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行动】凝聚文明力量 激发奋进动力——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志爱晋城”2018晋城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张鹏飞
  在晋城大地上,文明之花处处盛开,文明的磅礴之力在这里汇聚、绽放。
  石双砚是一片朴实耀眼的花瓣。从花甲到耄耋,如今已94岁高龄的他用了30多年的时间,带着村里老年林业队,硬是种下了百万株树木,让昔日荒山变成青山翠岭,令人动容、让人崇敬。
  天龙救援队是一片充满爱心的花瓣。他们不顾自身危险,无视风雪侵扰,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救援现场,争分夺秒解救受困群众,诠释着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之情。
  秀水苑社区是一片为民惠民的花瓣。一件件小事温暖着居民的心,一项项活动引导着居民言行,蕴养着文明新风尚,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文明成为共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凝聚起不断奋进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齐心筑牢共同思想基础
  1月24日,晋城市“新时代讲习快车”开进了陵川县潞城镇庄头村,用多样化的讲习方法生动化、生活化地将党的声音鲜活地传递到千家万户,创新宣讲方式的触角力求直抵最基层。之后,“新时代讲习快车”开进了田间地头、社区广场、车间班组,彻底打通了理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受百姓欢迎。截至目前已举办170余场,直接受众5.5万人。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市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创新,推出了“新时代讲习快车”、“新时代太行文艺轻骑兵”、“新时代晋城书享荟”等品牌载体,着力打造主题公园广场,真正用沾有泥土味、群众愿听爱看的方式,打造共有的精神纽带,筑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去年以来,我市重点打造了泽州路、凤台街、迎宾街三条示范街道,泽州公园、白马寺山植物园、赵树理公园、儿童公园四个主题公园,凤西广场、人民广场、物茂广场、七星广场等六个主题广场,凤鸣、秀水苑两个示范小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广为覆盖。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商场车站,一幅幅展示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一个个形式活泼的城市小品很是养眼,不仅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更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送进大家心田。
  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摸得着、离得近,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精心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月28日,元宵节前夕,“品味书香 阅读文明”新时代晋城书享荟活动在程颢书院启动,以诵读经典的方式,带领大家从传统文化的深邃长河中品读历史,引导人们在传承中弘扬文明新风,使核心价值观更加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清明节前夕,又在阳城县町店战斗纪念园举行了以“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太行精神”为主题的书享荟。而去年,“花海书香中华经典诵读”、“建设文明美丽书香校园”等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同样引发群众广泛好评和巨大反响,真正使一个个传统节日成为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教育,让一个个文化阵地“活”起来。我市依托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我们的价值观”“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做到特色实践教育常年不断线,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
  同时,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晋城建设全过程,推动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人们践行的信心与自觉。
  “通过一系列接地气、创新性的举措,有力加深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真正做到了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王联民说,文明源于心、成于行、贵于恒。今后将以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农民等为重点,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上用巧劲、做实功,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持久铸造“文明之魂”。
创城绘就文明最亮底色
  去年以来,市民会发现主动避让行人的车辆多了,乱停乱放的车少了;看灯过人行横道的人多了,乱抛杂物的人少了……这些文明新风都源于持之以恒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创建文明城市润物无声。我市始终秉承为民利民惠民原则,坚持以全体文明、全面文明、全域文明为着力点,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在优化县域文明、行业文明、乡村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上下功夫,以点带面,统筹城乡,共建共享,社会文明程度得以整体提升。
