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两增”让金乡大蒜颜值倍增

本报通讯员(张红运)人勤春来早,赶春正当时。近日,笔者来到金乡县马庙镇李楼村,看到村民们早已走出“年味”,忙着给蒜苗精心配制营养大餐,确保今年大蒜高质丰产丰收。
“近日,随着气温升高,蒜苗开始返青发稞,由于早春地温低,最好在中午浇好返青水,每亩要冲施含氮磷钾的有机肥合肥15——25公斤,之后适当控水,促进根系发育和蒜薹、蒜头分化……”在李楼村北大洼里,一群人围着金乡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王乃建正津津有味地听讲。
“15——25公斤,不会太少了吧?”67岁的李学瑞一脸疑惑地插话问。
“种啥施啥,缺啥补啥,这才叫叫测土配方,才叫科学种田。你瞧,那颗蒜苗叶子发黄,就是因为肥效太大。”说着王乃建向前走了两小步,弯腰拔掉一颗蒜苗。
“老乡你看,这颗蒜苗的根系不发达,比正常蒜苗要少,就是因为施肥不均匀,肥效太大,导致生根发芽比正常晚,受肥害所致。不能再多了,千万别超过25公斤!仅靠化肥满足不了大蒜生长所有需要,各种养分间须科学搭配使用。而单一使用某种肥料超过作物需要后,效用反而会递减,甚至起反作用。”王乃建解释说。
“为什么我们的土壤板结不松软,这就是由于多年种植大蒜,加上施肥不当,破坏了土质,导致我们金乡老蒜区在收获前蒜叶发黄早枯。”王乃建说。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取土样化验显示,由于过多使用化肥,全县很多地块土质营养结构严重不平衡,磷、氮元素含量过高,有机质太少酸性过强,所以我们要尽全力开展配方施肥,进行土质改良……
“凭老经验确实不行了!俺年纪大了,脑子也不好使了,你能不能给俺写下来?”李学瑞说。
“好!”说着,王乃建拿出笔记本,根据“把脉”结果,给老李开了一张“药方”,方子把什么时候使用什么肥料、用多少都列了详细说明。
“以前主要以施化肥为主,大蒜出现早衰、烂根等,大蒜品质也受到影响,自开始配方施肥,大蒜的病症逐渐没了,每亩产1500多公斤,而且蒜头个个均匀,客商见了都喜欢。”蒜农程大亭说。原来他早在几年前开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按照专家建议配方施肥,根据大蒜生长需要,主要以有机生物菌肥为主,复合肥、微肥为辅,并合理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以达到作物的充分利用。
县农业局副局长刘子乾介绍,土肥站专家在王丕苏庄村蒜农孟庆东、陈会云地块中,对大蒜配方肥试验进行测产,配方施肥大蒜产量平均为998.5千克/亩(70%折干),常规施肥产量为924.9/亩(70%折干),平均亩增产73.6千克,增产幅度为7.96%。试验证明,配方施肥有明显增产效果,可以在稳产、增产的前提下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大蒜品质,从而节约成本、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既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又促进了大蒜节本增效。农民根据‘营养套餐’按方施肥,平均每亩耕地可增产10%左右。如今,金乡50万亩耕地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吃上了‘营养套餐’。”县农业局长周利军说,该县积极推进调整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替代化学肥料、控制面源污染的各项技术措施,使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科学技术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实现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已经连续3年负增长,提前实现了“十三五”制定的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产量高了,质量好了,用的肥料却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也减少,保护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无疑给蒜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运用测土配方技术,不仅能减少化肥的用量,而且能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真正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现在蒜农彻底改变了过去凭老经验施肥种蒜的老路子。(金乡县新闻中心 张红运)

邮票上的“福”
市交通运输局召开“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党课暨研讨会
鳌洲-西堤水巴线路明起停航
我市出台市级部门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
两起面包车交通违法行为被查
“一减两增”让金乡大蒜颜值倍增
延寿县“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工作会议召开
湖北公示、任免一批干部:涉襄阳、武汉、荆门等地
“护航青春、携手禁毒”禁毒宣传活动走进百年职校
诏安深桥:建设文化中心项目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三月伊始仍多阴雨天气 今天阴转小雨,气温在7~17℃左右
市委老干部局开展“七一”走访慰问优秀和困难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
宁夏启动全民营养周 下周宁医大总院有营养义诊
无锡市气象台2018年1月23日11时发布的午间天气预报
我市“绿剑护农”行动助农增收
市以工代赈办超额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双过半”目标
北海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
小店区坞城辖区70户破墙开店违建拆除完毕
方城县:风雨兼程为了爱心传递 点滴奉献筑造爱心工程
长沙供电公司2017年11月15日发布的计划检修停电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