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发布 滨州民间剪纸技艺入选

记者今天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等14个门类。山东共有鲁锦织造技艺、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莱州草编、滨州民间剪纸技艺、杨家埠木版年画绘制技艺、高密扑灰年画绘制技艺、鲁派内画绘制技艺、琉璃烧制技艺、临清贡砖烧制技艺、德州黑陶烧制技艺、淄博陶瓷烧制技艺、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德州扒鸡制作技艺、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二仙膏制作技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等17个项目入选。
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旨在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带动全国范围内传统工艺的发展和振兴。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重点考虑了面广量大,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国家或地方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同时适当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项目倾斜。
2017年3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正式发布,振兴传统工艺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振兴成果初步显现。2015年以来,文化部、教育部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80余所高校先后参与,迄今已培训非遗传承人群1.8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全国覆盖5.6万人次。通过在高校学习专业知识,开展技艺研习和跨界交流,非遗传承人群开拓了眼界,更好地认识到当地文化之美,了解到社会需求变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批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行业组织在新疆哈密、青海果洛、贵州雷山、湖南湘西等传统工艺集中地区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通过引入设计、研究等专业力量,帮助当地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培养人才队伍,推动形成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在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带动下,不少地方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显著提高,产品门类品种和功能用途更加贴近当代审美和生活需求,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大众消费市场。面向传统工艺的专题展会和网络销售平台日渐增多,传承人的收入增加,传承热情高涨,传承队伍逐步扩大。尤其是面向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开展的振兴工作,充分发挥了传统工艺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独特优势,为促进就业增收、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为抓手,加大对列入项目,尤其是贫困地区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督促各地对列入项目着手制定振兴方案,落实振兴措施,以列入项目为重点,推动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
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市人社局主动作为推动转移就业脱贫工作纪实︰为民铺好就业路 精准扶贫步履坚
全市林长制工作调度会召开
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召开
宋门街道办事处南街社区联合顺河回族区司法局开展“感党恩、跟党走、唱红歌,慰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
团广州市委到我区调研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发布 滨州民间剪纸技艺入选
蚌埠市 “三个实施”助推发展美好乡村
外贸加速迈向高质量(经济形势年中看)
上半年俄罗斯农产品销量增长
千锤百炼铸“枪王”
青云谱区:治理餐饮油烟保卫“南昌蓝”
慈利县新城区: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 谱写新时代民政工作
延庆区创意创新创业大赛鸣锣开赛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市政府2018年度妇儿工委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孙亚政出席并讲话
“盛世中国·文旅盛典”第一季《魅力中国城》颁奖活动昨举行,十堰再揽大奖——喜获《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殊荣
加快推进创文重点工作曾萍出席相关会议并讲话 郭力根主持
宿迁瓜农用新技术植新品种 魏营西瓜成了“抢手货”
宁德市委第九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我市地税局直属局多举措推进“只跑一次”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