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莞韶关对口帮扶产业共建新签约项目117个,计划总投资328.27亿元;新开工在建项目108个,完成投资额46.37亿元;投产项目94个,完成投资64.82亿元。在全省8对帮扶市中,投产项目数和在建项目数均位列第一。
今年,莞韶两地乘势而上,按照“产业共建,莞韶共赢”工作思路,力争年内引进对口帮扶亿元以上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230亿元。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指引下,当前,东莞韶关两市正按照“一中心十组团”产业共建思路,即以华南装备园、莞韶园两个市管园区为主战场,以东莞10个镇(街)结对帮扶韶关10个县(市、区)产业园为重要阵地,狠抓项目落地、平台提升、土地保障、企业服务等,深入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共建上新台阶。
强基建保用地提升平台实力
在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这里到处大兴土木,工人、机械、运输车忙碌不停,34个地块土石方平整、6条园区道路和多家企业厂房建设等都在加快推进,一派热火朝天的大发展景象。
俗话说,路通才能财通。华南装备园作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韶关配套核心区和韶关市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阵地,其道路基础设施尤为重要。据韶关装备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莫海明介绍,当前,园区正高标准推进科技大道西段、园中路北段、园中路南段、乐业路、乐助路、香樟路等六条道路土建工程建设,总投资6.2亿元,路线全长7784米,争取年内通车。
“这六条道路是实现园区主干道与高速、干线公路的连接及外联内通的关键,其中科技大道可连接到正在建设中的莲花大道,园中路南段则可以连接到韶钢三号门,多条道路按照双向八车道的城市主干道高标准建设,满足日后巨大的运输需求。”莫海明指着一块园区道路建设示意图给记者介绍道。
华南装备园6条主干道建设仅是今年莞韶对口帮扶指挥部(下称“莞韶指挥部”)抓平台提升的其中一个重点,今年,莞韶指挥部还将着力推动液压件产业园、紧固件产业园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统筹提升莞韶园和“十组团”共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园区协同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争2018年华南装备园完成10.5亿元以上、莞韶园完成1.5亿元以上、其他县级园区完成8.5亿元以上建设投入目标。
如果说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外来企业的投资信心,那么土地保障则给企业吃了“定心丸”。
广东金志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家入驻华南装备园的企业,项目投资3.1个亿,旨在打造智能装备和零部件制造基地。据企业负责人戴茂兴介绍,项目占地面积176亩,总建筑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因用地需求大,企业一直对用地方面的问题存在担忧,但事实证明装备园的跟踪服务十分到位,项目也因此顺利落地。
“我们当时拿这块地没有太多困难,一期地块是去年7月签约,12月就拿到。现在我们第三块地已经挂网公示,整个流程比较快,这让企业充满发展信心。”戴茂兴笑着说。
像金志利这样的受惠企业还有不少。截至目前,华南装备园已累计清表交地4537亩,园区15个亿元以上签约项目中9个项目用地已完成报批。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园区用地得到如此坚强保障?华南装备园国土规划和住建局局长陈东华说,“我们通过探索‘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管理模式,建立‘办事不出园’一站式服务体系。目前,八个部门60多个审批事项都在我们这边走流程,土地招拍挂的时间已由原来的100多天缩短到了55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平台实力的不断提升,华南装备园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截至今年3月份,装备园新签约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41.5亿元;新开工在建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4.2亿元。
另外,“十组团”作为莞韶产业共建重要阵地,也积极盘活园区内可利用土地资源,对长期闲置土地、空置厂房、土地出让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整治。乐昌产业园里的机械装备产业园便是一个缩影。
“机械园占地面积407亩,2012年有个纺织项目把这块地拿下来,但一直没动工,我们就跟项目方协商,把这块地收回来,然后引进了15个项目,总投资12.2亿元,现在11个项目动工了,进度良好。”乐昌产业园招商和企业服务局副局长朱益彪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抓土地保障方面,今年莞韶指挥部将集中开展产业园区土地利用专项清理工作,力争2018年为华南装备园、莞韶园和“十组团”共建园区提供可建设用地1.75万亩。
