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为福利院老人缝制爱心鞋


    三个月时间,手工缝制30双爱心棉鞋。重阳节前夕,戴震路社区的胡阿姨将棉鞋送到屯溪区社会福利院,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老人们收到这样一份暖心的礼物,都很开心。
    10月24日下午,记者在沙洲新村见到了这位不愿留名的胡阿姨。今年66岁的胡阿姨是市自来水公司的退休职工,虽一直从事财务工作,但她有一项“特长”,就是会做棉鞋。“其实我去年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时间来不及,想着今年一定要完成。”胡阿姨向记者讲述起了事情的原委,“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到老年公寓看望一个邻居,福利院就在老年公寓旁边,出来的时候看见两个老人穿着解放鞋在晒太阳,顿时觉得福利院的老人真的需要人关心,我正好喜欢做手工活,就做些棉鞋送他们,让他们冬天能暖和一点。”于是今年7月她就开始做准备,上网购买了鞋底、海绵、绒毯等材料,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一针一线地缝制棉鞋。
    做棉鞋可是个功夫活,再加上胡阿姨600度近视,这30双棉鞋的制作并不轻松,眼睛时常胀痛酸涩,夏天热,秋冬做手工活时棉线会产生静电,都给缝制增添了难度。但不管怎么样,她还是按进度努力完成着。“为了赶在重阳节前把鞋子送到福利院,上个周五到周日,每天都熬夜到12点,紧赶慢赶总算把最后四双鞋子做好了。”胡阿姨拿出手机,给记者看这30双棉鞋的照片,全是温暖的颜色,很是精致。“鞋子从37码到40码都有,男女都能穿。棉鞋里面用的是绒毯,和鞋面之间夹着海绵,棉鞋的帮很高,可以很好地护着脚踝,冬天穿很暖和。”她又拿出一双鞋,说这双棉鞋打算送给楼下的邻居,因为老人患脑溢血,行动不便,想着也给他做双棉鞋暖暖脚。
    10月23日下午,戴震路社区书记、主任陪着胡阿姨将爱心棉鞋送到福利院。30双棉鞋一字排开摆在福利院门前的台阶上,老人们拿起棉鞋爱不释手。“花费三个月时间亲手缝制30双爱心棉鞋送给福利院的老人,其实这份爱心比任何大企业的捐赠意义更大,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奉献爱心不分大小,真心付出,一针一线更有情。”福利院负责人宣立军如是说。
    而面对记者的采访,胡阿姨却很低调,“不要写我的名字,照片也不要登。我本来是想以社区的名义把鞋子捐出去,我不出面。我有这个手艺,做些鞋子,自己锻炼了手指,也给老人解决了一些问题,何乐而不为?虽然花的钱不多,但主要是份心意,天再下去也冷了,赶在重阳节前把鞋子送去,我的愿望也就实现了。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我力所能及地做些事,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胡阿姨笑眯眯地说。
    一旁的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胡阿姨是个热心居民,担任楼栋长以来经常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向社区反馈;每到下雪天,夫妻俩都会主动到小区铲雪;平时所在楼道和楼下的卫生都是她负责清扫;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筹建时,她还自掏腰包添置了一张乒乓球桌。这不,做完30双棉鞋还剩一张海绵,她还打算再做几双鞋送给社区有需要的困难居民。
    临走,胡阿姨还一直嘱咐记者少写些自己,她就是想简简单单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根本没有想过要让别人知道。但如果通过这件事能带动更多的人也是一件好事,在她看来,如果大家都能奉献一份爱心,这个社会就会更和谐。

昔日荒山成“黄金果园”——贫困户周冬梅的脱贫之路
长航集团更名将成为建设武汉长江航运中心重要支撑点
2017年度“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在沪启动
2019年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启动实施
内温馨花园停水(8月16日)
社区居民为福利院老人缝制爱心鞋
上半年全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近230亿元
南浦溪景区试营业 泰顺全域旅游再添山水一景
田间来了"助耕队"——全市"三进三帮"大走访3月份专题活动回眸
仔细挑菊 静待花开
帮扶单位到娄底高新区长车村驻村帮扶 :鼎力协作 共谋发展
磐安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居全市第一
吉华街道城中村净化整治工作通过市城管局验收
含山县环峰镇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返城务工者
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召开
张伟文在兰州新区中川镇平岘村现场指挥抢险救灾---众志成城防汛救灾齐心协力跨过难关
《畲山春》
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六督导组深入双牌县督导检查
百姓获得感是施政最好的“答卷”
【关注】通了通了!汕湛高速汤塘高山顶隧道顺利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