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滨江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西兴中心浙医二院自助服务区
长河中心儿保区
滨江人过江看病早已成为“过去时”。
  近年来,高新区(滨江)以年均约10.6%的增长速度,持续加大卫生事业经费投入。落实于具体层面,去年,高新区(滨江)与浙大儿院建立了全省首个区域儿科医联体,今年又与浙医二院合作启动了区域高水平医联体建设——至此,该区已实现市级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和省级医院区域医联体的双覆盖,“双下沉、两提升”医疗改革成效凸显。
  “加快区域高水平医联体建设”这一新探索,列入2018年滨江民生实事项目中,亦成为当下滨江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
社区医院也能看名医
  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停车位350个——今年年初迁建投用的西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光有“高大上”的就医环境,还启动了与浙医二院共建的新型“医联体”。
  对滨江人来说,带来的“福利”之一,是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名医了。
  一方面,在西兴中心每周一至周五都有来自浙医二院的专家坐诊。另一方面,这里还设有浙医二院自助服务区,可以实现自助建卡、自助结算、预约挂号、检验单打印等功能。“我们有大约32%的号源,优先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老百姓在西兴中心就可以挂号。”浙医二院副院长、滨江院区党委书记黄建说。再比如,碰到医生开的药在西兴中心药房没有,患者也可以用自助机付好费再直接去浙医二院的药房取药,不需要重新挂号。
  黄院长说,省级三甲医院直接落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医联体,这样的情况在国内还不多,可以说是一种新尝试。
  而另一个新尝试是,滨江与浙大儿院建立了儿科医联体。“现在浦沿和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我们派驻的儿科医师,三个月进行一次轮换,将来还将实现辖区内3个中心全覆盖,让滨江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能享受到专家级儿科医疗服务。”浙大儿院院长舒强说。
  这样一来,滨江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门诊成为浙大儿院的门诊延伸点,有效缓解了区域内基层儿科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另外,在浙大儿院的指导下,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配儿科用药60种,还新增了儿童诊察床、儿童血压仪、儿童身高体重测量仪等硬件设备。
  据了解,目前医联体专家定期坐诊已在滨江辖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涵盖内分泌、心血管、消化、肿瘤、普内科、儿科、骨科和中医等科室。如果遇到疑难病例,滨江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可以为患者提供畅通的双向转诊通道。比如,市三医院设置医联体双向转诊接待中心,利用信息系统在双向转诊住院病人的住院许可证上自动标识,优先安排床位。2017年至今,由滨江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约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达2万多人。
病人不动,数据移动
  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患者因为摔了一跤前来就诊。很快,片子就拍出来了,但第一腰椎部位是否骨折,医生却有点拿不准。怎么办?如果放在过去,遇到这种情况,患者只好去大医院看病,但现在,紧密型医联体就可以发挥作用。
  通过智慧医疗系统,滨江的医生把片子传输到市三医院影像远程会诊中心,由影像科专家读片,出具诊断报告——从医生发起申请到患者拿到专家会诊的诊断报告,才不过半小时的时间。
  新启用的西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设立了首家浙医二院国际远程医学中心社区工作站、放射远程诊断社区工作站。在这里,不仅浙医二院的专家可以对影像进行远程会诊,出具诊断报告,还可以通过视频为患者进行远程诊治、指导。
  这些基于医联体的“智慧”探索,恰与当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呼应,也让基层就医体验越来越“舒心”。
  “我们希望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不跑腿、就近跑,最终目的是让滨江的老百姓能够享受更便捷的医疗服务。”高新区(滨江)社发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医联体建设启动以来,滨江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影像、心电远程会诊累计已达千余例。
为基层医疗“造血”
  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的章红杰,今年他有了一位“一对一”的专家导师——浙医二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董樑。
  每周三和周四,他都会去浙医二院“驻点”,跟随导师深入参与门诊、查房、教学、科研等环节,面对面交流、学习。章红杰说,这样的培训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有很大帮助,“比如,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还有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后期管理等,都是基层就诊患者非常需要的内容。”
  这是滨江正在实施的“青苗计划”——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培养对象,聘请浙医二院、浙大儿院的学术精英、科教骨干,建立了“一对一”导师制培养模式,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类似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步于医联体的大框架之下构建——不单是自上而下的“输血”,更注重为基层医疗系统“造血”。充分利用医联体专家资源,高新区(滨江)正尝试采取导师制培养、集中授课、进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柔性引进等多种手段,打造基层卫计人员、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疗专家三支队伍。
  除“青苗计划”外,今年高新区(滨江)还启动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为培养对象的“健康守门人计划”,聘请浙医二院各学科精英为授课老师,开展全科医生技能提升培训,加强基层全科人才培养,全年计划开展10期,共20场次。
  另外,还有以提升社区护士服务能力为目标的“天使计划”,2018年计划开展4期,同时今年已选送4名护士进入浙大儿院专科进修,与市三医院合办护理沙龙;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为培养对象的“管理精英计划”也将继续实施。(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

青田县绿色税收将迎来首个征期 环保税将于4月1日开缴
记太谷县小白乡的传承发展奋进之路
“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出炉 “青岛造”占1/4
湘潭市总工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工作回眸
我市将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让滨江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周恩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讨会在淮举行
自如们背后的金融秘密
宁德市审计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快速定位问题图斑诠释科技强审
选好群众“当家人”
老西宁人无法忘却的美食记忆
小龙虾是用来处理尸体的?安徽食药监辟谣六大谣言
刘中汉等出席“四督四保”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调度会
市招商局党员干部送党课进乡村
调解一桩家务事 找回一份兄妹情
疫区14577头生猪已全部扑杀
2018节后全市工业企业复工总体平稳有序
市政协视察公益诉讼工作
近日,陆丰市弘义爱心公益协会到碣石镇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
市浯溪口管理办强作风助推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