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晚上8点左右,2018年的第一场大雪不期而至。一夜之间,整个扬城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从大雪初落开始,扬州公路系统千余名员工就从“预警”状态转入“战斗”状态,他们不眠不休超过48个小时,奋战在除雪一线,“抢”出了一条条通畅的道路。扬州境内长达800公里的国省干线道路,在公路人的努力下,全部畅通!前天深夜到昨天清晨,记者跟随公路部门工作人员,体验他们的雪天不眠夜。
4日晚10点
地点:站南路支线上跨桥
晚上10点,雪还在下着,记者赶到城市南部快速通道站南路支线上跨桥时,扬州公路应急保障中心的1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对这里的桥面积雪进行着再一次的处置。
在桥面上行走,积雪已经覆盖住了脚面,每走一步,都在积雪上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艰难地爬上两人多高的铲雪车,记者见到了这辆车的驾驶员朱俊师傅。今年51岁的朱师傅满脸疲惫,“从昨天中午开始作除雪准备、检查车辆到现在,已经过去34个小时了,就今天中午吃完饭实在吃不消,稍微眯了个10多分钟,其他时间都没闲着。”朱师傅告诉记者,他是公路应急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驾驶铲雪车已经8年了,“我们这个组,3辆车、6个人,我是元老,一般都是我打头阵,在前面开铲雪车,后面跟着撒布融雪剂的车辆。”坐在高高的铲雪车车厢内,记者观察发现,和普通的卡车不同,铲雪车在车头位置安装了一个推雪装置,人驾驶着车辆缓缓向前走,积雪也被推着向前移动,后面,跟着撒布融雪剂的车辆,前面的积雪被清走了,后面就撒融雪剂融化路面的积冰。在两辆车的配合下,不一会儿,桥面就清出了一条通道。
大雪的夜晚十分寒冷,尽管记者已经全副武装,可是,坐在没有暖气的铲雪车内,不一会儿就冷得发抖。“冷吧,不好意思啊,再冷我也不能把窗户关严。”朱俊师傅告诉记者,驾驶铲雪车也是个技术活儿,在有坡度的桥面上,无论上坡还是下坡,都得保持着较慢的速度缓行,“开得太快,铲雪不到位,撒融雪剂也不到位,等于做无用功。再冷也不能关严窗户,不然玻璃有雾气,容易发生危险。”记者这才注意到,老朱的左脸已经被雪水打得湿湿的,可他一点都不在意,直呼已经习惯了,“一座这样的桥,我们来回要清四次,才能把所有车道都清出来,一座桥清一次至少1个小时,一个晚上至少清个三次,才能保证不影响清晨的车辆通行。”
“老朱啊,你膀子怎么样啊?下午才去拍片子的,怎么晚上又来了啊!”在同事的问候下,憨厚的老朱吃力地举起手,证明自己问题不大,记者这才发现朱俊的右手明显比较僵硬,换挡的时候也只能撑直胳膊操作。原来,4日凌晨3点,朱俊在清扫省道418宁启大桥时,车里的融雪剂已经用完,他立即下车装载备用尿素,由于雪太大,在补充融雪剂过程中,他不慎跌倒,手臂在支撑过程中咯噔一响。但由于处置任务繁重,他没有多想便继续投入工作。直到早上8点,经过4个多小时的不间断推雪加撒布融雪剂,省道418防冻除雪效果显著。
回到单位在食堂吃早饭的时候,大家才发现朱俊不停捂住手臂,这时他才说出实情。领导及同事们强烈要求他尽快前往医院检查,但是他说:“我感觉还可以,你们不用太担心,现在路上需要我,一定要保证道路能正常通行,我一人不要紧,没法保证公路安全畅通才是大事。”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朱俊才被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X光显示骨头没有大碍,只是肌肉挫伤,朱俊松了口气,“这下我终于放心了,接下来的应急处置我还能继续参加!”下午4点,从医院出来后,朱俊和他的同事们再一次装好融雪剂,投入新一轮除雪防冻战役中。
5日凌晨零点
G328国道扬州段
昨天凌晨零点,雪已经停了。可是,随着气温的下降,G328国道扬州城区段的桥梁和弯道处都积了一层薄冰,车辆行驶在上面容易打滑,非常危险。
“铲雪车在前面先把冰铲铲,后面融雪车两辆排好了,撒两次……”在现场调度的工作人员名叫陆路,也是扬州公路部门的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昨天凌晨,他的岗位是除雪保通现场调度。
“好,铲雪车先走,慢一点,一定要慢,现在冰多,一定要慢。撒布车,融雪剂装好了没?好,两辆一起,跟着走,要撒够量……”拿着对讲机,穿着反光背心、套鞋,陆路一会儿跑在车队的最前面看除冰情况,一会儿跑到队伍中间,观察融冰效果,一会儿又当起现场交通指挥,调度车辆按队形行驶,注意安全。
一轮清扫结束,陆路好不容易停了下来,凌晨2点左右,陆路终于吃上了一碗泡面,“忙起来顾不上吃饭也不知道饿,这回终于忙差不多了,感觉饿了起来。”陆路告诉记者,为了应对雪情,他已经三天没有回过家了,因为没有人接送,他的孩子也已经三天没有去过学校了,“对家庭和孩子肯定有愧疚,但是我们公路人就是‘以雪为令’,每年都这样,只要出现了雪天冰冻,我们肯定要在现场处置。路通了,天亮了才不影响市民正常出行!”
