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新闻网讯 记者冯家园、通讯员孙登攀报道:9月4日获悉,我市已印发《随州市城市黑臭水体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心城区33条水体将得到治理。到2020年,随州中心城区、广水市、随县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市河道全部实现雨污分流,并疏浚一遍。
近几年,中心城区已完成了南郊1、2、3号渠、花溪小渠等改造,昔日黑臭水体,现已清水长流。已整治的黑臭水体中,除清淤、护堤以外,还注重生态修复和景观节点建设。不少河渠采取生态砖砌岸,并种上花草等水生植物。在堤岸上建设人行步道,栽植景观树木,形成城市一处景观。
根据《方案》,中心城区33条水体将得到治理,实现水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到2019年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广水市、随县城市建成区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50%。2020年年底前,中心城区、广水市、随县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为此,中心城区、广水、随县的5座污水处理厂今年底前将全面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37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明年6月底前实现运行,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同时,鼓励化工、建筑施工、园林绿化、市政道路养护等行业使用再生水。到2020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
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地已开展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档案,按照“一水一策”编制整治方案。
同时,我市将加强城市“蓝线”规划管控,打通“断头河”,挖掘城市河道补水水源,推进水系沟通和活水循环。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体”,控制初期雨水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同时,不断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污泥减量化技术、脱水技术等应用,尽可能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市住建委主任熊忠海表示,将以黑臭水体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为抓手,倒逼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直至黑臭水体彻底解决,长治久清,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惠及民生。
栖霞:建成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样板区
武清区举办2018“通武廊”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
省水利厅深入慈利县乡镇开展汛前综合督查调研
截至15时 玉沙路富豪斑马线南往北尾部排至金龙路口
观紫所迅速破获一起盗窃案
2020年我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跟着郭明义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交警雨中托举电缆2小时让车辆通行
国内首家以国学大师饶宗颐命名的美术馆奠基
我市全面启动安徽名牌产品评价申报工作
西工区举行首个“中国医师节”表彰活动
滁州北站计划增开15趟端午临客
投资时报:新一线城市之争 大武汉开始发力
参与交通指挥 倡导文明出行
不是所有的“蛋糕”都那么好吃!九江一家电商创业基地经营不善惨淡收场
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急!存有重要资料的手机丢失赞!好心司机拾到及时归还
便民办税“春风吹” 开启营商“轻时代”——市国地税部门联合开展税收宣传特色服务活动侧记
园区新建三所学校属实 学区划分只是社会猜测
乡村游 |5月13日,阳泉市第五届山楂花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