“东莞速度+韶关服务”促项目落地见效
今年1-3月,莞韶对口帮扶产业共建新签约项目24个(其中亿元以上21个),计划总投资51.19亿元;新开工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5个),计划总投资11.17亿元;投产项目4个,完成投资2.84亿元。招商引资年度目标任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4个)完成率达47.7%。
毋庸置疑,莞韶产业共建已取得开门红,但莞、韶人并不满足于此,44个项目230亿元,这才是今年莞韶产业共建的“靶心”。要实现这不可小觑的目标,“东莞速度+韶关服务”模式是关键,力促更多项目落地见效。
谈起项目落地和企业服务,不得不提由东莞市大朗镇对口帮扶的乐昌产业园。去年,该园区共引进项目53个,合同投资额48.16亿元,推动新签项目动工建设25个,同比分别增长489%、103.4%、525%,新签项目数及新签项目动工数,在韶关10个县(市、区)中均排名第一。
一份闪亮的成绩单让记者为之震惊,致胜法宝究竟是什么?据大朗乐昌对口帮扶指挥部招商局局长叶效良介绍,去年以来,乐昌产业园创新服务模式,成功打响“大朗效率+乐昌服务”营商环境品牌。
“从签约开始,会有专人帮企业跟进工商注册、立项、环保审批、报建等,除需要企业负责人签名的事项,其他都是我们代办。去年新签约的项目中,约三分之一是以商引商项目,约三分之二实现了从洽谈到签约不超过20天。”叶效良说。
在乐昌产业园管委会,记者看到项目进度、路网、征地、平台规划等工作情况表上墙公示,让企业共同监督。同时,每一家企业资料统一归档,一目了然,这种全程跟踪服务带来的是企业快速建设与投产。
乐昌市沃府新材料科技项目由东莞市沃府工程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建设,该项目于2017年9月开始动工建设,目前四栋钢结构厂房已经启动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二栋厂房已基本完工,很快便可投产。
“我们办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一般按照惯例需要15个工作日,但这里只需一到两个工作日就可以了,效率非常高。”该企业负责人林启鹏告诉记者,当初项目首选投资地并不在乐昌,但最终莞韶的服务更胜一筹。
值得一提的是,大朗乐昌对口帮扶指挥部还与东莞市中小企业发展与上市促进会、东莞银行、中国银行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获得授信5亿元和10亿元,帮助企业进行融资扩建。乐昌市宝创环保新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邵乐盛告诉记者,企业此前的贷款工作是园区帮忙联系金融机构和指导走流程的,整个过程十分顺利。
莞韶情深,共创新局。今年,莞韶两地一方面将狠抓项目落地,以项目集中动工为抓手,落实挂图作战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动工建设、征地拆迁、指标申请和手续办理等问题,对优质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服务员、一跟到底”的项目落地帮办服务机制。另一方面将狠抓企业服务,深入落实东莞市“4个1000万”扶持政策和乳源少数民族地区项目落户税收优惠等政策,全面落实省“实体经济十条”和韶关“降本增效32条”等降成本政策,切实降低制造企业成本,推动莞韶产业共建取得新辉煌。
杨东来节前慰问新围社区贫困户
尚朝阳勉励在京信阳籍企业家 多为家乡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
全力以赴确保群众喝放心水
高新区为稀土企业发放奖补扶持资金1.24亿元
水渠清淤美化家园
44个项目230亿 莞韶合作将迎新高潮——东莞韶关携手推动产业共建上新台阶纪实
大连高新园区广源热力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林东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汉孝科技人才一体化助力应城高飞
孩子六岁前出门别穿拖鞋
农旅深度融合 全产业链发展
黄岩:“双随机”检查确保医疗安全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平安烟台,为了百姓幸福安康
青田县绿色税收将迎来首个征期 环保税将于4月1日开缴
记太谷县小白乡的传承发展奋进之路
“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出炉 “青岛造”占1/4
湘潭市总工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工作回眸
我市将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让滨江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周恩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讨会在淮举行
自如们背后的金融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