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新动能

榆社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靓县、人才兴县”五大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力,加速形成振兴崛起新优势
记者 王文安 董永德 通讯员 鹿晓红
2017年12月底,位于榆社县北寨乡辉沟村的黑子生态农庄里,成群的山鸡在慵懒地觅食,农产品加工车间,十余名工作人员分拣、打包、装箱,忙碌而有序。几天后,这里产的笨鸡蛋、富硒小米、杂粮等将摆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市民的餐桌。2017年年初,在北京打拼了近20年的张水明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开启了自己的生态农庄梦。
“以前和朋友们介绍榆社,好像能说的只有笨鸡蛋和化石,这两年回家,家乡的工厂企业变多了,生态环境更好了,处处能感受到发展的活力!”
记者在榆社县采访时发现,正如张水明所言,处处可见塔吊林立、厂房拔地而起。一批立足榆社发展实际,致力于构筑节能环保、绿色低碳、高精尖的新项目、大项目,正在榆社这片热土全速推进,逐渐支撑起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7年,榆社县确定了3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30.4亿元,创历史之最。2017年1至11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亿元,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在进位争先、打赢翻身战役的征程中,榆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工业兴则县域兴,工业强则县域强。然而,榆社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县,也是省级贫困县,工业底子薄弱,一度时期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7户,以榆化公司、华能电厂、广生公司为主导的三大龙头企业,曾占到全县经济总量的98%。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立足实际,打造产业崛起新引擎,集聚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后发赶超?考验着榆社县委、县政府的智慧。
“‘深谋而远虑,谋定而后动’,我们必须谋大势、观全局,跳出榆社看发展,立足榆社谋发展。如今的榆社已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逐渐形成后发之势,全面打赢进位争先翻身仗。”榆社县委书记张英杰话语坚定。
“引凤入巢”,借助外力助推工业“腾飞”,是榆社县推进“工业突围”的一大举措。去年以来,榆社县加快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各类大型招商洽谈会和专业招商活动,实施借势招商、务实招商、精准招商,推动招商引资取得了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县新签约项目8个,签约资金84亿元。山西原生肽科技有限公司小分子核桃肽项目、天津宝迪集团万头生猪繁殖基地、北京十四只绵羊公司现代产业化养殖及乳品加工基地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纷纷落户榆社,并逐渐投产见效。
与此同时,广生公司、天生制药、华能公司、榆社化工等一批本土老企业,致力于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核心竞争力,用一个个强有力的新建项目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目前,华能公司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广生胶囊100亿粒植物胶囊和30亿粒肠溶胶囊生产线项目全面完成已正式投产。此外,榆社化工制药项目、天生制药6000吨中成药技改扩产项目、山西晋胶公司500吨阿胶功能食品建设项目、山西广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纤维素项目、美岳公司9.9万吨高档文化用纸项目、石化缘公司玉石加工等一批优质项目正加速推进,成为全县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同时,榆社县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合”的理念,探索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精细化工、医药包装、新能源、功能食品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强健工业筋骨,实现经济后发赶超。榆社县还制定出台了《榆社县工业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榆社县改革和创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推动工业经济扩容提质;制定出台《榆社县重点项目管理办法》,针对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全面推行一站式代办服务,真正做到责任到人,全过程服务;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九大专项行动”,探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不断增强环境软实力,全县“优商、亲商、爱商、敬商”的浓厚氛围逐渐形成。
2017年12月30日,由榆社同宇控股集团倾力打造的“山水榆社——冰·湖艺术灯光嘉年华”活动在榆社史前生命文化博览园启幕。
榆社史前生命文化博览园占地3000余亩,重点围绕当地“化石之乡、帝王故里、山水生态、史前文明”的地域特色进行设计布局,并融入了生态休闲理念和科普文化内涵。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初步形成集观光农业、史前文化、生态灯会、特色旅游于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也将成为我市乃至全省一张靓丽的文化旅游名片。
而作为我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的云竹湖运动与艺术度假景区项目,自2013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投资6.1亿元,目前,无动力水上运动中心、自行车文化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赏椿湖景酒店等13项重点工程正在加紧推进。
