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如何?21地市表现怎样?评价分析报告来了,今天大家一起上上产业经济课!
如何考察?记者采访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后得知,课题组通过深度剖析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形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结构-效益”耦合机制框架,并从产业转型升级的 动力转换、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三个维度(小编已贴心为各地市数据制图)来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提炼出三大类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从不同侧面考察产业转型升级水平。
深穗珠综合得分在700分以上,位列前三甲
课题组测算得出了21个地级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指数。深圳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得分最高,为942.31分,用近日流行语而言就是“吃到鸡了!”,广州以729.99分位居第二,珠海和惠州分别以701.05分和682.01分位居第三和第四。前十名余下城市依次为东莞、中山、佛山、江门、肇庆、汕尾。
试卷分数下来了,按惯例,还是得和有料哥一起分析下次怎么考得更好!
总体来看,广东21个地市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有所提升。具体而言,21个地级市中,深圳、广州、珠海3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指数综合得分在700分以上,产业转型升级进入了相对优化的阶段,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惠州、东莞等4个城市综合得分在600分到700分之间,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初见成效,但新动能培育则尚需时日。
江门、肇庆等6个城市综合得分在400分到600分之间,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阳江、潮州等8个城市综合得分低于400分,产业层次仍待提升,经济效率总体水平仍然偏低,绝大多数属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活力有待增强,经济面临提速压力。
从区域位置来看,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得分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基本反映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区域格局——以深圳、广州、珠海等珠三角核心城市为主,其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借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风,三大核心城市依托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引领着区域开放合作模式创新与发展动能转换,促进了珠三角地区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共建、区域共荣的目标。
粤东西北也有城市表现不俗,包含这些“潜力股”
虽然与珠三角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粤东西北部分地市结合各自产业基础和特点,通过大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共建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且特色较为明显。
◎汕尾、汕头:以节能减排为手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处于第三梯队的汕尾、汕头两个粤东地区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大力发展规模工业为立足点,重点培育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继续走新型工业化和“低碳”经济道路。在继续发展原有优势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注重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低、规模效益大的项目建设;加大对优势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做大工业规模,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在正确处理好节能减排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方面取得成效,如汕尾、汕头在单位gdp能耗指标的排名分列第三、第四名,仅次于深圳和珠海,,表明两市在治理工业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向晓梅分析称,第三梯队的六个城市(江门、肇庆、汕尾、河源、汕头、茂名)多为粤东西北城市,虽然产业转型升级总体水平相对珠三角地区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突破点、以节能减排为手段、以新一轮技术改造为主抓手,有效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结构优化与提质增效方面得分较高,但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主要障碍。
她同时指出,第四梯队的八个城市(阳江、潮州、清远、揭阳、韶关、梅州、湛江、云浮)产业转型升级总体水平较低,创新动力明显不足,产业辐射能力不足,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主要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与资本转移,但对产业与资本转移的承接缺乏战略规划,导致产业结构以低端的传统产业为主,仍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产业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
广东与先进省市有差距,企业r&d投入强度仍待提升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总体在全国处于前列,但分项指标与先进省市都有一定差距。”向晓梅对有料哥表示。
从国内比较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动力转换的主要指标值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国内6个发达省市中处于中等水平。而以广东省内处于第一梯队的深圳、广州和珠海三市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深圳的相关指标大幅领先,广州、珠海也处于较高水平。
从研发投入上看,广东工业企业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逐年提升,2016年达到5.13%,高于浙江(5.02%)而稍低于天津(5.14%)和江苏(5.44%),但与北京、上海等科研大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仅相当于上海(6.49%)的79.04%、北京(6.33%)的81.4%。
从人才投入上看,广东每万人就业人员中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为67.48人年,高于全国(34.82人年)和北京(41.92人年),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广东虽然在高校科研机构及专业型人才数量方面略逊于北京,但由于大量创新型工业企业的存在,弥补了其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r&d人员数量相对不足的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全省在工业企业人才投入上,与江苏、天津、浙江、上海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而广东省内的深圳和珠海在该指标上分别达到了133.48人年和100.67人年,远高于其他先进省市,广州也接近上海的水平,这表明深圳、珠海和广州作为广东省内第一梯队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也支撑了广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广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动力转换的主要动力源。(撰文 黄应来 制图 彭晓 策划 只偶)
泰州市工艺木雕作品《板桥墨竹图》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高新园区七一前夕开展走访慰问
4月15日起,在嘉兴这些特定区域违法停车,驾驶证要被扣分!
金源社区开展“牵住我的手”关爱残疾人宣传活动
吃年糕、看绝品兰花,丰富的景区活动喜迎新年
广东最新21个地市排名出炉!这次排名角度很刁钻!
观神奇光影 这个“五一”西安向世界发出最热情“邀请函” 大雁塔景区将上演光影秀
拔掉“软钉子”
清徐县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加大采矿权价款征收力度
海盐县秦山街道首个“最多100天”项目进入审批流程
市粮食局提前做好夏粮收购准备工作
怀化市二中进行校园周边整治
品读孙莉博士和她的《炽热行走》
潭江水质不容乐观,去污还清刻不容缓 潭江流域综合治理吹响“冲锋号”
春节读书不赌博
她拎两大袋1500枚硬币去充值武汉通 他们点了半小时
我省公示2017年第一批重大招商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开封7个项目入选
“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聚焦就业创业堵点
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10起典型执行案例
罗马尼亚一代表团来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