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临近,这几天,不仅上海几家老字号门前排起长队,朱家角、枫泾古镇的阿婆粽也成了游客必买的伴手礼。与往年不一样,今年人们购买粽子的渠道更多更便捷。在一家在线购物网站上记者看到,枫泾阿婆纯手工粽子月销售量高达7000余只,五芳斋、沈大成、杏花楼等老字号也纷纷开起网上旗舰店。在老字号“拥抱”互联网的同时,粽子的口味则回归传统。相较前几年的榴莲粽、小龙虾粽等创新猎奇口味,今年几家老字号推出的粽子新品都在上海人最爱的“大肉粽”上下功夫。
在原有经典款上进行改良
南京路步行街上新雅粤菜馆前排起长队。排在队伍中的陈阿姨一边翘首以盼,一边担心地念叨着,生怕新雅今年新出的“限量款”黑毛猪大肉粽卖光。
陈阿姨口中的大肉粽是新雅今年研发的新品种,使用黑毛猪肉和进口糯米,搭配秘制酱汁做成,个头是一般肉粽的一个半大。“这个肉粽每天推出1000个还供不应求,下午4时基本卖完。”新雅粤菜馆食品销售经理黄海根说,这款粽子是为迎合上海老顾客需求推出的,不少人吃完都说“有小时候的味道”。
据介绍,这几天已进入粽子销售高峰期,大肉粽、碱水粽、赤豆粽等品种每天能卖出4万个左右,不少顾客都是10个、20个买回家。
此外,今年五芳斋也推出北虫草黑猪肉粽,在猪肉的选材上下足功夫。第一食品商店的粽子也回归传统,人气最旺的梅干菜肉粽、乌米蛋黄肉粽都是在经典款上进行改良。
阿婆粽、弄堂粽销量翻倍
如食客所言,“小时候的味道”“家的味道”是粽子的最高境界,这种味道背后往往都有心灵手巧的阿姨或阿婆,坚持传统的粽子包法。这几天,不少市民游客特意来到朱家角古镇购买阿婆粽,古镇十几家粽子店家家忙到停不下来。
朱家角古镇哪家阿婆粽最好吃?可能一千个游客有一千种答案。据了解,最初朱家角古镇的粽子因为一位姓葛的阿婆而名声大噪,她包的粽子是细长的枕头粽,周身用稻草捆扎。如今,这位阿婆已经去世,但阿婆粽保留了下来,这种特殊的粽子包法在朱家角遍地开花。
在上海的弄堂里,一些特色阿姨粽子也吸引不少食客。传统做法、家庭式的作坊几乎是每家弄堂粽子的“标配”。最近,在老西门一条弄堂里开店的马阿姨就忙得昏天黑地,“这几天我每天通宵包粽子。”据马阿姨介绍,临近端午节,店里每天能卖出2000多只粽子,销量较平时翻了两倍。
市第九届 “双拥”篮球赛落幕
洪泽现代农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科技城内“开张”忙
抚顺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余红胜夜访市、区“和谐征迁”指挥部检查指导征迁工作
端午节临近沪上几家老字号门前排起长队
夏日鹭岛繁花吐艳 海湾公园成茶余饭后消夏好去处
富士康南京研发中心落户中国(南京)软件谷 总投资45.8亿元
开车走红谷隧道千万别超速最高扣12分
中央扫黑除恶第五督导组与山东省委第一次工作对接会召开
西林开展夏季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
湘西州民族中医院与凤凰县民族中医院举行医联体授牌仪式
大连环保审批推出13项根本性制度变革
长春市医保局即日起正式启动特药零散报销工作
贵阳市坚持八个创新
国庆黄金周旅途"囧事"真不少 无锡客运人员出手帮助暖人心
辰山植物园派员参加第十二届 “全国农林电镜学术交流会”
随州跑团国庆节组织环白云湖长跑
双休日14万多人次逛矿博会
创新机制 警民和谐 海安打造融合共治社区警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