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所学,服务三农”


6年前,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博士毕业后,博士是他的标签。
6年后,湖北省“农技110”专家,湖北省科技厅支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专家人才,孝感市农业重大项目稽查专家……成为他身上一个个闪耀的标签。
他就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主任王艳树。“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为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是王艳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田间地头的农博士
“大多数农村孩子读大学是为了脱离土地,脱离农村,我是转了一圈又回到土地,回到农村。”7月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艳树打趣地说。
今年37岁的王艳树,出生在内蒙古赤峰,从小便对农业农村有着深厚感情。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农业专业。2012年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毕业后,王艳树成为孝感市首批“招硕引博”的人才之一,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工作。
云梦是蔬菜种植大县,和平村村民龙海强成立的开园香蔬菜专业合作社,由于连年种植蔬菜,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环境恶化,产生了许多制约蔬菜生长的障碍性因素,严重影响蔬菜生产,种的辣椒苗逐渐枯死,试了多种方法未能解决。王艳树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帮助菜农解决这个问题。
他从地里取回土壤和水,经过检测,找准原因,并开出“药方”:为蔬菜基地进行土壤改良和消毒。
没有经费,没有雇人,王艳树带领团队亲自上阵。
7月的孝感暑气蒸人,蔬菜塑料大棚里的温度更是高达50℃,而土壤消毒必须在高温下进行。王艳树带领团队在塑料大棚里反复实验20天,终于完成土壤改良和消毒。问题解决了,龙海强种的蔬菜产量和品质都大大提高。
“你们不怕热、不怕苦,没让我花一分钱,帮我解决了大难题,真是太感谢啦!”龙海强感激地说。
我市蔬菜播种面积150多万亩,年产蔬菜400多万吨。蔬菜的品质直接关系菜农的收入。
在市农业局的支持下,王艳树组建了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为核心的蔬菜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团队,专攻蔬菜质量安全研究。
2014年,团队在云梦县举办了蔬菜种植培训班,推广消除蔬菜生长障碍性因素的土壤改良和消毒技术,取得明显成效。
“几年过去了,只要去到云梦的田间地头,菜农们隔老远就能叫出我的名字。”每当说起这个经历,王艳树脸上挂满笑容。
护航“舌尖上的安全”
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由5位80后组成的团队,承担着孝感市所辖7个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任务。
除了田间地头,这里便是王艳树呆的最多的地方。取样、称重、上机检测……王艳树经常一呆就是一天。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专业性强,对技术要求高。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很低,必须用专业的仪器设备才能检测出来。
随着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建设的完成,大型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增加,现有配套人员严重不足,成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发展瓶颈。
王艳树克服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业务经费紧张等困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及队伍建设,提高检验检测人员技术水平,为县市区农产品检测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并指导乡镇及主要农产品基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检工作。全市初步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每年检测农产品1万多批次。
在王艳树的带领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在全省地市州中率先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认证。申报的168项检测参数全部通过,是全省地级市中检测参数最多的机构。
2014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成为农业部首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2016年被农业部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先进集体。中心每年检测农产品4000个批次以上,农产品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服务农业产业发展
“孝感香米历史悠久,但是如果没有品牌,就是普通大米,有了品牌就能做高附加值产品。”王艳树说。
如何擦亮孝感香米品牌?
孝感香稻产业联盟应运而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等单位和企业合作,致力于香稻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研究应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16年,孝感香米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孝感市香稻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研究应用》也被评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和孝感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香稻比一般水稻收购价平均每斤高0.2-0.3元,农户每亩可增收200-300元。”王艳树介绍,孝感香米品牌带动了农民增收,也推动了香稻产业发展。
今年,王艳树到大悟县彭店乡余河村驻村扶贫。他发现余河村土地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水稻种植品种落后,于是组织村里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优质香稻,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水稻产量和销售价格预计双双提高。
余河村山地多,王艳树经过对环境和土壤条件等方面的考察,发现这里适合种植野菊花。于是联系相关企业提供种苗并负责回收,协助村里的合作社流转土地,试种60亩野菊花。除流转土地外,合作社优先聘请贫困户进行栽苗、除草、施肥等田间劳动,增加贫困户收入。
“到11月份,野菊花就能采收,收益预计将大大高于花生。”王艳树说,野菊花种植一年,可连续收获5年,今年试种成功明年就可大面积推广。(记者赵彩云 实习生姚丽娜)

淄博市文化局幼儿园组织食堂人员食品安全培训
中车四方所牵引系统再度牵引“泉城”济南
夜宿陈翔家致其和毛晓彤分手?江铠同:绝非事实
清明将至,河口志愿者为烈士扫墓
奉一杯氤氲清香的好茶——咸宁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探讨
“以我所学,服务三农”
湘阴绿色产业再添“18亿元”生力军
何中伟与特殊学校孩子们欢度“六一”
夹江:铁皮石斛“上树” 立体种植见效
划重点!2018年日照要办这些实事,都与咱息息相关!
武汉一高校宾馆交给学生经营
停水通知(2018年7月7日)
麻涌人力资源分局举办5月就业服务日活动 暨现场招聘会
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
美国教授重游眉山,大赞乡村美
记最美扶贫人候选人巨彦军
假期三天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
宝坻区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后劲
含山县民政局多举措筹备做好“3·5学雷锋”活动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广东改革开放再深化,佛山出台政策提升农民工幸福感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