只好作罢。”回忆往昔,村书记汪爱学一肚子苦水。
改变从5年前开始。道路畅通工程改变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如今19个村民组实现了“组组通”。
交通方便了,收购的原材料多了,朱文华就扩大生产。2016年,他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在江苏省镇江市办起了一个笤帚加工作坊,将收购的原材料用大货车运到那里加工后进行销售。
朱文华告诉记者,他的笤帚在江苏省镇江市非常受欢迎,一年要做一万把。去年一年,他靠手工笤帚赚取了十万元的纯收入,顺利脱贫。现在,朱文华建起了新房,而新房能够建起来,靠的还是村里新修通的公路。
道路好了。村民依托当地资源,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这条路修通了过后,原来茶叶几块钱一斤,现在卖到几百块钱一斤,现在不但不用出去销售,人们开车到我们当地来买,这个效益是增加了好多倍。”滑石村村民朱祥火说。
村民们富裕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也带活全村经济发展。2016年引进绿色同盟专业合作社流转芭茅山2100亩发展油茶产业;投资50万元,做优做强茶叶产业,利用富达茶叶合作社,并购茶园120亩,改造茶园50亩,全村优质茶园达980亩。村集体收入一下子达到10万多元。2017年整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41%。
产业兴了,村民富了。滑石村悄然发生变化只是宿松县的山区村庄的一个缩影。这几年,宿松县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为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该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高峰介绍:“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要求,全面实施通畅工程、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公路建设项目,2016-2018年全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总规模1557.6公里,总投资11.3亿元。”
“当前,脱贫攻坚激战正酣,畅通农村发展的各条‘毛细血管’,将进一步激发农户发展思路,这条进村公路,拓宽了村民的脱贫路、打开了致富门。”
虞城县人大副主任路保安到镇里固乡调研脱贫达标遍访问题整改成效
取钱时接了个电话 马大哈银行卡、现金没拿就走了
市委中心组召开“两学一做”第四专题学习会曾萍主持胡高平卢伟平万广明郭力根李新华邹健生黄文辉周杰出席
延安市红领巾小创客
现代京剧《陈毅回川》在成都锦城艺术宫成功首演
一条路打开脱贫致富门
上饶师院选送的弋阳腔现代小戏《狱中情》获奖
太和县倪邱镇和宫集镇东殿村被列入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
三门气象局积极开展低温雨雪天气服务工作
河北紧急拨付46.5亿元“气代煤 电代煤”专项补助资金
南朗城管执法分局启动中心市场外包服务管理工作
吴群刚率南充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三市就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进行对接落实
上半年全市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69件 同比增长16.23%
孕妈一天吃12餐主食7个月长肉100斤 引发“两高”
七中十五中联合校:十大亮点工作耀燃牛城
省安全监管局召开应急管理专题视频培训会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双安双创”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看过来!驻市三高校新增10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电视电话会议:为推进转型升级营造和谐环境
南谯打造年轻干部培养“递进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