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大嫂自编小曲唱“大戏”

农家大嫂自编小曲唱“大戏”
◎通讯员 张小寒
“蛎碴蛎碴白花花,车灯一晃当猫啦,酿成事故的是咱妈,实在不该把它撒。”在文登区侯家镇乡村舞台上,一出取材乡村事儿的原创小戏迅速走红,幽默风趣的台词和滑稽的表演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也让一些村民暗自脸红。
“咱这沿海渔村有个陋习,村里不少人喜欢将蛎碴随意倾倒在街道上,让过往车辆碾压破碎后喂鸡喂鸭。事儿虽然不大,但却造成了污染,到处是腥味儿,也有安全隐患。”小戏主创娄顺英说,为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她和一帮姐妹们就地取材一起创作了这段名为《知错就改》的小戏。“老百姓爱看,就能看到心里去,引导效果比讲大道理强。”娄顺英说。
娄顺英是侯家镇朱家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她还有另一重身份——庄户剧团团长。2015年8月,娄顺英等一批热爱文艺的朱家村村民自发成立了龙乡艺术团,目前成员已发展到40多人,编排各类节目70多个,凭借优质节目还取得了不少荣誉。
但最让剧团成员们自豪的,是他们原创的20多个特别节目,在娱乐乡亲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小品《喜事新办》主要是提倡移风易俗,《白云庵》是用我们这儿的传统秧歌剧形式表演倡导家庭和谐,还有快板书《夸夸十九大》……”娄顺英如数家珍,今年新创作的这类节目已有4个,主要是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文登的“如画乡村”建设工程。
唱着“乡村戏”,乡村的改变也在一点点发生。在朱家村,两户人家因为邻里间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村干部没少从中调和,但没有太大改观,后来娄顺英把两家的妇女拉到了剧团,俩人在排练节目中说了话,如今有说有笑,关系恢复如前。
“乡村戏”润物无声,办了不少“乡村事”。为此,当地政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将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设置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推动文化硬软件综合提升。目前,侯家镇37个村都有了自己的文艺队,培育起龙乡、柘阳山、草根等3个庄户剧团,圣海湖庄户剧团正在筹建中,建成后侯家镇将形成大剧团覆盖各片区、小文艺队覆盖各村的多层次文化阵地。
“我们将充分发挥群众文化队伍的阵地功能,把他们打造成为党委政府的宣传员、调解员和服务员,助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侯家镇相关负责人说,现在他们会定期组织文化队伍开议事会,将党委政府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他们对接,让文化队伍有针对性地组织创作、开展活动,并收集关于文化队伍建设、农村社会治理等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进行针对性处理。“这支有凝聚力的队伍已经成为我们乡村社会治理工作的先锋。”该负责人说。
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今年,侯家镇投资260多万元在镇区打造一处占地22亩的和美文化广场,为当地群众文化娱乐健身提供了更高标准的活动平台。
■采访后记
推动乡村振兴,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全文登区区“10+1”乡村振兴框架体系的关键一环,文登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程为重点,挖掘和释放文化动能,充分调动和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构建多层过滤、多式缓冲、立体有效的蜂窝状乡村治理格局。

本周五鄞州人民医院有甲状腺疾病防治知识讲座
外贸出口业务加速
三塘铺镇领导检查产业扶贫工作
洛南举办戊戌年祭祀仓颉活动
邵阳开展集中清查行动为省运会营造良好环境
农家大嫂自编小曲唱“大戏”
推动厦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我市迎来今冬初雪 交警部门启动道路交通应急预案
任建新前往丹州街道办、英旺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花山区审计局主动与省审计厅对口联系处室对接工作
瑞昌市黄金乡工会联合乡人大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第三届贵州省文明旅游志愿者形象大使大赛启动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发布
乡愁经济铺就富民路 缙云发展特色产业惠民生
首届长株潭一体化区域合作联席会议5月25日召开
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七次常委会议召开: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
潍坊市质监局开展车用尿素产品专项整治
济南仲裁办积极完善仲裁机制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建设北路169号院:发动居民自治共建文明楼院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