凭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特别是连续十一届云竹湖休闲旅游垂钓节和九届环云竹湖全国山地自行车赛等品牌节庆赛事的成功举办,云竹湖已成为榆社提升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靓丽名片。
2017年8月,云竹镇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云竹湖旅游开发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基于此,榆社县深入实施“旅游靓县”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精心打造“乡情寻梦地、山水榆社城”。同时,加快推进悟云山、北原山、关元则旅游开发;积极开辟以辉教、下赤峪等传统古村落为主的乡村旅游;重点实施浊漳河北源人工湿地治理、东河综合治理等工程;实现各个景点连线,倾力打造一批休闲游、自驾游、体验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如今,在榆社县,一个集山水生态游、地质科普游、历史文化游、乡村休闲游四大特色品牌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大格局初步形成,文化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榆社县重要的支柱产业。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在当前以生态为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势下,榆社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只争朝夕,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就一定可以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潮中闯出新天地,干出新业绩!”榆社县委副书记、县长韩军信心满满。
榆社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新动能
争先进位迈出转型步伐 后发赶超加速振兴崛起
走基层·访项目·促转型 —— 榆社行
华能榆社光伏农业综合利用项目
打造“农光互补”发展新模式
华能榆社光伏农业综合利用项目
冬日的榆社,暖阳高照。在郝北镇郝北村村边公路一侧,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板蔚为壮观,格外醒目,成为一景。郝北镇党委副书记杨伟说:“这里是华能榆社光伏农业综合利用项目的一期工程,占地1350亩,建设规模为3万千瓦。二期工程在韩村,占地803亩,建设规模为2万千瓦。工程光伏发电部分已完工并已并网发电。”
华能榆社光伏农业综合利用项目是华能山西分公司投资建设的农光互补项目,规划建设容量5万千瓦,总投资4.6亿元,设计年限25年。按照设计,该项目的大棚顶部搭设光伏电板,棚下发展种植业。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作为华能山西分公司的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自2017年3月开工以来,建设施工单位科学谋划,细化流程,克服了重重困难,于2017年6月底顺利实现并网发电目标。光伏产业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6千万度,年发电收入可达5880万元,年上缴利税2000余万元。
华能榆社光伏农业综合利用项目将配套建设拱棚650座、温室大棚19座,其中郝北村规划建设拱棚500座、温室大棚19座;韩村规划建设拱棚150座,剩余土地种植丹参、柴胡等中药材。目前,拱棚建设土地平整已经完成,预计明年项目可全部完工。建成后,园区将以工厂化、企业化经营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可为当地农户带来两部分收入:一是光伏电站共流转两个村244户贫困户土地835亩,平均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3578元;二是劳动力工资收入,光伏设施农业优先使用贫困户入园务工,可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王文安)
榆社云竹湖运动与艺术度假风景区
打造山西乃至全国国际化度假新领地
榆社云竹湖水上项目
数九寒天,湖面冰封,榆社云竹湖上,一群滑冰爱好者在冰面上飞驰穿梭,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他们运动的热情。记者了解到,云竹湖冰上运动虽然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但经过安全性能测试,这里已是理想的溜冰场所。未来,云竹湖将成为我市乃至全省冰上运动的新领地。
不仅如此,尽管天气寒冷,云竹湖运动与艺术度假风景区国际酒店的建设仍在施工中,正在为2019年全国青运会环公路自行车赛事做准备。记者了解到,云竹湖运动与艺术度假风景区项目总投资50亿元,2017年景区的工作重点为水上项目,先期完成的水上运动中心,提供了包括摩托艇、无动力帆船、海钓舟等在内的国内外前沿的水上运动项目。同时5号码头的集装箱配套区,以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全面一体的服务功能给广大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除此之外,凭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云竹湖运动与艺术度假风景区已经连续承办了11届全国性舟钓比赛和9届全国山地自行车比赛,并在2017年9月12日承办了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未来的云竹艺术中心可举办多种主题活动,如自行车展览、艺术展等,同时配备艺术酒店、艺术酒吧、艺术工坊等配套设施,一个国际性的艺术王国即将在榆社这一抹凤玉湖畔呈现给广大游客。
未来的景区将重点推进南部风景区和北部度假区的建设,其中南部风景区包括水上运动系统、土林景区、新岩良艺术村、云竹驿配套建设、赏椿酒店、全地形车赛道、栈道步道系统等;北部度假区将重点建设农场、儿童公园、风情小镇以及一期度假产品等。(王文安)
山西原生肽科技有限公司小分子核桃肽项目
打造肽产业综合科技生态产业园
山西原生肽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外景
2017年12月25日临近中午,位于榆社县箕城镇泥河掌村的山西原生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检测室里,科研人员陈艺博还在忙着和团队一起检测、提取葵花籽中的肽成分。根据下一步的检测成果,他们将研发更多的肽系列产品,丰富市场需求。
“肽是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具有被人体直接吸收、抗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压和血脂、促进细胞再生等诸多功能。目前,肽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陈艺博对记者说。
