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10月12日,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太和县召开,学习典型、交流经验,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动员全市上下以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更严的作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正东,市领导胡明莹、李志伟、刘树生、王朝晖、张家忠、熊德超、王显义、王振军、顾恒中、秦煦等出席会议。
  乡村振兴看太和:环境美、效益好,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有处玩
  当天上午,与会同志深入太和县旧县镇百麓食用菌产业园、郭庙镇西街村综治点、阮桥镇唐庄中心村、宫集镇中药材健康产业园、马集乡马北村特种水产养殖项目、县双创园等地,进行了实地观摩。所到之处,不仅环境美、生态美,而且效益好,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有处玩,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在阮桥镇唐庄中心村,碧水环绕、绿树掩映的村庄中,每一条巷道两边都设置了文化墙,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巷、四季巷、孝德巷、诚信巷、文化巷,令人赏心悦目。大家走进孝德巷,只见两边墙上的图画把新老二十四孝对比展开。“给父母梳洗、共度节假日等新二十四孝,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事,可学易做,群众深受教育。”当地负责同志介绍。这种文明乡风教育方式,得到大家的肯定:“接地气、可复制,花钱少、见效快。”
  在太和县双创园内的安徽豪景现代农业科技公司,智能温室里培育的金边吊兰、发财树等花卉苗木争奇斗艳。李平仔细询问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鼓励企业负责人把花卉生产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更大效益。了解到双创园内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主的经营主体已发展到18家,涉及水蛭养殖、花卉种植、果蔬栽培等,李平说,工业发展需要园区,农业也要园区,没有园区这个平台,就很难招来商、引到资,就很难发展龙头加工业,乡村振兴就没有支撑和基础。
  李平充分肯定了太和县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他说,太和县坚持整体推进,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工程,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工作,实现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注重综合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重视平台建设,把园区平台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了借梯登高、借力发展;讲究方式方法,以产业为龙头,以改革为突破,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基层党建为保障。这些经验可以复制,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组织硬起来
  李平说,干任何工作,只有想明白,才能做到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战略定位,切实增强方向感,把乡村振兴作为十分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作为协调发展的根本之策。今年以来,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良好开局,“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我们要继续用好乡村振兴这个总抓手,牵紧“三农”工作的“牛鼻子”,以“三农”工作的不断突破,带动全市整体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李平指出,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突出抓好重点任务,提高工作针对性。结合阜阳的实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点要放在四个方面: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组织硬起来。
  李平强调,让农业强起来,我们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把农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要推动规模经营,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要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李平说,让农村美起来,不仅要有干净整洁的“外在美”,也要有文明和谐的“内在美”,只有坚持内外兼修,农村才能既有“颜值”又有“气质”。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水、电、路、信息等网络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同时要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农村,全面提升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要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环境整治永远在路上,必须将其作为长期性任务、常态化工作,突出抓好拆旧建新、“四项”治理、基础设施配套、绿化亮化美化、破除传统陋习等五大任务,真正让农村干干净净、整整洁洁;要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坚决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坚决遏制不良风气。
  李平指出,让农民富起来,要走好四条路:一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依然是脱贫攻坚,要始终保持脱贫攻坚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二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特别是要整合各类要素、盘活资源资产,积极培育发展前景好、风险小的产业项目,带动集体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三是有效扩大非农就业,坚定不移实施“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土地、走向城市、走进工厂;四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着力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李平要求,让组织硬起来,要做到“四个过硬”:一是推动基层党组织过硬,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推动支部书记过硬,抓紧开展新一届“两委”干部培训,着力培育一批“项目书记”“产业书记”“能人书记”;三是推动乡村治理过硬,建立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善治乡村;四是推动人才队伍过硬,鼓励引导350万外出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企业家、科研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新乡贤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上优先位置
  李平要求,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激发新动能。要严格落实“三农”政策,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乡村振兴;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要扎实推进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等,充分激发农村活力;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把对外开放作为第一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任务,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田园综合体、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化联合体,同时要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村;要广泛调动群众热情,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完善群众参与机制,让广大农民共建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李平说,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提升保障力,做到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宣传引导、切实转变作风、严格督查考核,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上优先位置,强化担当、积极作为、真抓实干,更好更快地推进全市“三农”工作。
  孙正东在主持会议时就会议贯彻提出了要求。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太和县、界首市舒庄镇、颍州区三合镇、阜南县蔡郢村、颍上县三王社区和安徽京九丝绸公司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市农委、美丽办、文明办和市委组织部作了交流发言。

厂商联盟全国首届五金卫浴博览会在温举办
温岭法院“地税询价”提速降耗
密云河西村建乡情村史陈列室 百家姓墙记载独特姓氏文化
市政府专题部署深化"放管服效" 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工作王立伟出席并讲话
第十八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呈现新特点
阜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四川改革省属本科高校财政拨款方式分为基础拨款和绩效拨款
绿邦助力精准脱贫
市创文办督查部分窗口单位“创文”工作
让“高岗模式”惠及城乡
市质监局局长王泾波到开发区质监分局和质监局窗口开展调研
芗城签约12个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44.6亿元
清远各地集中开展多部门联合消防安全检查行动
温州市住房公积金2017年年度报告
创新“一次办好”服务模式 不断优化政务服务
邯山区公安分局加强窗口建设
2018全球无人机大会在成都启幕 为期五天
安徽工业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论坛举行
惠城区纪检监察信息管理系统延伸至镇街纪(工)委
“春雷行动”开展以来苏州市道路交通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5.64%和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