  去年,我市对标先进经验,结合晋城实际,提出了“11810”创建工作思路,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文化惠民、育苗护苗、宜居为民、碧水蓝天、素质提升等十项创建行动,全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
  去年6月至8月,我市以治乱、治脏、治污、治弱为重点任务,以建整洁容貌、建良好秩序、建宜居环境、建文明新风为主要目标,打了一场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攻坚战,城乡面貌大改观、人居环境大变样、城市品位大提升。
  在“创城”过程中,我市紧紧瞄准社区管理、道路交通路缘石上下管理分割、集贸市场管理“真空区”、市民素质亟待提升等四方面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开展了市区路缘石以上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后,乱停乱放之风得以刹住;新修订了以“四爱四守四讲”为内容的《晋城市民公约》,发放了32万册新版《晋城市民文明手册》,为市民提供了做文明人的根本准则,公民素质显著提升。
  一项项举措回应群众关切,一条条措施解决突出问题,让城市面貌有了新变化,文明新风愈来愈浓郁,广大群众拍手称快。在苏州上大学的张飞飞不无感慨道:“每次回到家乡,都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环境越来越好了,城市更加整洁了,市民素质提高了,向同学介绍自己家乡也更加自信了。”
  “创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基层单位和广袤乡村也同频共振,向着文明持续发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兴起。
  在农村社区,从强化党建、理论教育、实践引领、乡贤带动等方面着眼,一大批新乡贤涌现出来,“邻里文化节”等活动持续不断,涵育出群众好生活。
  在行业单位,从完善规章制度,培树职业操守等方面发力,通过个人文明树立起行业新风,使服务越来越贴心,群众办事越来越暖心。
  在广大家庭,通过议家教、讲家事、立家训、扬家风、传家礼,做到以规立家、修身齐家、文明传家,让家风融入日常生活,用一个个家庭小文明蕴养社会大文明。
  截至目前,我市连续八届荣获山西省文明城市,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市涌现出20个全国文明村镇、19个全国文明单位、2所全国文明校园、1个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王联民表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共建共享,今年进入了新一轮“创城”周期,更需要全市广大群众齐参与、齐用力,力争取得新突破。
  文明在口中,文明在手上,文明在行动……随着各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正植根于每个人的内心,成为日常行为准则,不断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志愿服务让生活更美好
  3月2日上午,物茂广场上涌动着浓浓暖意,“志爱晋城”2018年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在此启动,现场近5000名志愿者立志:挚爱晋城、“志”爱晋城,愿用志愿服务让深爱的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
  同日,志愿者侯丽娟在志愿服务日志中写道:“看着主题活动上银发志愿者给少先队员们佩戴学雷锋胸牌,感动得直落泪。在我们这座城市里,上到白发老人,下到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志愿者无处不在,志愿服务无处不在。
  我市城市面积虽不大,但志愿服务积淀深厚,时时处处闪现着志愿者的身影,让城市更有温情、更有温度。
  近年来,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雪松志愿服务队、绿丝带志愿者协会、天龙救援队、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工联合会、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万人选择加入志愿者队伍,常年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项目化、品牌化,形成志愿服务“一盘棋”格局,使志愿服务队伍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坚持把制度完善好,有标准、有实效。我市不断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投入保障和日常管理机制,形成注册登记、记录时间、关系接转、技能培训、褒奖激励等一系列规范制度,规范和完善工作流程、活动项目,定期推介宣传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坚持把平台打造好,有创新、有拓展。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公园广场、商圈社区等地建立了12个标准化志愿服务站,打造志愿服务之家,让群众随时随地能找到志愿者。同时在基层普遍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覆盖更广。
  ——坚持把活动开展好,有特色、有品牌。我市以“志”爱晋城品牌为统领,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易推广、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项目。3000余名志愿者走上市区主要路口,规劝各类不文明交通行为,使遵交规、守公德逐渐变为市民的自觉行为习惯;爱心送考坚持10年不断线,真情真意为考生服务。通过接连不断的志愿服务活动,握指成拳集聚起志愿合力,形成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汇聚起爱的暖流。同时,我市把活跃在农村、备受村民尊崇的乡贤纳入进来,成立了理评室等平台,在调解邻里纠纷等方面发挥了大作用,成为农村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
