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好友相聚,点盘小龙虾和烤鱼,再配上一瓶啤酒,把酒言欢、畅快淋漓。然而,近期关于河鲜、海鲜的谣言再次兴起,影响着人们的食欲。为此,安徽省食药监局针对近期河鲜海鲜谣言进行了盘点,为公众澄清事实,并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转发此类谣言。
谣言一:小龙虾是用来处理“尸体”的
真相:小龙虾是日本人于1929年作为饲料、食物带到中国的,不存在处理尸体的情况,且那时基因概念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基因改造。小龙虾生长在稻田和水沟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小龙虾绝大多数是人工养殖的,养殖基地对水的洁净度要求很高。即使水中有重金属,从生物富集的角度来说,重金属一般集中在小龙虾的头部,且不会积聚太多,消费者在吃小龙虾时只要不吃虾头即可。
谣言二:青虾头部线状物是“寄生虫”
真相:其实,青虾那两条“白线”不是寄生虫,而是雄虾的精巢。精巢成对出现,其未成熟时无色透明,成熟后为乳白色。对虾、皮皮虾、龙虾都有精巢,而且比青虾的更粗壮。
谣言三:肥大的黄鳝喂食了“避孕药”
真相:避孕药不仅不能促进黄鳝生长,反而会加速其死亡。黄鳝吃了添加激素的饲料后,可能出现代谢紊乱,导致抗病力差,严重时会死亡。激素类药物有3种给药途径,即肌内注射、药浴浸泡、口服。黄鳝体滑、黏液多,很难捕捉,所以通过肌内注射给药不太可能。药浴浸泡成百上千条黄鳝,成本很高,得不偿失。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激素让黄鳝口服,则需要用到“黄鳝驯食配合饲料技术”,这种技术一般养殖户较难掌握,而且黄鳝由于味觉、嗅觉的特殊性,常常拒食有药味的饲料。
谣言四:太活跃的鱼添加了“鱼浮灵”
真相:“鱼浮灵”让鱼起死回生的谣言早在2012年就出现了。事实上,“鱼浮灵”既非回生神药,也无毒害,而是固体双氧水。在活体水产品运输过程中,“鱼浮灵”能迅速为鱼、虾、蟹等提供氧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药物,合理使用不会致癌。
谣言五:三亚海鱼保鲜用“甲醛”
真相:当地食药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农贸市场、超市的水产品开展了近一个月的地毯式排查,结果均未检出甲醛。最终,造谣者刘某秋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当地公安部门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500元。
谣言六:皮皮虾被黑心商贩“注胶”
真相:网传视频里剥出的胶状物是皮皮虾的生殖腺,俗称虾黄、虾膏。大部分水产品、海产品都不会发生人工注胶问题,因为一旦注胶,水产品、海产品就会很快死亡。皮皮虾完全发育成熟前,体内会出现这种胶状物,母虾的呈黄色或红色,公虾的呈白色。
(记者 朱赟)
市创文办到潮安区归湖镇督导创文工作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九台至双阳段建设工程范围内土地征收的通告
江西先天性结构畸形患儿福音来了 最高资助3万元
南明区开展“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 提升文明交通指数
老西宁人无法忘却的美食记忆
小龙虾是用来处理尸体的?安徽食药监辟谣六大谣言
刘中汉等出席“四督四保”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调度会
市招商局党员干部送党课进乡村
调解一桩家务事 找回一份兄妹情
疫区14577头生猪已全部扑杀
大庆成功探索出在押未成年人判前心理帮扶模式
祝春秀率队到德阳视察 大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赵世勇张万平陪同
长泰县植树造林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石家庄市河长制办公室举报电话公布
漕河社区结合居民反映较为强烈的养犬问题 开展宣传
多措并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市场监管业务巡回培训为娄底“充电”
“互联网+”营销打造供电服务新模式
精心组织 高效实施 市审计局圆满完成省审计厅政策跟踪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任务
我县召开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