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三》火热开播 第一位亮相的苏州人竟然是他

   2月21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三集正式开播,最让咱们苏州人关心的是,第一位亮相的苏州人叶放文质彬彬出现在镜头前,他又是什么身份呢?
其实,出身文人世家的叶放是当地的传奇人物,从小家中便有两个家厨,家族中最大的乐趣就是点菜,食材取自时令,口感当属健康。每到大宴,均是提前定制好的菜单,从口味到菜式极为讲究。从典籍中搜寻传奇美食,是他的一大爱好,甚至不计代价追求每个细节完美。譬如他研究《红楼梦》中的宴席,其中写得最详细的一道菜,就是刘姥姥在大观园尝的“跑了味儿”的茄子搬到现实中,这道菜叫“茄鲞”(xiǎng)。《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吃过的一道茄子就是茄鲞。刘姥姥评价这道菜:“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凤姐儿笑着把这道菜的做法说了一遍,让刘姥姥直呼佛祖。
叶放说,“茄鲞在曹雪芹的笔下,变得那么有趣,让刘姥姥如此之惊喜惊奇,我会说这是我跟大厨,我们玩出来的茄鲞,见笑而已。”叶放说,茄鲞的做法,本是暗讽大观园里奢靡生活的,不能照搬文字,但照着苏州民间的八宝酱做,反倒简单了。感兴趣的吃货不妨学着做——茄子要烘干,各色辅料的窍门是充分去掉水分,使之香、咸、韧软混合,用鸡油炸、高汤煨干,香油收味,再加糟油拌,出锅后的茄鲞异香扑鼻,这才是制作真经。
令吃货大开眼界的是,叶放还热衷于复原现在所不常见到的“文会宴”。鲈鱼在典籍中记载了两道著名的做法,包括玲珑牡丹鲊和金齑玉脍,它们从隋唐开始盛行,一直到近现代才消失。鲊在古代是靠米饭发酵带动鱼肉入味;而脍是鱼切成薄片蘸料。据说鲊和脍传到日本后,成为寿司和鱼生的起源。由于金齑玉脍有更丰富的象征,叶放决定在宴席中作为礼物分享给朋友们。
  在寻访食材的过程中,叶放来到毗邻苏州的太湖水域。最终寻找野生鲈鱼不得,最后只好求助于养殖鲈鱼。黄橙切丝裹入鱼肉,可以去腥增香,养殖鲈鱼稍加过油,再配以煨过高汤的南瓜蓉。金齑玉脍最早记录在北魏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一道千古名菜从典籍中醒来。
叶放说,“中国历史上文人跟餐饮的关系特别渊源深厚,我们在面对古人的食谱时,是面对沉甸甸的传统。通过文会宴把它记录下来,便成了餐饮历史传承重要的依据,也会多很多品味、趣味和敬畏。”(看苏州记者 孙辰茜)

虹桥机场为上海动物园狗年生肖文化节宣传助阵
汽车投诉维权有了新保障
芗城:石亭镇开展建党97周年系列活动
金乡县供电公司讲安全进家庭
苏州旅游购物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 30天内无理由退货
《舌尖三》火热开播 第一位亮相的苏州人竟然是他
昆明交通路网建设行稳致远
盛夏爱心不停步
商丘市公安局白云分局 “三个瞄向”确保治安平稳
“合作查验 一次放行”
杜集区朔里镇物理农业新体系建设项目成功签约
一曲歌来一片情,唱响中国听觉回忆的“燕子”飞回来了,请做好迎接准备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成立
农业农村部检查组来我市督查种子市场情况
崔家坝: “五个三”确保把优秀青年送进军营
东财校友回报沈阳主题活动在沈启幕
省第三届园博会明年9月在邢举办
市外侨办开展“双创双修”宣传主题党日活动
新经济、新模式不断涌现 我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
警报响起!勿忘国殇,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