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腕治霾亮出成绩单


  经过有效治理,西安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图为灞河风光。
  ■去年冬防期污染物降幅全省第一
  ■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同比下降51%
  ■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994台
  ■淘汰黄标车14826辆
  ■推广新能源汽车22309辆
  ■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531户
  2017年收获180个蓝天、冬防期我市污染物下降幅度全省第一……作为环保工作的头号工程,解决民生“九难”问题之首,补齐“十大短板”的重要内容,2017年以来,我市实施铁腕治霾攻坚战,亮出成绩单。
  我市改善空气质量进步大
  据了解,2017年全年我市蓝天数为180天,较2013年(国家“大气十条”和陕西省“五年行动计划”起步年),优良天数增加42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下降31.2%、细颗粒物(pm2.5)下降30.5%、二氧化硫下降58.7%、二氧化氮下降3.2%、一氧化碳降低28.6%。
  据省环保厅副厅长郝彦伟介绍,去年冬防期(从去年11月15日到2018年3月15日)以来,陕西10个设区市pm2.5、pm10以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均下降。其中,西安市在全省10个设区市改善程度最大,pm2.5浓度同比下降29.7%,pm10浓度同比下降18.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下降51%,三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均位于全省第一位。
  “去年以来,由于工作力度的逐步加大,在关中地区同样的气象条件下,西安市改善空气质量取得的进步比周边的城市大。去年,西安市优良天数已经高于咸阳26天,高于渭南15天。”郝彦伟说,
  去年进入采暖季以后,西安重度以上污染天数量下降,同比减少了一半。
  “去年还有一项指标,在考核每一个单位的时候,有一项群众测评,2017年所有部门当中,西安市环保局排在第二名,这个数据的变化也能反映出空气质量出现的变化。”郝彦伟说。
  去年削减散煤200多万吨
  燃煤方面,我市去年削减散煤233.39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79.53%;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994台,完成率156.3%;拆除0.5蒸吨以下小燃煤锅炉设施926台,完成率123.6%;对462家非定点煤炭经营场所予以清理取缔;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天然气入户改造。
  控车方面,我市淘汰黄标车14826辆,推广新能源汽车22309辆;查处超标车和冒黑烟车11099辆;冬防期,对机动车实施了限行措施,并于今年4月16日,再一次启动了机动车限行措施。
  抑尘方面,对全市2027个工地实行了“红黄绿”挂牌管理;对城市道路推行了“以克论净、深度保洁”的作业模式;三环路内12家“两类企业”(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全部完成搬迁或关停。
  治源方面,摸排并核定“散乱污”企业2080户,清理整治1531户,完成率75.9%;65台燃气锅炉完成低氮排放改造;灞桥热电厂、西郊热电厂、国维淀粉厂共9台燃煤火电机组,有7台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禁燃方面,夏季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97.5%,较省上目标提高了12.5个百分点。增绿方面,全市新增绿化面积571万平方米,已建成62个绿地小广场,完成率103.3%。
  建设“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掀起了年度铁腕治霾工作热潮。记者了解到,我市已研究编制了《西安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西安市2018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1+2+22”组合方案(办法)》。三年行动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了34项重点治霾任务,年度治霾方案从10个方面提出了76项重点治霾任务。待省上方案印发后,将尽快发布执行。
  目前,“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已启动建设,全市241个三级网格(含西咸新区)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选址工作已完成,第一批150个站点已建成并完成初步调试,预计2018年度6月份初步建成平台并投入试运行。
  专家点评
  建议加强科技治霾
  西安铁腕治霾做了这么多,专家如何看呢?“‘霾可治、人努力、天帮忙’,只要继续坚持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同向发力,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西安大气污染将得到明显改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曹军骥认为,西安市铁腕治霾的效果显著,他建议应以科技为核心构建新型区域大气防治体系。
  曹军骥说,与2016年相比,2017年单年pm2.5降幅创历史新高,降幅为30%,由此可见,西安去年铁腕治霾的效果显著,粉尘、有机物、黑炭等浓度均下降,硝酸盐下降21%,表明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的有效性。同时,2017年pm2.5浓度下降中的粉尘占49%,说明扬尘控制对pm2.5下降贡献约一半,表明铁腕治霾方案中的扬尘控制对策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可获得初步结论,2017年西安铁腕治霾效果显著,其中扬尘、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治理的政策最为有效。
  曹军骥建议,建立综合科学决策支持系统,支撑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以项目带动先进治霾理论和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促进我市科技治霾整体水平提高,以科技为核心构建新型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加强科技治霾、精准治霾力度。
  市民心声
  西安的天空越来越美
  2017年5月以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西安的天空越来越美,环境越来越好,清晨的阳光穿过云层,十分通透。抬头随处可见花红柳绿,身边到处是湿地和公园,经常有市民上下班和周末,拿起手机,记录下一帧帧西安漂亮的“蓝天脸”,竞相在朋友圈晒图。
  家住凤栖原的陈超是一名普通上班族,这几年的他在关注天气预报的同时,也会看空气质量,来安排自己的计划。“去年冬天,西安的空气质量改善大家有目共睹,我想这里也有每一位市民的努力。”陈超说,大到电厂超低排放,小到工地扬尘,这些事情西安市一直在管理,市民也都配合限行,用每天少开一天车的行动来支持空气质量改善,有时候想想,自己觉得挺感动,“虽然每个人的力量很微弱,但大家团结起来,我们的大西安会越来越美。”

业主停车被收过夜费,物业不提供发票业主拒交,结果车辆遭黑手
2018意大利全球设计日(温州站)举行
榆社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新动能
我市日供水量连创新高 突破近五年的最高历史纪录 迎战酷暑高温 护航城市供水
柯桥一小区运动场收费业主有支持也有反对
西安铁腕治霾亮出成绩单
上海医疗专家与嘉兴患者面对面
车王镇:把一方桑园做成“一串”经济
中美经贸合作站上新起点
旬邑以追赶超越促目标责任考核任务落实
强化责任担当 尽快建好城市 减少出行影响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市财政局认真做好脱贫攻坚大排查迎检工作
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 交易活跃
惠山“关爱·圆梦”工程启动
购新书 迎开学
我市实现安全生产良好开局
燕山街社区开展全民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培训活动
鄄城县编办:让数据多跑路 让单位少跑腿
4天之内三起溺水事件 三人遇难一人至今没有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