山西原生肽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泓九集团,是我省唯一一家高科技肽生产企业,也是我省重点支持的高科技企业。2016年,公司总投资1亿元上马小分子核桃肽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产,并年可加工原料2000吨,生产小分子肽500余吨,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如今,公司所生产的小分子肽以核桃、葵花、牛骨、大枣等为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等保健领域。
不仅如此,随着项目的逐渐投产达效,也带动了本县及周边地区的核桃、葵花、大枣等产业的发展,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负责人吴国军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围绕‘科技、健康、生态’的发展理念,打造以肽产业为主,集科技体验、生态旅游、人文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科技生态产业园。”(董永德)
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传统化工向高端医药行业迈进
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制药项目生产线
“现在看到的5栋楼是医药化工项目的生产厂房,目前设备工艺安装已全部完成,并已具备生产条件,右手边是项目的研发中心……”2017年12月25日上午,记者在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绪明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新上马的制药项目。
面对传统化工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榆社化工在充分发挥传统化工产能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领域转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2016年,榆社化工以山西博达制药有限公司迁建为契机,收购该公司股权,组建山西榆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并投资1.96亿元,着手建设“年产900吨诺氟沙星、1000吨盐酸环丙沙星、20吨乳酸环丙沙星、20吨乳酸诺氟沙星、60吨氧氟沙星、10吨甲磺酸培氟沙星、8吨甲磺酸帕珠沙星、0.5吨维库溴铵及550吨左氧氟羧酸系列中间体”8个医药化工新项目。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新建制药项目的原料全部由传统化工的尾料所得,每个制药环节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真正可将原始的化工原料“吃干榨净”。
陈绪明表示,目前公司已通过gmp认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左右,榆社化工也将真正形成“传统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董永德)
山西天生制药有限公司
叫响“榆社阿胶”第一品牌
山西天生制药有限公司阿胶生产线
2017年12月25日,位于榆社天生制药有限公司的成药制造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对公司新增的3条胶囊剂全自动生产线进行最后的安装。公司总经理王庭良告诉记者:“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即可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到时候年可新增产能10亿粒,新增产值4500万元。”
榆社天生制药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榆社阿胶厂。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公司秉承“榆社阿胶”传统工艺的精髓,并进行了现代化工艺技术改造,加上优质的紫金山泉水精心熬制,使传统的阿胶焕发出新的生机。“榆社阿胶”也因此被业内誉为“华北第一阿胶”。
目前,公司拥有符合gmp标准化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质量控制检验系统,成为拥有8个剂型、132个中成药品种的专业化制药企业,也是国内著名的、规模较大的阿胶及其系列产品和中成药生产基地。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工艺流程,加快阿胶产业发展。2017年,榆社天生制药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启动技改提质二期工程项目,包括成药制造车间二期工程项目、阿胶保健食品项目、提取车间扩产项目,以及投资1000万元组建榆社天生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和养驴基地,力求从源头上保证阿胶品质。
由于选料精良、工艺精湛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与检验试验系统,保证了公司阿胶质量的长期稳定。多年来,公司所有产品在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质量抽检中始终保持100%的合格率。2017年9月,“榆社阿胶”被认定为首批“山西名药”(传统中成药)。(董永德)
本版摄影:董永德 程东 郝赫

教学考评管一部机器搞定 这个智慧教育平台覆盖重庆136所学校
心动了?留神! 您的个人信息已被泄露
2017年全省71万卫生人员提供4亿人次诊疗服务
业主停车被收过夜费,物业不提供发票业主拒交,结果车辆遭黑手
2018意大利全球设计日(温州站)举行
榆社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新动能
我市日供水量连创新高 突破近五年的最高历史纪录 迎战酷暑高温 护航城市供水
柯桥一小区运动场收费业主有支持也有反对
西安铁腕治霾亮出成绩单
上海医疗专家与嘉兴患者面对面
恩施州5所学校获称省“绿色文明校园”
山西省汇邦慈善基金会2018年度“汇邦助学—贫困学子·大学圆梦”公益活动公告
市委副书记李伦兵开展河长巡河工作
强化责任担当 尽快建好城市 减少出行影响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市财政局认真做好脱贫攻坚大排查迎检工作
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 交易活跃
惠山“关爱·圆梦”工程启动
购新书 迎开学
我市实现安全生产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