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新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纪实


市委书记刘继标、市长丁福浩到引黄调蓄工程检查指导工作
东新区党工委书记闫立超、管委会主任张建党到项目工地指导工作
建业绿色基地景区一角
街头游园
公益广告
沙颍河彩色堤顶路
文昌大道东延提升改造工程施工现场
记者 张劲松 文/图
美丽的沙颍河畔,正在矗起一座新城,这座城有个响亮的名字——周口东新区。
沐浴着百城建设提质的春风,如今的新区大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崛起”之声正在成为这块热土最激越的奏鸣。在周口崛起的方阵中,东新区更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景象,处处展现昂首阔步前行的姿态。
正如白纸绘成蓝图,需要艺术家的精巧构思、精心设计一样,东新区人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正在描绘着城市建设的精彩画卷,正在展示着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2018年,东新区紧紧围绕“规划引领、品位至上、生态宜居、统筹城乡”的发展理念,拓宽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形象。
作为周口市的新兴城区,东新区这颗明珠正在逐渐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大干快上
150余天造就1500亩湖面
周口,因水而兴,因水得名。
如今,引黄调蓄工程再次赋予这座城市更多的灵动、可人。城与水,水与城,每每牵手,总会演绎一泓碧水与一座古城的绝美爱恋。
引黄调蓄工程从开工到形成1500亩湖面,仅用150余天时间,东新区创造了项目建设的传奇速度。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于今年5月1日正式动工,日出动各种机械500台,日开挖土方5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已开挖土方750万立方米,蓄水水面高程达到45.7米。不光是湖面,目前半岛景观基本形成,展示中心已经建成,铺设环湖堤顶路7.5公里,完成防渗桩8.2万米。
“自从开工以来,整个工地每天24小时作业,没有节假日,人歇车不歇,即使雨天,也尽可能交叉作业,尽最大努力提高工程效率。”引黄调蓄工程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整个施工过程中,每天500台机械驰骋在7100亩的土地上,何等气魄,何等壮观。
施工过程中,市委书记刘继标、市长丁福浩经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东新区党工委书记闫立超经常来到项目部现场办公,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建党几乎每天早上7时左右来到施工现场,每个施工细节他都要亲自把关,遇到问题,随时召开推进会,及时商讨解决办法。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由引水、蓄水、退水和周边环境工程四部分组成,总占地约7100亩,其中湖面占地3600亩,周边景观占地3500亩,总投资约30亿元。
以水润城,围绕中心城区水系治理项目,东新区着力推进辖区内幸福河、洼冲沟、流沙河、贾东干渠、新运河等水系水质治理,力争年底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在综合服务功能区着力增加景观用水,改善水质,打造城市水环境;在许湾乡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充分考虑前瞻性,高标准规划,合理增加湿地数量;完成周口公园湖、和谐公园湖、文昌生态园湖水系治理......
一项宏大、利在千秋的生态治水工程及其设计理念的尽善尽美,彰显的是周口市委、市政府,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强大的责任心和为民谋福利的雄壮气魄。
绿染新城
6000亩建业绿色基地初露端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秉承着绿色发展理念,东新区不断加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建设力度,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站在“发展城市森林、打造现代生态城市”的高度,东新区沿高速两侧建成300米的生态林带,加快推进6000亩建业绿色基地建设,改造提升2000亩文昌生态园,新改建8座街头游园,沙颍河一期治理工程已建成开放,二期正在启动中……一个个大手笔、高品质的“绿色”项目,把东新区变成一座绿色之城、秀美之城。
记者了解到,建业绿色基地项目位于东新区许湾乡,总投资20亿元,是一个涵盖现代科技农业、文化旅游、休闲体验、湿地修复与改造及田园社区等板块的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自去年10月动工以来,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基地20万平方米核心景观示范区全部施工完毕,已经对外展示开放。4万平方米智能联栋温室主体全部施工完毕,生产温室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6000平方米办公住宿区装修完毕并投用。
在全长5公里的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工程现场,记者看到,这儿水更清了,岸更绿了,景更美了,如今沙颍河两岸的绿色长廊风光旖旎,碧水绿树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亭台轩榭和假山叠水掩映其中,风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此外,沙颍河二期改造工程近期已经开工,对沙颍河北岸(周口大道至八一大道段)实施改造。目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小工程,大民生。街头游园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记者看到,东新区各路口都设置了街头游园,处处绿意盎然。这些游园或简或繁,或大或小,恰如其分地将自然景观和城市特色结合在一起,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自从这儿建成游园后,每天晚饭后我在家里就待不住了,总想着出来透透气,活动活动筋骨,看看花草,心情舒畅多了!” 家住中原社区的市民李先生说。目前,像这样的街头游园东新区已经建成18个。
