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包撑起大梦想 ——记通榆县兴隆山镇老家味公司创始人孙桂梅

讲述平凡人故事,彰显不凡精彩。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平凡人不凡事》专栏,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说真心话,道百姓情,叙述平凡人的不凡故事。“平凡人”可以是你我他,“不凡事”不一定惊天动地,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积极向上的生活趣味、新鲜独特的生命体验……都在我们的报道之列,希望本专栏中平凡人的不凡故事,能温暖人心,给读者以感悟、启迪和力量。
——编者
在展会上,孙桂梅与外国顾客合影。
周围的人都管孙桂梅叫“大梅子”。提起“大梅子”,通榆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坚起大拇指,说她把小豆包做出了大名气,还走出了国门,打入了美国市场,她成了鹤乡大地人人皆知的创业明星。
“大梅子”今年44岁,出生在通榆县兴隆山镇,从通榆师范学校毕业后,她成了农村学校的一名教师,她想通过教学,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出乡村,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然而,不少孩子的父母含辛茹苦、起早贪晚,收入却很微薄,供不起孩子读书,有些聪明好学的孩子不得不中途辍学,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见此情形,她在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萌发了创业富民、做一番大事的念头。
2012年的春节,她一直在外地工作的弟弟带着几位同事回家过春节。一盘东北粘豆包,让这些南方小伙子吃得赞不绝口。弟弟临行前对姐姐说:“姐,咱这手艺咋不往外露露呢?”就是这一句话,让“大梅子”豁然开朗,给了她创业的信心。
2012年年末,“大梅子”不顾父母的反对,开始自主创业。她联系了同村的20多个姐妹,委托弟弟帮助,设计了产品包装,租了4间民房,支上两口大锅,开始做豆包。从元旦忙到春节,8斤一箱的小豆包,她们包了整整8000箱。春节期间,“大梅子”的小豆包大受欢迎,弟弟买走了一部分,剩下的,被通榆本地人抢购一空。初次创业,“大梅子”她们收入20多万元,去除成本,每个姐妹平均分了5000元。小豆包能有这么好的市场,农村手艺可以创造如此惊人的效益,这更坚定了孙桂梅大干一场的决心。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2013年12月8日,通榆县“老家味”农副产品加工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孙桂梅人生中创办的第一个实体企业。
在还原东北粘豆包、粘糕传统风味的同时,“大梅子”还根据现在人的口味,制作出了绿豆、枣泥、花生、芝麻,甚至是果酱和木糖醇馅的豆包。短短5年时间,“大梅子”的小作坊已发展成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标准化生产车间1300平方米、原料基地3000公顷,注册“鹤乡老家味”“家碱”两个商标的正规公司。企业年产粘豆包、粘糕等系列产品1000多吨。这些产品不但走出了乡镇,走出了省市,更走出了国门,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并广受赞誉。
常年用工120余人,带动300户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大梅子”用小豆包,撑起了她创业富民的大梦想。(刘铁军)

泰顺县纪委发通报为受不实举报干部正名
国庆假期恩施火车站恩施机场客流量均创历史新高
平定县岔口乡红育村:“三步走”助村民圆梦美好生活
商丘直达天沐湖景区108路公交专线开通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扩大至全上海实施
小豆包撑起大梦想 ——记通榆县兴隆山镇老家味公司创始人孙桂梅
港北区召开2018年招商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奉节康乐镇平皋村打造“农园新景”产业融合示范带
新华网:中国(乐山)钒产业高峰论坛聚焦“现代工业味精”
又一爱心献血屋启用
烟台孔家滩村将建莱山区第六小学 蓁山小学规划同步出炉
国庆节去太原博物馆看故宫珍宝
第一书记送“技”忙
扫黑除恶成绩单丨全市法院审理案件 4 件 48 人
三江口镇清理卫生死角
[经济日报]数字科技敲开创新之门
林少春率团出访德国 与巴斯夫公司成功签署合作备忘录
让学雷锋活动助力“双创”
六横大桥初步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宁波到六横可少用1小时
关键在心功成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