5日凌晨2点半
G328国道江都运通桥
“大家声音尽量小点,让他睡一会儿吧。快40个小时没合眼,他这是累的呀!”昨天凌晨2点30分,G328江都段运通桥的保通现场,40多岁的江都公路人耿涛,他是一名党员,作为江都路网安全股的负责人,从天气预报预测可能出现大雪天气以来,他便制定了扫雪防滑应急预案。“雪一下,他就一刻都没有闲,上路看路面,白天、晚上全在路上,这两天,江都辖区内146公里干线公路重点路段,还有17座重点桥梁,他已经跑了三次了。”每到一处,他都在雪地里来回查看路面是否结冰。昨天凌晨2点20分左右,他到达G328国道运通桥时,习惯性地蹲下,观察桥面结冰情况,已36小时未合眼的耿涛突然倒下,一旁的同事赶紧将他搀扶到车上,“太烫了,老耿估计发烧了。赶紧把他送回去!”“不要不要,我就是有点累,我稍微眯一会儿,呆会儿再去宜陵桥看一看……”
疲惫不堪的他靠着车椅睡着了,他的同事告诉记者,这几天,老耿实在太累的时候,都是在车上眯会儿,从来没躺下睡过,“他说在车上才踏实,随时有情况随时走,怕躺下睡,睡得太沉,路上有情况不能第一时间赶过去!”
市民点赞
800公里国省干线
基本畅通
雪夜跟随公路人短短4个多小时的体验,记者就已疲惫不堪,而此时,上千名交通公路人已经连续奋斗了48个小时。据统计,截至昨天下午4点,全市公路系统出动人员2946人次,巡查车时2464小时,出动机械车辆751台次,实施清(排)障74起,撒布物料962吨,使用草袋1310只,警示牌34块。
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雨雪期间,全市范围内800公路普通国省干线通行基本正常,未发生一起因大雪造成拥堵或重大交通事故。公路人用自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市民扫出了一条条通畅的道路,保障了市民的出行。昨天的朋友圈中,出现了大量为扬州公路人点赞的微信。在此,本报和市民一道,向那些和公路人一样,在雪天里默默为市民奉献的部门和个人,点赞、致敬!
通讯员 杨路宣
记 者 黄媛媛
通城县农业局展示水稻新品种
采制砖茶
晋城市首届“晋城名医”拟表彰人选名单
海伦稻农忙起来
荆州交警三大队查获一驾驶营运大货车“酒司机”
48小时不眠千余公路人除雪 800公里国省干线全部“抢通”
即日起到年底 泸州市开展医用耗材专项整治
关于转发《关于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的通知》和《关于举办首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的通知》的通知
左江日报社: 为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发强音
夏邑县退伍军人王建立:小红花种出致富路
藏身桥洞下的演奏团
莲湖区开展第19个周三“路长整治日”活动
新野县联合开展幼教急救常识科普
宿州市本级不动产登记时限缩短为5个工作日
皇庭实验小学打造孩子幸福成长的乐园
重塑农业经济地理 五大功能区差异化布局农业产业
泰顺一村主任贪污受贿55万 一审判有期徒刑3年10个月
父子同台亮绝活
走近改革开放“窗口”的“窗口” 解码南湖多项经验获推广的秘诀
尉氏县岗李乡开展村级党支部书记培训活动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