  张芸华是15万志愿者中的一员,从事志愿服务已有12年时间。他说:“志愿服务虽多是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传播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互助理念,温暖着他人,塑造着自我,即使累点苦点也值得。”
  小德微善,点滴汇聚;小城大爱,温暖流淌。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逐渐成为善美晋城人的思想共识,成为美丽晋城的魅力名片。
典型引领凝聚向善暖流
  5月31日,第二期“晋城楷模”发布仪式举行,种了30多年树的耄耋老人石双砚、拖着残腿为孤寡老人义务理发的栗红连被授予“晋城楷模”荣誉称号。他们的先进事迹让现场观众为之掉泪、为之动容、为之崇敬。去年12月21日,郭峰、张晨光已首期被授予“晋城楷模”荣誉称号。
  在晋城,像郭峰、张晨光、石双砚、栗红连这样的模范典型还有一大批。李继林刘平贵夫妇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毕腊英、栗红连等7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5人被评为“中国好人”,58人被评为省级道德典型,六届评选出657名“晋城好人……他们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刻画了道德典型群像,诠释了道德的无穷力量,挺起了城市的精神脊梁。
  为培树在群众中立得住、叫得响、传得远的道德典型,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我市始终把评树先进典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载体,以“晋城楷模”、“晋城好人”和“善行义举榜”评选为抓手,坚持从群众中选,由群众来评,让典型层出不穷。
  去年,第六届晋城好人评选火热开展,105位“晋城好人”和1位“晋城好人优秀代表”受到表彰,逾九成来自基层一线,真正褒奖凡人善举,弘扬社会正气。晋城市文明家庭首届评选,153户家庭获此殊荣,以家庭小文明温润城市大文明。同时,刘平贵、毕腊英两户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1户入选“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10户成为“三晋最美家庭”。
  在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下,各个层面的道德选树普遍开展。在各行各业,开展了“最美护士”“最美交通人”“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等最美人物评选,在社区村镇开展了善行义举榜、好婆媳、好妯娌、好邻居等评选,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晋城好人崔东红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却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我想在这样的氛围中晋城好人会越来越多,社会会更加温暖。”
  既要选好道德典型,更要讲好榜样故事。我市活用基层巡讲、好人广场、道德讲堂、文艺作品等方式,编印《晋城楷模》《晋城好人故事》《德孝故事》《家风》等书籍,制作《晋城好人》系列广播剧,真正让道德典型的事迹能听得见、看得着,能感染人、塑造人。
  同时,我市还出台了一系列办法举措,大力发挥帮扶基金的作用,切实为道德模范解决生活困难,让他们受礼待、享尊崇,在全社会营造出“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在听了道德典型的感人事迹后,市民张娜心潮难平。“从他们身上,不仅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更找寻到一种前行的力量,激励更多人行善举、做善者。”张娜说道。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站在新的起点上,只有每个晋城人共同努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将闪耀夺目光彩,照亮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前行之路。

东吴足球俱乐部携手度假区打造传统校园赛事
辛苦我一个,造福千万家——记录公共自行车调度员的工作
市国土局党组中心组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二次集中研讨会
蓬溪县规委会第五十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武清区积极建设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文明在行动】凝聚文明力量 激发奋进动力——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省交通运输厅领导莅临民权调研
套牌上路被逮 细查无证还醉驾
我市交通大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多条道路实现通车
省农委巡视员黄其萍一行来株洲调研产业扶贫工作(图)
2018国家杰青科学基金资助名单公布
蒂森克虏伯电梯试验塔将助力中山电梯产业向“云端”发展
莫让“垃圾围村”成乡村振兴短板
吉林省安监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贵锋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
厦门白鹭志愿联盟公益品牌升级启动仪式举行 关注保护生态环境
群租房大清查
合江县党政考察团到泸县考察交流
重庆市潼南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确保硕士及以上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中欧旅游年 中国企业助力欧洲商家开启移动互联
快瞧 “大屏幕”谁?“闯红灯曝光台”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