道路绿化是城市的门面,是市民和游客了解周口的重要名片。东新区对中心城区主干道路、城市出入口进行了绿化提升改造。
文昌大道绿化工程西起周口大道,东至大广高速,总长7.7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红线外两侧各50米绿化带、中央6米绿化带及两侧3米“机非”分隔绿化带及景观节点,总绿化面积约75万平方米,于今年6月完成建设。大成路绿化项目总绿化面积约5.7万平方米,平安路绿化项目总绿化面积约3.7万平方米......截至今年4月底,东新区已建成道路实施绿化1256亩(含文昌生态园),累计投资约12.91亿元。在建和新建道路新增绿化1228亩,投资约8.5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东新区,为凸显各道路绿化景观带的连续性、衔接性和整体自然风貌,让绿化景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每个交叉路口都设置了景观节点,这些节点特色各异,让人流连忘返。
文化满城
一批文化大项目落户新区大地
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也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独特印记,如此种种说法,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即文化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库”,它不但记录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也发挥着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广大市民在感受城市文化魅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东新区的市博物馆,在宽敞的展厅内,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漫步其中,仿佛在历史的隧道中游走,与古人先哲对话。作为一扇市民了解周口厚重历史的窗口,市博物馆在发挥展示周口历史文化作用的同时,也发挥着社会教育作用。
“节假日期间,来博物馆参观的市民中年轻人占了半数,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博物馆成了周口的一个旅游景点,在节假日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
在与市博物馆相邻的市图书馆,经常可以看到前来“充电”的市民。每逢节假日,来图书馆看书已经成为市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既然文化如此重要,如何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体现更多文化气息,为城市注入文化之魂,让市民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为此,一批“以文化城”项目落户东新区,其中有周口大剧院、规划展览馆、文化展览馆、国防人防教育园、市博物馆群等多个“以文化城”建设项目。
东新区,正在让文化融入城区的各个角落,让文化影响身边的每个人。
以文化人
满城尽开文明花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
沐浴着“五城联创”的春风,东新区处处散发出更加浓厚的现代文明气息。如今,行走在东新区主要街道上,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让市民享受到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带来的好处。
“以前上班需要提前半小时出门,就怕遇到堵车。如今,道路变宽了,小街小巷整洁了,市民出行更方便了……”东新区居民刘先生高兴地说,“不但是道路变顺畅了,城市环境也美观了,遍布城市各处的街头游园,景色宜人,不仅为城市增添了新亮点,更解决了广大市民缺少休闲、娱乐、锻炼场所的问题。”
东新区街头的公益广告造型别致。这些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内容包括提倡节俭、敬老爱幼的公益广告,让人耳目一新。公共场所针对不文明行为,设置“文明有礼”温馨提示牌;建筑工地和小区出入口等显眼地方,绘制了宣传环境保护、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内容的文化墙……这些,使文明新风潜移默化地走进市民心中。
在城市管理中,东新区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街道清扫是否干净,管理人员对地面尘土“以克论净”;道牙、线杆是否干净,管理人员用白布擦拭以探究竟。如今的东新区,处处干净整洁,处处赏心悦目。
如今,一支支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东新区的各个角落,他们就像一面面旗帜,传递爱心的同时,也传播着文明。
棚改惠民
安置房建设圆广大百姓安居梦
宜居之城,民生为本。棚改是一项事关百姓生活质量的安居工程,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事。
2017年8月27日上午,东新区棚改动员会召开,该区棚改大幕就此拉开。截至2018年8月初,东新区完成计划征迁任务的242%。东新区计划征迁任务3382户,已经完成征迁任务8200户,其征迁速度在中心城区拔得头筹。
在征迁工作中,东新区创造了周口市征迁工作的“高铁速度”,搬口办事处搬口自然村部分需征迁的520处房屋从动员到拆除完毕仅用6天时间!
