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以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政府减了权力、加了责任,企业少了负担、多了自由,“宽进”改革红利明显释放,“严管”联合渐呈常态。2016年至今,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以日均100户的速度增长,市场主体数量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20万户。
2018年,包头再次率先做出这道“加减法”题,一次次地创新与坚持,做出精彩,蓄力发展。
执照发放·从面授到网授
3月28日,包头市发出自治区首张“无纸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目前,我市已发放“无纸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占全区总发放量的80%。
从股东不用到场就能办理注册登记的“工商注册视频验证委托系统”,到企业名称网上预先核准和初审,再到“无纸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一次次的注册登记便捷化改革,让人们由传统的“面对面”快步迈入了“键对键”的新时代。
整合内容·从三到四十五
7月1日,我市正式推行“四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远远领先于全区“三十二证合一”要求,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
从“三、五、二十六、三十五证合一”到“四十五证合一”,此次市工商局联合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等十三部门组成的简政放权“超级矩阵”再次给老百姓带来惊喜。在这道“加法”中蕴含“减法”的算数题里,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部门联合起来,为企业释放出持续不断的改革红利。
监管模式·从一家到联合
7月26日,市工商局牵头组织市卫计委、环保局、旅发委等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现场检查,这已是2018年度市场监管领域第二次跨部门联合检查。
从一家到联合市邮政局、卫计委等四家,再到联合16个部门的跨部门常态化“双随机”检查,并采取检查事项100%全覆盖、检查结果100%全公示,包头市商事制度改革盘活了全市执法资源,构建起多部门优势互补、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
精准服微·从牵线到落地
7月31日,包头市“互联网+”型创新创业产业园开园,标志着包头市工商局“放管服”改革——“精准服务”牵线搭桥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银企对接、法律援助、商标品牌战略到“双创”课堂、“微企品牌发展研修班”、 互联网+包头服务交易会,在如何让小微企业 “活得好”、“活得久”的问题上,包头市踏踏实实俯下身子为企业化解真正的发展难题,更为包头“双创”发展迎接新机遇。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洪彬)
省妇联到我区调研家风建设
崧厦镇举行迎新春戏曲专场演出
雨花台区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公厕建设
巴中海螺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方商品混凝土项目开工
如皋农家菜沪上受欢迎
商事制度“加减法” 改革红利持续放
首批“00后”将迎高考 疾控专家为考生减压和饮食支招
马鞍山:“金秋助学”助贫困学子圆求学梦
鹿鹤市场年味浓
龙华交警面向“家校警护航队”开展业务培训
4月16日计划停电通知
十四中范盼盼荣获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
恭城获国家气候标志 成为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县
五一劳模可免费游水准零点景区 多部影片曾在此取景
常搭上“滞销”产品 买套装化妆品当心被“套”
五华县委宣讲团到棉洋镇召开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宣讲报告会
市领导赴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铁锋区“三抓三提升”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工商银行安阳分行积极助推我市经济发展
沪嘉开放创新产业平台对接合作擦出新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