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向全球创新人才吹响集结号。中关村作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一直是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口岸。2018年春节刚过,《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政策文件发布,《措施》从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支持国际人才兴业发展、加强国际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0条改革新举措,为国际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融得进”创造政策条件。
外籍人才配偶及子女可申请永久居留。在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方面,《措施》主要解决好“进得来”的问题,涉及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便捷出入境以及长期居留许可证。
外籍人才可领衔国家级科技示范项目。《措施》中的6条政策在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方面主要解决“留得下”的问题,在外籍人才担任法人、承担科技项目以及提名政府奖项资格方面实现了突破。如提出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在中关村示范区内担任新型科研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新型研发机构直接引进外籍顶尖人才等。
在支持国际人才兴业发展方面,《措施》提出4条政策解决“干得好”的问题。包括主要通过营造更加开放高效的引才用才环境,加强中关村区域国际人才的交流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从全球引才,推动形成良好的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氛围等。2018年,中关村将在海外建立10个联络处,更好吸引全球优秀人才。
在加强国际人才服务保障方面共有5条政策,涉及外籍人才住宿登记、便利体检、保险保障、子女教育和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等,主要解决“融得进”的问题。如简化外籍人才住宿登记手续,实现网络化登记,节约成本。在保险保障方面,支持相关保险机构开发设立针对外籍人才的保险产品,推出更多符合他们需要的健康保险、医疗保险等产品,很大程度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中关村每年将试行一批引才用才特殊措施。2017年,园区总收入超过5万亿元,形成了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高端显示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业人员超过230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3.2%,海归创业人才近4万名。(王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