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应走出误区

近年来,不良商家利用老年消费者渴望健康的心理进行保健品的虚假宣传、设置消费陷阱,不断侵害老年人权益,因老年人盲目购买保健品而引发的投诉也不断发生。日前,昆明市消费者协会发出消费警示,提示广大老年消费者正确对待疾病,健康理性消费。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老年消费者应切记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有疾病还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切不可撇开医生指导胡乱购买保健食品。同时,购买保健食品还应注意不要陷入“价格越贵越好”“功能越多越好”“保健食品能保人长寿”“吃长寿地区的食品就能长寿”等消费误区。如想购买保健食品,也要去医院、药房、超市等正规的渠道购买,并注意查验商家是否证照齐全,切忌通过传销等非法途径购买。建议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尤其是金额过高的产品时最好与家人商量或咨询医生。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采取各种手段诱导和欺骗老年消费者。他们在推销保健食品的过程中,以所谓“专家”讲座、“名医”义诊、科技产品、患者现身说法等方式忽悠老年人;以免费体验、免费抽奖(旅游)、优惠赠送、试吃使用、感恩活动、庆典让利等方式诱导老年消费者;或利用老年人怕老、怕病的心态,将一些小毛病危言耸听地夸大,迫使老年人购买其产品;或针对部分老年人远离子女、生活孤单寂寞的特点,对老年人设下“亲情陷阱”;有的打着虚构的国家机构、国际机构名义,甚至打着投资高额回报的幌子骗取老年人信任,诱骗老年人购买其推销的商品。老年消费者要多关注媒体相关报道,对于不法商家的骗局和陷阱要保持清醒头脑,凡涉及消费环节,切记保持冷静。
为帮助广大消费者理性选购保健食品,今年9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防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整理了市场上27种保健功能的虚假宣传表述,如对“降血糖”功能,“可以替代胰岛素等降糖类药物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等”的表述即为虚假宣传表述。“治疗高血压、抗血栓、预防改善老年痴呆症等”的表述也为虚假宣传表述。在此,昆明市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消费者尤其老年消费者,主动关注这27种常见的保健食品功能虚假宣传表述,凡是这些虚假宣传表述的产品,无论是在商场超市等线下实体店销售,还是通过网络、会议、电视、广播、电话和报刊等方式销售,请老年消费者都不要购买,同时可以拨打12331、12315等电话进行投诉举报,相关行政部门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将重拳整治。
此外,购买时注意索要正规发票和联系方式,收集保留好相关宣传资料,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将相关票据、资料等作为维权证据。(昆明日报 记者郭曼)

衡阳大力宣传反洗钱活动 营造良好反洗钱社会氛围
我国启动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 参军家庭将全部悬挂光荣牌
东安各庄镇完成站前广场3200亩绿化林带杂草治理工作
“电子哨兵”全程监督广汉餐饮油烟绿色排放
昆明市园林绿化局来我市开展园林绿化立法考察调研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应走出误区
【信息发布】关于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
市公安局举办“新时代·我和祖国共奋进”—2018年国庆音乐会
使用物理方法除害虫 政府有补贴
《非常6+1》冰城选拔决赛今上演ZAKER哈尔滨9时50分直播
大山村开拓社会管理的创新之路
2018年烟台十四中招收自主特长生48人
省工商联调研组来我市开展民间投资第三方评估工作
中央苏区发展大讲堂第五十五期开讲
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3宗土地下月拍卖 交易起价4.97亿元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开展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
做强优势产业 助推经济跨越
惠东县民政局来大鹏新区开展交流座谈
濉溪县副县长刘传新发表“3·15”电视讲话 呼吁全社会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
萍乡日报全媒体致敬改革开放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