在加快实施棚改征迁的同时,东新区高度重视棚改安置房项目建设,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让百姓“住房梦”更真实。
10月10日上午,记者在盛和家园安置区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来来往往的车辆在不断运送建材,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记者了解到,2017年,东新区建成并交付使用安置房3822套;2018年,东新区16440套安置房建设正在紧张地实施中。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东新区党工委书记闫立超、管委会主任张建党及全体班子成员一线作战,现场办公,强力推进城市发展“大提速”。风里,雨里,大雪下,烈日下,都会有他们督导项目建设的身影。
棚户区改造工程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东新区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建设和购置安置房11590套。2018年,东新区举全区之力做好征迁群众的安置工作。首先,通过建设临时过渡安置房和整合废弃学校、厂房、敬老院、卫生院等公共场所,完善配套生活设施,解决困难群众的过渡房难题,确保每一位征迁群众住有所居。其次,东新区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加快推进盛和家园、祥和家园、仁和家园、丰和家园续建项目5946套安置房建设,同时开工建设顺和家园、泰和家园、德和家园、诚和家园、丰和家园二期、贵和家园和罗庄安置区项目16440套安置房建设任务,其中新建安置房15358套、货币化安置1082套,新建安置房面积177万平方米,总投资92亿元。2018年底计划集中交付安置房3649套。
不光是棚户区项目建设,万达城市综合体、天明商务金融中心、昌建moco湖畔国际、圣桦城市综合体等一批大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项目花开
新区建设热火朝天
初秋的新区大地,秋风送爽,阳光暖照。各项目工地塔吊林立,机声隆隆……
2018年,东新区列入省重点项目4个,占全市总数的6.9%,4个项目总投资79.78亿元,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28.2亿元。
2018年,东新区列入全市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共计13个,占全市总数的4.2%,13个项目总投资152.7亿元,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41.5亿元。
通达、提升、改造……纵横交错的路桥构筑起东新区的筋骨,无限放大的“磁效应”不断刷新着魅力新城的历史纪录。
城市建设,交通先行。东新区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积极完善路网建设,加速拓展城市空间,打通“断头路”和“肠梗阻”,接通“毛细血管”,一张“内联外通”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逐步成型。
完善路网。加快实施文昌大道改造提升、周淮路改造和武盛大道北延工程,提升东新区核心中轴线建设档次和水平,努力把这三条道路打造成文化长廊、景观长廊。抓紧完善商务中心区、综合服务功能区、高铁新城片区路网建设,合理布局公交站点,形成互联互通、顺畅有序的新区闭合路网,方便群众出行。
形成大交通格局,确保灯亮路畅。2018年,东新区加快完善武盛大道以西、颍河路以北、周淮路以南、周口大道以东片区主次干道路网建设项目,围绕综合服务功能区建设,完善政通路加宽及北延、人和路加宽及北延等5条道路通车里程7.6公里提升改造;围绕商务中心区建设,完善庆丰路、腾飞路等4条道路通车里程8.7公里新建工程;围绕职教文卫园区建设,完善恒山路、光明路等4条道路通车里程2.7公里新建工程;围绕高铁新城片区建设,完善彩虹大道、恒山路等4条道路通车里程6.4公里,新建工程和高铁片区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ppp项目(一期)7.87公里综合管廊工程;围绕民生工程和项目建设,完善康泰路、胜利街2条道路通车里程1.4公里新建工程;围绕提升新区城市形象,完善文昌大道(周口大道至大广高速)7.7公里机动车道大修及景观绿化、亮化工程提升和文昌大道东延工程(s324升级改造城区段)7.2公里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框架,逐步形成大交通格局,确保灯亮路畅。
近日,记者在位于东新区的郑合高铁周口东站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偌大的工地上,各种工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挖掘机等各种施工设备轰鸣着。郑合高铁建成后,将极大拉近我市与东南沿海地区的距离,周口将真正融入郑州一小时经济圈,成为周口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
踏着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铿锵足音,东新区正在发生美丽蝶变!应答新时代召唤,谱写壮丽新篇章。东新区,将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和谐文明建设的“高铁轨道”,一幅壮丽的美景正在新区大地铺展、延伸……

大麦屿港对台货运直航迎来出口额最大单
韩国华山中学孔子课堂2018年度理事会会议在吉林一中召开
烟台28路车司机一路狂奔送孕妇生产 上演“生命接力赛”
桑植消防救援案例将上央视
雅安市司法局组织召开“敢作敢为敢担当,真抓真干真落实”大讨论专题会
东新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纪实
群众傍晚举报 环保公安连夜检查 邵武查处一家炼铅窝点
宜宾金沙广场命案告破 嫌疑人落网警方通报案情
我市小凌河右岸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建设全面启动
江阳公园惊现长嘴凶猛“怪鱼”
着力强化“六种导向”
哈工程青岛船舶科技园内企业项目落地 填补国内大尺度船模阻力及自航实验空白
“致亲人一封信”诵读伟大的祖国母亲
2018年宁波土地供应计划出炉
[评论]瓷质路沿石为“双创双修”添光增色
宜城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太平人寿菏泽中心支公司:秒赔在行动 数字来说话
【市残联】微山县残联四措并举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
324省道除了雪景还有巾帼女子班
抚顺昨日局部气温逼近历史极值 为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