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严密 过程透明 结果公开
淮南阳光村务杜绝“微腐败”
安徽日报讯(安徽日报记者 范孝东 通讯员 柏 松)近年来,淮南市推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规范村居事务管理,给村居工作人员戴上了制度的紧箍,老百姓对村“两委”成员更加信任,村务管理比以往更加高效。
2014年底,淮南市在田家庵区试点“阳光村(居)务”工作,由纪检、组织等部门牵头,开发“阳光村(居)务”网上监督平台,在田家庵区安成、舜耕两个镇29个村(居)推行党务、村务、财务事项网上公开,村(居)“两委”对任期工作目标、年度工作目标作出公开承诺,任务完成情况每季度公示,群众非常欢迎。如今,这一做法已在淮南全市范围内推广,覆盖71个乡镇的829个村、261个社区。
“以前的村务公开,就是在村委会门口张榜公示,制度不健全、内容不规范、公开不及时,‘白条子’入账也屡见不鲜。”淮南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本糊涂账不仅会引起村民的猜疑,也会造成矛盾激化。
推行“三公开”后,首先从财务公开破题。一张发票,8个人签字,除了经办人、证明人、验票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还需要3名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签字盖章。
连岗村负责人连佩亮点开电脑页面,指着一张发票的照片向记者介绍,自从“阳光村(社区)务平台”上线以来,老百姓最关心的财务问题,成为人人可查的明白账,村民对村里的财务越来越放心。尽管程序复杂了,但是过程透明了,结果公开了,群众的心里更亮堂了。
最近,在舜耕镇的“阳光平台”上,“我有话对社区说”这一板块很热闹。该镇利用“阳光平台”,将公开与服务相结合,事前宣传制度、事中介绍进展、事后加强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从财务公开拓展到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级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维稳综治、计划生育……在淮南市,越来越多与农村工作相关的内容被公开、被规范,实现了对基层人、财、事、权的立体监管。
“过去张榜公布,不一定每一个居民都能及时看到。时间一久,很多群众还是对社区的事务不清楚。”田家庵区泉山街道主任张勇告诉记者,过去社区事务公开的方式与途径单一,难以覆盖所有居民,部分居民心中仍然会有疑虑,常常会因为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事务向社区问明白。“如今,每位居民都能在网上查询村务,点对点公开更加透明,群众也更为信服。”张勇说。
【编后】淮南市让各项村务在“阳光”下进行,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监督的力度,从源头杜绝村居干部“微腐败”现象,大大减少了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公信力,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安徽日报》12月4日6版头条报道)
生态旅游景点:人与自然和谐乐园
淮北市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活动全面展开
宝马车无牌上高速还侵占应急车道遭扣18分
就业扶贫 走进秀英永兴镇 48家企业提供610个岗位
吴世梅:尽心尽力为群众
淮南阳光村务杜绝“微腐败”
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看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
市长王立彤对邯山区提升城市品质的做法给予批示肯定
南湖区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
年轻女子穿低胸连衣裙 冲到马路中间手舞足蹈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 第十次会议会前集中学习
就如何更好“服务青年”,团十八大代表的共同心声—— 回归青年本位 牵手更要暖心
石门皂市:学生们攒零花钱 向杨帆奉献爱心
不忘初心 团结奋进——市外侨港澳办开展“五四”青年节联谊活动
看七里河公园有哪些亮点 河道变景观湖东南片区变靓
东坑警方利用“人脸识别”破案
铁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淮南戒毒所创新举措助力扶贫村农副产品销售
爱辉区离退休老干部调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四平市法制办督促各部门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