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宜都8旬老奶奶教你做手工月饼


  宜昌新闻网讯(记者乔奇 金睿)月饼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吃的不仅是口感,更是一种文化。对于很多老宜都人来说,儿时的中秋记忆里,最难忘的味道,莫过于香酥可口的起酥月饼了。小心拿起一块酥得就掉渣儿的、刚出炉的、热乎乎的月饼,一口咬开,浓浓的香味儿在嘴里弥漫开来,真是让人无法形容的美味。在宜都有这么一位老人,她年过八旬,致力于传承传统美食文化六十年,全家齐上阵,每年坚持做一季传统手工月饼,大家都叫她谢婆婆。
宜都谢婆婆从1958年开始,坚持做传统手工月饼六十年。
每年中秋,全家围坐做月饼。
纯手工制作的起酥月饼,工序繁杂,选料考究。
烤炉中的月饼
刚出炉的起酥月饼,焦黄诱人。
拿到刚出炉的月饼,谢婆婆6岁的重孙女喜笑颜开。(金睿 摄)
  关于中秋节
  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自古以来,月饼作为合家团圆欢聚的象征,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品饼赏月,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最早形成时期,史籍中没有十分确切的记录,其实,月饼成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最初,月饼是用来祭供月神的祭品。到了汉代,已经有蒸饼、胡饼、汤饼等点心,但那时并不是节日食品。每年中秋,人们都要用精致的糕饼来祭供月神。祭供完毕后,全家人再将糕饼分吃,表示合家团圆。
  “月饼”作为一个专用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那时,它也只是一种普通的饼状食品。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始于明代。中秋节民间家家吃月饼的习俗,与历朝历代逐渐盛行的赏月活动密不可分,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民俗专家表示,随着时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和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传统。

福鼎:引进灵芝仿野生种植获成功
盗窃惯犯取保第二天再次作案又落网 只因为他在网吧里与民警对视了一眼
欠债60多万不还 男子半路被贵溪法院执行法官拦截
凤阳税务局强化服务便民办税
婺源,24小时中最美的风景,你岂能不起早?
网络中国节:宜都8旬老奶奶教你做手工月饼
港北区“分享阅读放飞梦想”读书分享会正式启动
绽放在志愿路上的“铁山兰”
我省职业技能考试下月报名
广深港高铁车票9月10日开始发售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呼吁支持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清明“小鬼”驾车上路 横峰交警火眼金睛擒逃犯
6月6日中午前 考生可提前熟悉考点
“乐活联萌”海沧(国际)萌玩节10月1日-14日欢乐上演
【暖新闻】女童被反锁车内30分钟 特勤破窗救人手被划伤:孩子没事最重要
交叉作业肇州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深入推进
城乡共融的诗意家园——助力德阳打造“生态田园典范”的罗江思考与实践
六百八十多年的守护,姜席堰让龙南百姓吃上香喷喷白米饭
“一次不跑”就能申请
国办印发方案:到政府办事要像"网购"一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