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区“法治+”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颍东区切实发挥法治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和“依法治贫”能力,创新实施“法治+”扶贫模式,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
一是“法治+建制”,搭建法治“骨架”。率先倡导与实施法治扶贫,出台《法治颍东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年)》,狠抓《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依法推进村级扶贫决策事项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确保识别精准、退出有序。印发《法治扶贫倡议书》至各部门、街道(乡、镇)、村(居、社区),倡议党员干部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区法院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督促限期将被赡养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通告》,明确并督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二是“法治+宣传”,植入法治“基因”。把法治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开展扶贫普法工作,形成颍东独有的特色文化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式普法,以贫困村干部、贫困户、外出务工回乡人员、留守老人、妇女、少年儿童六类人群为重点对象,印发《法律服务指南》和法律援助便民手册60000余份,发行法律书籍1.2万多册,开展法治课近290多场,受教育人数50.4万人次;举办专业法律知识培训80多场,参加人数3.5万多人;法治宣传栏544期,开展法律咨询活动252场次,图片展览46场次,出动法治宣传车约80次,播放法治宣传电视节目65次。今年2月,人民日报安徽分社等15家中央驻皖和省、市级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到该区开展主题采访活动。
三是“法治+援助”,温暖法治“人心”。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各村(居)法律顾问认真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工作法规制度,培养“法律明白人”,助力村规民约的修订,监督村党组织依法行使职权,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依法维权、解决诉求。放宽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困难标准,将收入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证标准2倍以下的人群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全部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将贫困户信息录入法律援助数据库,扩大法律援助事项的范围,在土地、财产纠纷、权益维护、矛盾调处等方面提供全部免费法律服务。去年,颍东区办理的933件法律援助案件中,直接涉及贫困户和老年人、妇女、儿童、低保户、残疾人的有371件,占比达40%。

路边拾得信用卡 背后有密码 便宜没捞到 罚金没少交
宝兴县档案局开展汛期安全检查
“千人共舞 万民同乐”!湘阴第三届全民广场舞大赛举行
宁波银行南京分行推出中信保保单融资 远离非法金融投资
疯传广州最贵夜总会变辅导班?网友:都是高消费场所
颍东区“法治+”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龙海颜厝:分段清淤 改善河道环境
第四届“中国诗河·鹤壁”诗歌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北京市首个“行人闯红灯现场曝光屏”在通州区亮相
阆中市全力保障春耕备耕工作
中国北方年文化节完美收官 来涉县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均居全省第一
爱心城管程向朝:我只是做了件大家都会做的事
黄冢乡:扶贫下足“绣花”功夫
华能榆社10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
太康:县长李锡勇出席万利源中国式阿米巴高盈利模式启动仪式
山海天:加快精品项目建设 培育发展新业态
市政协召开2018年专题学习会
2018年全省重点建设温州最多 111个项目总投资2993.3亿元
川在线:男子金顶跳崖 僧人游客合力救下
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高标准推进“人民满意窗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