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岔口乡红育村:“三步走”助村民圆梦美好生活


卢立峰定制了笨鸡蛋包装盒和标签,为每一枚鸡蛋贴上标签。
红育村对张瑾瑶当年教学的学校校舍进行修缮。
  7月20日,平定县岔口乡红育村村民段狗妮在村里的笨鸡养殖场忙活着。虽然他已经60多岁了,可干起活来不比年轻人差。“在合作社干活一个月能挣600块钱,我自己家还养着上百只笨鸡。跟以前比,现在的生活好多了。”段狗妮边干活边说。
  段狗妮是红育村的一名贫困村民。近年来,在市委统战部的帮扶下,红育村的许多贫困户和段狗妮一样尝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甜头。
  “按照种植、养殖、生态旅游‘三步走’的思路,我们将进一步扶持红育村产业发展。通过流转土地,做好农民增收。通过承包鸡舍,发展养殖产业。通过宣传发动,搞好红色教育基地。”市委统战部派驻到红育村的第一书记卢立峰说。
  红育村地处偏远,距市区50多公里,由白石头庄和神峪2个自然村组成,为纯农业村,无村集体收入。全村共46户98人,其中贫困户31户60人。2015年,根据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市委统战部承担起对红育村的对口扶贫工作。近年来,村里人大多在外打工生活,平时在村的仅有8户10人,且都是老弱病残。即使引入了项目,红育村也没有劳动力可用。为此,市委统战部在选择产业项目时就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经过深入实地调研,掌握实际情况,为红育村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笨鸡养殖、中药材种植、弘扬红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等近中远期多元化的扶贫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项目,决定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养殖笨鸡、种植中药材等,助农脱贫。
  2016年4月,市委统战部购买了200只青年鸡送到了村里,分发给贫困户。同时,还购买了2台磨面机用于粉碎加工饲料;订购了鸡场围栏等,一并送进村。很快,红育村里多了一个又一个农家鸡舍、散养鸡场。当年8月,这批鸡开始陆续产蛋。由于笨鸡蛋纯天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村里的鸡蛋很快销售一空,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笨鸡养殖打开了工作突破口,也让村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但个体养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而且村里的养殖户大多年纪大,身体多病,能力有限。于是,市委统战部与村支“两委”研究决定,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方式,带领贫困户壮大笨鸡养殖产业。为此,红育村改组了原先的“平定红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31户贫困户以产业资金帮扶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并设立专户专人管理产业扶贫资金,由村集体统一采购青年鸡、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2016年8月下旬,在市委统战部和岔口乡的支持帮助下,红育村申请到了产业帮扶资金10万元,建设了1栋3间135平方米的鸡舍,外圈了10亩山坡散养场地,购买鸡苗2000只,养鸡产业发展得有模有样。今年,红育村个人养殖户养殖笨鸡产蛋400公斤,销售收入达到8000元;合作社养殖笨鸡产蛋500公斤,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
  笨鸡养殖初见成效,市委统战部又与相关企业协调,为红育村赠送连翘苗木2万余株,并进行了集体栽种。在此基础上,根据红育村资金少、劳动力少,造成很多耕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市委统战部引进了山西美好家居有限公司参与全村的整体开发,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在种植、养殖、生态旅游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目前,全村流转土地450亩,已种植枸杞180亩,承包了养鸡合作社,并积极参与张瑾瑶纪念碑爱国主义基地的开发,为红育村的可持续发挥打下了基础。
  2016年红育村整村脱贫后,市委统战部开始着力帮助红育村巩固脱贫成果,提升产业发展后劲。“今后,我们将扩大枸杞种植规模,尝试蘑菇种植,发展新的种植产业。利用现有的枸杞种植,发展枸杞鸡、枸杞鸡蛋等下游产业,努力增加养殖产业的附加值,并依靠美好家居公司进一步加大养殖规模,实现效益最大化。加快对张瑾瑶资料的收集,完成展室布展工作,尽快对外开放。积极申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以艰苦办学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基地。”卢立峰说。苏建平/文 杨继斌/图
  扶贫感言:立足村情谋发展 心怀真情办实事
  我和农村工作很有缘分,进入机关工作后我换过三个单位,都曾以挂职、单位联络员等方式服务农村。当2017年单位委派我担任红育村第一书记时,我既感到亲切,又感到责任重大。因为脱贫攻坚已成为中央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第一书记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红育村地处偏远,当我驱车一个多小时,第一次来到云遮雾绕的大山深处,不禁为乡村的优美环境和宁静而感叹,这里和城市的喧哗和快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村里共有98人,但常住人口仅10人,且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空心化现象严重。一番走访下来,总体感觉村民脱贫压力不大,毕竟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了。但村里的可持续发展却是个难题,因为全村在2016年完成脱贫任务后,财政帮扶资金就没有了,现在村里无论想做什么事,可以说一是没人,二是没钱。
  工作的方向在哪里,这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在与统战部领导、乡政府和村支“两委”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我从部门优势出发,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思路。一方面,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发动大家积极捐助,机关人员也定期入户走访,让村民及时感受到帮扶的温暖。另一方面,借助统一战线开展的“百企帮百村”活动,积极引入帮扶企业,引入资金、引入项目,由企业发展的能动性弥补村里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这也符合中央要求的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和“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的要求。尽管合作的过程中,在利益的协调、工作的配合等方面还要做大量的工作,但经过一年的付出,效果也初步显现。
  目前,在市委统战部领导的直接参与和支持下,部机关、市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为村里捐款捐物6万多元。市农委、国土、水务、交通、移动公司等部门也多次到村里调研走访,提供帮助。美好家居公司对全村土地进行了流转,今年已种植枸杞180亩,冠林农业公司种植连翘达到2万株,大量撂荒地和荒山荒坡得到利用。笨鸡养殖合作社通过承包的方式,兑现分红1万元,开始发展枸杞鸡、枸杞鸡蛋等特色产业,销路和效益明显提升。特别是村内的张瑾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闲置8年之后,重新开始开发利用。村里基本形成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未来红育村打造集采摘、休闲、观光、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全域旅游的美好愿景,也摆在我们面前。
  想到按照既定的思路发展下去,红育村美好的未来,就让人激动不已,那些付出的汗水、委屈、烦恼,都是值得的,也进一步坚定了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信心和决心,相信红育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红育村第一书记 卢立峰

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王虎善、贾兴东等同志拟提拔或重用
杭政工出(2018)13-15号地块挂牌出让成交竞得入选情况表
吉大团队原创性科研成果帮助人类“看清”原子
泰顺县纪委发通报为受不实举报干部正名
国庆假期恩施火车站恩施机场客流量均创历史新高
平定县岔口乡红育村:“三步走”助村民圆梦美好生活
商丘直达天沐湖景区108路公交专线开通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扩大至全上海实施
小豆包撑起大梦想 ——记通榆县兴隆山镇老家味公司创始人孙桂梅
港北区召开2018年招商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施桥船闸积极防范“云雀” 确保船闸安全
黔江敬老院内米粽香
五城市书法作品联展昨开展
烟台孔家滩村将建莱山区第六小学 蓁山小学规划同步出炉
国庆节去太原博物馆看故宫珍宝
第一书记送“技”忙
扫黑除恶成绩单丨全市法院审理案件 4 件 48 人
三江口镇清理卫生死角
[经济日报]数字科技敲开创新之门
林少春率团出访德国 与巴斯夫公司成功签署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