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放管服”改革的台前幕后


三水区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办事大厅,市民在窗口可以“一门式”办理317项个人业务。/佛山日报记者陈浩森摄
  近期,三水区行政服务中心与中国邮政洽谈合作,计划对162个服务事项结果物实现快递物流投送,让群众少跑腿,甚至零跑腿。
  过去一年多以来,三水政务改革团队在新一轮“放管服”改革中,以敢为人先、勇于改革的魄力,不断推动改革蹚向深水区。
  从推进内部审批层级精简优化,到外部优化审批服务,率先上线全市首个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信息管理平台(下称“中介超市”),再到工程建设领域并联审批提速60%,一项项以群众为导向的改革落地,企业、群众感觉办事更便捷了,系统设计中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亦不断趋向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
  财政资金节支率达30%“中介超市”领跑全省
  每天,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制度改革股股长叶林都会到技术部门实时了解“中介超市”数据,关注平台运营的情况。
  去年6月,三水启动新一轮“放管服”改革,对准行政审批重要的前置环节中介服务。面对新的改革命题,叶林与团队先后到惠州、中山、浙江等地,汲取“中介超市”改革经验。“三水一直走在改革的前沿,也是佛山不少专项改革的试点区域,没有经验可循,只能摸索着走。”去年9月,三水成为佛山中介服务改革试点之一。
  “改革要比先行者更先进。”抱着不甘人后的改革心态,在充分吸取先行地区经验基础上,叶林与团队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今年3月上线的三水“中介超市”,不仅面向政府财政资金项目,还覆盖了社会资金项目,鼓励企业、群众使用平台进行交易。中介超市还首创中介服务结果物直接流转至部门,部门可以直接调用结果,免去办事人亲自领取提交的环节。
  改革初期,团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叶林说,不少部门建立了自己“中介库”,认为这些中介机构办事效率更高,“改革必须解决‘红顶中介’的问题”。
  对此,叶林与团队逐一梳理各项事项业务流程,通过出台具体事项的管理办法与细则,设定时间限制、引入淘宝式一事一评的考评机制等,压缩办事时间,推动中介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目前,“中介超市”已成功进驻中介机构492家,其中包括不少来自区外乃至省外的机构。平台上线以来,完成中介服务选取420宗,累计成交金额400多万元,财政资金节支率达30%。
  至今,三水“中介超市”模式为省、市中介服务改革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与蓝本。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旁,“中介超市”实体大厅基本搭建完成,不久将对外开放。
  提速60%再提速60% 再创并联审批新速度
  “以前要7个月,现在不到3个月就能领证。”昨日,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并联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佛山分公司的董明生作为三水益惠项目代表,不到5分钟就递交了规划报建资料。
  奔波于各地进行工程报建的董明生,对于三水并联审批十分感慨,报建不用再反复交资料、频繁来回跑腿,审批大大提速,对项目方的吸引力很大。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工程建设领域并联审批改革。一年多前,政务改革团队从企业取得不动产权证到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间的审批环节着手,对当中涉及的20个政府职能部门、190多个事项进行梳理,发现有64个事项可以纳入并联审批。
  “要提高效率,打破原来多阶段串联审批是关键。”区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邓颖娟说,实行并联审批后,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通过系统自动获取关联审批事项,主动推送前后相关审批环节的办事指引信息,各部门同步审批,大大节省了时间。
  去年6月,审批时间从188天压缩至60天,提速60%,时间缩短体现的是审批效率的提升。邓颖娟说,对全区1377个事项审批流程进行精简优化,并建立审批授权机制,压缩审批层级,以此推动部门审批提速。全区不超过3个审批层级的事项共有1366个,占比达到99%。
  “至此,改革还有很多边界、环节要突破。”邓颖娟坦言,并联审批改革实施成效明显,但由于报建材料质量不高,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反复退件等问题仍然存在。
  今年5月,三水再次自我加压,并联审批用时将再提速60%以上,企业投资报建时间由原来的38个工作日压缩到工业项目10个工作日,商住项目15个工作日。邓颖娟说,碧桂园双子星城项目即将报建,区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将对投资立项、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全流程提供代办“一条龙”服务,派代办专员全程跟踪协助审批,变企业跑腿为代办人跑腿,促进投资项目尽快落地。
  317项个人业务纳入“一门式” 群众少跑腿了
  在三水,改革不仅旨在让法人、企业获益,更惠及群众。以群众为导向的改革所带来的变化,群众的感觉是最为直接的。
  “家住西南,但户籍在大塘,以往办理类似的业务需要西南、大塘两边跑,用时长,来回次数多。”日前,市民陈汉森就近在西南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房产证。他说,一个窗口走完所有流程,不用来回跑,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
  2015年,佛山市部署推进“一门式”改革,三水以1个区行政服务中心、7个镇街行政服务中心打造“全城通办”的政务服务体系,成为打造高效政府、便民利民的一次有效探索。彼时,“一门办理”“全城通办”是三水改革的两大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邓颖娟回忆,团队花了近半年时间,和各个职能部门对接,梳理出全区1000多个事项,列出262项可实现“一门办理”的个人类业务目录,才得以建立起全区统一的办事标准。
  “三水要‘全城通办’,全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叶林记得,团队对1000多个事项的审批权限、流转方式等进行研判后,经过与技术部门多次讨论,搭建“一门式”综合信息平台,开发支持所有事项办理材料的电子化流转、全流程办理信息追踪记录等功能,才形成了“全城通办”实施方案,明确了“电子预审、物理流转”“电子审批”“权限开放”三种通办路径。
  “从群众的角度寻找改革的方向,审改才有意义。”从事审改工作13年的叶林说,三水经过了四五轮改革,不断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从过去关起门来改革,逐步转变为以群众需求与体验为出发点,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改革至今,群众在三水办事,可“一门式”办理317项自然人事项。
  目前,叶林和团队正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一个个改革的自选动作正在筹措落地:将24小时不打烊自助政务e超市布点延伸至人流密集的恒福、新动力广场商圈;在西南南岸和五顶岗、乐平南边和范湖、白坭周村、南山六和6个片区设立行政服务分中心,从“一门办理”向“家门办理”转变,打造五公里政务圈……
  创新无止境,改革在路上。在前行中改革、在改革中前行的政务服务创新正成为三水关键的区域竞争力。
  (文/佛山日报记者卢钰仪 通讯员张国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夏永祥:坚决拥护宪法修正案表决通过
全国全省表彰道德模范 温州姚玉峰吴国彪获殊荣
提升基层医疗能力和服务水平
今年投贷联动首单获批
北京冬奥组委人才培养工作获赞
三水“放管服”改革的台前幕后
枝叶总关情 冷暖挂心中 市领导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和贫困户
汪德满为裕安区监察委员会揭牌
一季度我市省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01亿元 超额完成同期投资计划
市商务委组织参加第26届广州博览会
我市国税深入宣传增值税新政
我市开展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大讨论”
淮北市完成地方立法设定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定工作
解放办事处“三剂良方”增强干部“防腐免疫力”
甘孜州“9+3”驻成都联络组到市工职校调研工作
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高翔主持召开城区农贸市场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320种岗位人才在肥最“吃香”
清华要求新生必修“写作与沟通”课
高速上出事故急着想私了 什么原因让这男子面对行政拘留的处罚?
《阳光问廉》播出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自查自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