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史伟 实习生 魏毓临 通讯员 陈洪强 刘筱青)“只要一个电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助老员就会立即赶来,帮俺整理家务,清洗衣被,特别贴心。”“6岁以下2377名残疾儿童全部转介到康复机构实施基本康复免费训练。” “家门口新改建的菜市场干净卫生,公厕也升级为街坊公舍,幸福满满。”……2017年,宿迁市民切实感受到民生实事带来的生活变化。
实事遂民愿,暖流润心田。宿迁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过去一年为老百姓办了哪些民生实事?给群众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新一年,又列出哪些民生实事“清单”,将为市民送上哪些暖心丰厚的“民生大礼”?
新建的二次增压泵房
市民点赞
愿望实现得越来越丰满
谈起村居卫生机构提升,不少村民都对这一民生工程纷纷竖起大拇指。“敞亮、正规,看病不用大老远跑去大医院挤了,家门口就能看病,真是太方便啦!”在沭阳县刘集镇郇河村卫生室门前,前来就诊的几位村民乐呵呵地说。
去年,我市实施了新一轮村居卫生机构提升工程,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去年,全市提升村居卫生机构571家,实施各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10792个、7794人次,医学专家会诊中心正式运行。
水质不好、水压不稳等二次供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高层用户,为确保给居民源源不断地输送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去年共完成70个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惠及5.8万户,大约20万人的高层供水难题得到解决。
“以前小区的泵房安装在地下,地势低。下大雨时若雨水把泵房淹了,高层的居民就没水用,烧饭、洗澡都成难题。”名都·水景豪宅小区居民张先生说,“新建的二次加压泵房干净明亮,水压很稳,水质很好,不用担心住高层没水用。”
“城乡公交车增加了也换新了,乘车更方便,环境也舒适多了。”市民王女士表示。乘坐公交车出行经济、方便,也更低碳环保。去年,新购城乡公交车120辆,全部投入运营;新建公交枢纽站2个、首末站1个、停保场1个、公交综合服务中心1个,全部启用;改造提升公交候车亭200座;市区完成路段路灯提亮工程62条,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采访中,记者欣喜地看到为民办实事工作中得到了有效落实,受访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全面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水环境整治提升和供水设施改造、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城乡居民出行便利化,让宿迁老百姓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的愿望实现得越来越丰满。
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北校区效果图
居民安心
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乡村道路是村民们的回家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关注。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我市的一些农村路已初见成效。南蔡乡陈圩村村民陈立勋对家门口的南陈路的变化感慨良多,“以前南陈路是土路,路也窄,经常有人和车掉进路边的沟里。现在路面拓宽了也安装了护栏、减速带和太阳能指示地灯,出行更安全放心了。”
“去年我市深入开展农村公路提档升和农村危桥改造工程,全年完成道路485公里、改造农村危桥70座,城乡居民出行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市交通运输局农路办副主任曹源介绍,“从2018年开始,计划用3年的时间全面提升4120公里的农村公路服务功能,2018年计划实施1200公里,全面打造安全、畅通、绿色、生态的农村公路网络。”
去年,全市83个薄弱项目学校(含教学点)改造竣工54个,开工建设29个,“改薄”项目资金投入超额完成序时任务,全面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马陵河综合整治建设完成,东关口历史文化公园主体竣工,进入验收阶段。城乡河道清流工程整治河道排污口38条、县乡河道40条,建设34个乡镇及150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水环境得到整治提升和供水设施得以改造。
去年,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10个、老旧小区形象提升任务40个、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任务20条。完成新改建公厕26座,农村改厕5万户。新建标准化菜场11座。环古黄河两岸游步道贯通、闭合建设工程完工。新改建街头小游园、小绿地、小广场30处。对建设大厦、便民方舟等6家市级单位庭院和宿豫区政府周边庭院进行开放式改造。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得以改善,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新建的农村公路
百姓心暖
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为民办实事,件件暖人心。在持之以恒抓好“医教水住行”项目建设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关注民生“痛点”,更加关注解决“法访文保收”等难点问题。去年,加大法律援助,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12件。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市、县(区)党政领导领办的信访积案化解348件。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成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308家,组织文艺演出、美术、书画展览等惠民文化活动1568场。
去年,提升社会化保障水平。产前筛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共筛查33537例,筛查出高危1995例,确诊20例。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备案16125人,结算成功34736人次,联网结算9726.25万元。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60个、改革乡镇敬老院64家、实施民营养老机构达标改造20家,全面建成市本级和三县两区养老服务指挥中心。
期待教育环境更好些、希望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想让钱袋子更鼓一些……面对民声急盼,2017年,我市坚持民生工作优先考虑、民生事项优先落实、民生投入优先保障,致力于把百姓的期待变成自身的行动。截止去年12月底,围绕“医教水住行、法访文保收”的10大类4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或达到年度目标任务或建设计划,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
民众幸福
45个“民生礼包”为幸福助力
桩桩贴近群众生活,件件关乎百姓福祉。经过公开征集、筛选和修改完善,我市下达实施201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包括“医教水住行,法访文保收”十个重点领域45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7.19亿元。新一年,一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地又将为全市市民送上了厚重的“民生礼包”。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真实而细腻的变化,都饱含着幸福的味道——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城乡诊疗一体化建设、村居卫生机构提升、残疾儿童基本康复免费训练4个项目;电商产业园小学、宿豫区庐山路小学、豫新初中、南外仙林分校宿迁学校、太湖路小学、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南校区等11校建设。
除了“医疗卫生”、“教育”,群众关心的“水”“住”“行”,以及“法访文保收”等民生实事都将稳步推进。农村河道清流及连通工程、城乡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居民生活用水水质提升3个项目;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之家建设、新建标准化农贸市场、电瓶车充电点和集中晾晒区、农厕改造、居民小区“智慧物业”试点等9个项目;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市区新购城乡公交车、加密城市路网、“点亮乡村”等6个项目和法律援助服务、信访积案化解及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富民增收方面等多个项目将从群众最期盼、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把为民办实事落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新一年,继续烹制“民生盛宴”,45个“民生礼包”为幸福助力。2018年,我市将加大民生项目投入,继续推进实施一大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宿迁百姓的生活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爱粮节粮宣传 倡导文明新风
家养爱犬离奇失踪 定位寻犬后主人吓了一大跳
2018重阳中国健身名山·广西平天山(贵港)登山赛闭幕
思南书局概念店熄灯落幕 实体店已择定两家店址
市邮管局:南阳局扎实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宿迁:为民办实事 幸福暖民心
【平安桂林】出狱未满一周又犯事儿?2男子开摩托甩掉警察后,居然在快餐店落网...
刘保新在建安区调研时强调 强化全局观念 统筹推动发展 争当“三力许昌”建设的排头兵
远程医疗服务今年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
“十一”黄金周西安公交运送乘客2068.88万人次
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卷唐诗,万种生活
我市举办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融资对接会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科技人员在2017年度市土肥学会学术年会上做交流报告
锦山大街实现全线通车
出席省“两会”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在石家庄召开
首届滨州农民丰收节成果展示会盛装登场 多项精彩涉农活动同时举行
濂溪区市监局积极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90名大学生耗时三个月合绘“星空” 夜间能闪闪发光
“最多跑一次”公安交管“跑”出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