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扶贫路 打造“米字型”产业发展格局


  齐齐哈尔新闻网9月8日讯(王克俭 包志强) 去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驻拜泉县新生乡光复村工作队自驻村以来,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牵动发展的“牛鼻子”,以村办企业为龙头,以农业公司为支撑,以“小院”经济为基础,以合作社和电商为平台,着力打造“米字型”产业发展格局,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提供了有效保证。
兴企业,“米”字头上做文章
新生乡光复村是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型村子,农民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面积占全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粮食产出后始终以“原字号”卖出,随行就市没有任何附加值。
面对这一实际情况,工作队多方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因地制宜,由村集体领办企业,用笨榨豆油厂和鲜食玉米速冻厂这两个点领动产业扶贫。
“光复村虽然资源有限,但村内却有一处全县为数不多的笨榨豆油手工作坊,规模不大,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而停用多年。”拜泉县新生乡光复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博韬告诉记者,为了盘活该农户固定资产吸纳农户入股,工作队先后多次到省农科院进行咨询论证、质量检测,还聘请一位营养学博士后进行市场调研,鼓励农户以厂房和设备入股,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商议,充分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购置新型技术设备,对原有厂房进行扩建,打造县境内高端品质笨榨豆油厂。
项目建成投产后,100吨大豆将实现“过腹”增值,70多吨豆粕可用于生产豆皮、膨化和发酵饲料进而可投入到牧业养羊合作社用作饲料,养殖的猪牛羊产出的粪便作为绿色种植的农作物的有机肥施于农作物,形成村内自给自足的闭合产业链条,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光复村村委会主任张显丰说。
近两年玉米价格下行,光复村农民种植传统农作物玉米的收益直线下降。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种植效益,驻村工作队先后多次到省农科院进行咨询,了解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当从省农科院了解到甜玉米市场需求大、产量高、效益好,并且建立速冻厂可为本村及周边村民带来更多的就业创收机会后,驻村工作队立即前往哈尔滨广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地考察。
通过与村两委反复研究商议,充分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建议基础上,工作队决定参照省农科院蔬菜示范基地设计思想,利用4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建设占地面积165平方米的鲜食玉米速冻厂。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秋收季节雇工20余人,每人预计增收500元。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已与哈尔滨广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初步草签了10万棒玉米订单,与农户确定了30亩种植订单。
搭平台,“米”字中间促动力
驻村伊始,工作队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农户庭院里的蔬菜都存在吃不了的现象,村民种点蔬菜主要为了自给自足,产生不了多少经济效益。
针对这一情况,驻村工作队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带领村民发展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等特点的庭院经济,以“小园”蔬菜、小笨鸡、鸡鸭鹅蛋、干菜等为主要切入点,帮助村民合理规划庭院,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
为此,驻村工作队为农户引进了草莓、西瓜、番茄等几十种瓜果蔬菜种子,并通过积极入户宣传引导,引导10余户农户发展小院经济,种植面积达100平方米。此外,驻村工作队投入扶贫资金10万元积极引导农户养殖霍尔多巴吉大鹅2000只、大雁1000只。在工作队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打理起自家的小院,通过小养殖、小种植来增加收入,逐渐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办实事解难题”是工作队帮助群众、联系群众的切入点。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跑在腿上”。驻村第一书记张博韬通过走访,了解到了光复村有三个屯困难。为了能够解决百姓吃水的难题,张博韬协调省、县水利部门打了一口140米的深水井,虽然花了近50万元,但是让三个屯78户用上了安全达标的饮用水。
这样的例子在光复村还有很多:协调省市县妇联,开展“春蕾助学”活动为中小学生申请并获得补助8300元;为留守儿童申请获得“快乐家园”9.8万元资助;协调团省委,从“金秋助学”活动中获得1.2万元的助学资金;协调省种子公司免费捐助150多亩大豆玉米种子……经工作队引入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为“三农”办实事的资金有150余万元。
多举措,“米”字下边拓渠道
为了能带动更多百姓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认真调研分析,实施发展合作经营,让村里的种植养殖大户带动贫困户,形成“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
2017年9月,在驻村工作队的倡导下,在村属公司旗下相继组建了大豆绿色合作社、绿色红小豆合作社、战友合作社、田井福养羊合作社等5个合作社。驻村工作队力争通过合作社,开展特色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增收,争取早日实现脱贫目标。目前合作社已吸纳农户31人,平均每户亩产年可增收300元。
为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推动农户增收致富,工作队利用电商平台对光复村农副产品进行推广、销售,使小院农产品能够及时卖出去。驻村工作队于2017年8月,通过省邮政公司邮乐网电商平台,建立家园农产品外销运输通道,让家园农产品直销餐桌,首单卖出了近万枚鸡蛋。光复村通过互联网外销的豆角丝、土豆干、茄子干等农产品,订单不仅来自本省,还有来自广东、山东、新疆等地的订单,目前销售流量金额突破2.5万元,干菜订单400余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编辑:刘光余

企业订单多 员工生产忙
市安监局召开廉政警示教育视频会议
巴林左旗环境监察大队获生态环境部表彰
旅游精英齐聚多玛乐园助力唐山文旅新发展
杜集区法院:一封来自当事人的感谢信
漫漫扶贫路 打造“米字型”产业发展格局
我市去年惠民演出2084场 全省排名第三
烟台芝罘区一大型海洋牧场平台即将投用 可满足多种需求
全力打造平安交通 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关于对古城内大十字街等五条街道实施道路改扩建工程的通告
市政协召开重点提案督办协商座谈会
拒绝非法采砂 共建绿色椰城
刘冬生参加平湖代表团审议
图说怀化丨运动员赛场展风姿 市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激烈进行中
暖心!邢台广场志愿服务站添设便民轮椅
张守明张兴菊夫妇群众致富“引路人”
清远市旅游协会学“习”谋发展
全方位打造对接服务雄安新区“桥头堡”
义乌这一做法将在全市范围推广
妇联发放救助资金帮助“两癌”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