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多措推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今年滨海新区将推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向纵深发展,同时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扎实做好科普服务工作,加大平台载体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助力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创新要素聚集。
创新模式手段 服务企业创新
新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自启动以来,推动建立了2个国家级、1个市级学会服务站,打造了“装备中国·创新滨海”高端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的活动品牌,开展了“天津(滨海)创新设计月”系列特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新区将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向纵深发展。联系各级学会,完善会地合作机制,创新模式手段,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继续推进和完善“四层五种”服务(工作)站模式,深入需求挖掘,完善管理机制,推动学会服务新区企业创新发展务实有效。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和企业创新方法培训,促进创新资源向区内聚集,服务区域“双创”。发挥好“天津滨海科学家俱乐部”智库作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
为了提升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今年新区还将寻求新的服务模式,积极对接园区、科技研发平台,征集科技需求和发布项目。通过“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创新”项目库等平台,拓展第三方合作,开展科技服务,用科技推动企业“质变”,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永动机”。此外,为了吸纳高端人才加入新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将探索延伸中国科协天津(滨海新区)“海智计划”工作基地职能,完善海智工作站建设监管机制,继续组织年度建站申报和评审,鼓励各站利用资源独立开展工作,面向国内外招募新区急需的高端人才。
推进载体建设 搭建交流平台
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载体的协同共建是今年新区落实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重点工作。今年,新区将按照《关于支持建立院士工作站实施细则》,加强政策解读,强化建站管理,进一步帮助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新区还将加强区级学会建设管理,规范学会档案,指导学会换届和开展工作。积极动员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成立独立的科协组织,在经济园区、商务楼宇、孵化器、创客空间等中小微企业聚集的组织和区域中,号召组建企业联合科协,将企业科技创新拧成一股劲。借助上述载体,新区还将为企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以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水平和影响力为重点,以两院院士学术活动、科技交流学术月等为契机,加大高端及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扶持力度,着力打造高端、前沿、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品牌。同时,创新学会学术交流形式,逐步推动形成以年会和论坛为主体、小型高端前沿会议为补充的学术交流布局。积极向全国学会、市级学会申办或牵头主办全国性、地方性学术会议,发挥高端学术活动影响和带动作用。此外,还将鼓励支持在新区内建立学会、学会专业委员会、创新技术联盟等学术机构,资助区级学会、实验室、研究院等开展学术活动,助力新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要素的聚集。

宁化总结部署禁毒工作
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召开专题会议 孟祥刚出席
我市工业企业节后复工平稳有序
为奥林匹克标志提供更完善的保护
我市全面部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滨海新区多措推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全市掀起“三月法治宣传月”活动热潮
沂水县泉庄镇开展校园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华容区文联采风活动走进蒲团荷花节
刘德福率队督导海绵城市建设终期考核迎检准备工作
长安区检察院加强作风建设 打造过硬检察队伍
古丈县法院接受全省“七五”普法工作中期检查
吉首市筹备2018年第一轮巡察工作
海口平价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山东省发布7月大气环境质量情况
进贤县:清查电动自行车市场
完善机制加力加压 打造优质精品工程
市紧急救援中心、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大楼、儿童医院西院 九江2018年三项惠民工程正式启用
分宜县就业局力促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胡世忠在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