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热情的太阳炙烤着老寨河两岸。
门前碧水环绕、绿柳成行,小花园里绿叶红花、果实累累。“这是刚刚采摘的葡萄,很甜。”整洁宽阔的客厅里,村民张华和丈夫胡卫峰正惬意地享受着刚刚从门前小院采摘的水果。“这一切,都是村集体给俺发的‘大礼包’。”张华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她们村已有70户村民住上了这样的花园洋房。回忆起多年前的胡桥村,可不是如今的模样。
30年前的胡桥村一穷二白
“记得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村里欠下的外债大概有3000元。”1985年,胡青举正式担任胡桥村党支部书记。当时胡桥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秋、麦两季常规农作物种植收入,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村集体除了每年“村提留”之外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因购买化肥和变压器、建小学,折腾下来村集体外账欠了几万元。“村民的居住环境很差,有的村民住的还是草房。”胡青举告诉记者,当时地里只有几口生产队时期打的水井,每逢大旱,时常会有村民因浇地争井而发生纠纷。村里的生产道路、排涝系统也非常落后,一遇到大涝,庄稼就被淹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兴办企业让村民初尝甜头
面对现状,胡青举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时周边的几个村子都有特色产业。”胡青举告诉记者,南街村有食品加工、北徐村有养殖业、龙堂村有蔬菜种植……可胡桥村什么都没有。
“南街村的酒业、方便面,北徐村的肉类加工等都需要包装,当时我们就商量能不能在村里兴办几个加工厂,给周边村的这些企业提供包装材料。”和胡青举在村委搭班子的王德科,从1985年担任村委会主任,直到2012年卸任。今年65岁的王德科回忆起当年的创业过程,仍历历在目。“我们的纸箱厂第一年盈利二十多万元,不仅把村里的外债还清了,老百姓每人还分到了一笔钱。”王德科告诉记者,后来村里又先后办起了织布厂、羊毛加工厂、纸盒厂。
谋转型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1997年前后,周边的纸箱厂、纸盒厂因成本逐年增高、市场销售渠道萎缩而纷纷倒闭,胡桥村兴办的纸盒厂、织布厂等也面临关门停业的危机。1999年,胡青举等人在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的帮助下,开始在村里承包土地种植苗木。当时每年一亩地的收入也就不到300元,而他给提供土地的村民承包价格是每亩每年600元。最终,胡青举等人在村里流转了30亩土地用于种植绿化苗木。
2001年,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一次性采购了胡桥村几百亩的绿化苗木,一下子让胡桥村在全省出了名。“这成了我们胡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为我们村积攒了一笔雄厚的资金。”胡青举告诉记者。2004年,胡桥村筹资5000万元,注册成立了具有国家二级资质的河南省胡桥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2017年,一个亿元村已形成:胡桥村集体企业总资产达到3.2亿元,年销售收入1.7亿元,实现利润4000多万元,上缴税金700多万元。
星洲湾社区200条红领巾拼出雷锋头像
宿州市召开全市商场、市场消防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推进会
沪连企业软交会上亲密牵手
周至县长陈旭辉调研检查秦岭违建整治工作
端午节故事及传说你了解多少呢?
绿色发展成就亿元村 乡村振兴看胡桥系列报道之一
德保:小小“口袋书” 宣传大政策
亦城亦景大城建 宜居宜业新宽城
一声“救命”后电话停机 民警充话费救中风老人
灵璧县“五个突出”组织生产自救
箭区林业局全面开展精准灭荒工作
福州通过大数据强化惠民资金监管: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新华网:第三届峨眉山国际茶博会开幕 20条茶乡旅游线路发布
沧源11天办结移送首例留置案件
大数据:2月重庆新增存款428.87亿元 贷款200.68亿元
酿就甜蜜生活——长丰乡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道德模范|龚阿全:菜场里的活雷锋
临沭县蛟龙镇“四措并举”推进“河长制”工作
【民政】市民政局积极组织人员清扫积雪
为“清廉浙江”建设 提供台州样本台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