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地处老城区、文保区,这里“春夏秋天划船、冬天冰上运动”,一年到头无淡季,景区完全开放,旺季日游客量高达22万人次,公共安全压力大。在景区,经常是一个问题涉及辖区的多个部门,各自为战的分散式执法常常成了到处撒“芝麻盐儿”,效果不明显。
什刹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问题更有效解决,辖区整合执法资源,推动执法力量下沉。今年,地区成立了街道和什刹海景区综合行政执法中心。当遇到酒吧占道经营的举报后,即以中心的名义对违规对象发放通知单,要求其自行整改。规定时间内未整改的,中心就将组织所驻的公安、城管、工商、食药等多部门执法人员联合出动,对占道经营等问题联合现场整治,“抱团执法”效果显著。
据介绍,什刹海地区建设综合执法实体化平台的经验将在全市进一步推广。记者在全市加强街道乡镇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建设推广部署会商获悉,本市将进一步加强街道乡镇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建设,区级执法部门将下移执法重心到基层,按“区属、街管、街用”的原则,配齐配强执法队伍和人员,真正做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属地街道乡镇要根据辖区实际,整合执法力量和执法资源,统一组织开展综合执法活动,对辖区综合执法负总责,统一执法管理、统一调度指挥。同时,区级执法部门要下移执法重心,按“区属、街管、街用”的原则,配齐配强执法队伍和人员。全市街道乡镇将进一步加强综合执法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实体化的综合执法中心,实现现场办公场所、力量配置、制度机制、人员责任、问题解决的“五个实”。
据了解,综合执法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立街乡统筹,由基层公安、城管、工商、交通、食药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实体化综合执法中心。该中心主任主要由街道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街道乡镇主管领导担任。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公安、城管、工商、交通、食药等行政执法部门,以及地区突出问题所涉及的其他行政执法部门。比如城南四区空气污染问题较重,就可以将环保部门纳入,辖区内有水域的就可以将水务部门纳入等,各街乡根据自己辖区的特点“精准组建”。 (什刹海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