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减8个 校企合作“内容加料”


  5月23日,顺德区第四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再迈大步。在区领导的见证下,东菱智慧项目训练中心合作协议签约,签约合作方是第四职教集团与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东菱学院。
这是在不到一周时间里,第四职教集团签订又一重大校企合作项目。5月18日,第四职教集团集中与30家单位签约30个合作办学项目,全面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第四职教集团校长尧勇说:“一批重要合作项目纷纷落地,说明第四职教集团的影响力显著提升,集团化办学的成效正逐步显现”。
专业设置做减法
集中精力办好龙头专业
2017年,顺德启动职教集团化办学改革。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调整专业设置,减少重复,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去年2月,第四职教集团开始筹建,尧勇被任命为筹建组负责人。尧勇干过普教,也是位“老职教”,担任过多所职校校长,对于顺德职教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隐忧深有体会。他有一股强烈的愿望,希望能以改革促进顺德职教实现突破升级。
专业设置重复,一些专业小而弱,这样的“职教病”在第四职教集团也同样有。
改革势在必行。集团成立后,专业调整力度空前:专业设置由原来的23个减少为15个,集中优质资源,办好龙头专业,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集团领导班子会同德世爱普认证(上海)有限公司、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等多个机构,对集团属校专业开展了为期四天的集中调研,形成了更加清晰的专业设置思路。
哪些专业该撤,哪些专业要做强,不是凭领导说了算。一要看市场需求,二要看学校实力。第四职教集团四所属校位于大良、容桂和杏坛,区内有顺德西南高新产业服务区及电子商务园区,同时容桂大良又是经贸重镇。根据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集团确立了自己的专业设置定位:以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为补充,学前教育为特色。经过整合以后,弱小的专业撤并组合,强势专业得以做强做大。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等15个专业按照双精准的要求,要努力建设成品牌专业。
如何做强品牌专业?集团把强师资作为关键的抓手,突出名教师的引领作用。在集团层面设立名师专家管理中心,统筹管理集团各校的名教师工作室、能工巧匠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充分发挥这些老师的“名人效应”。一个工作室就是一个小团队,就能搭建起一个平台,就能凝聚一批人才,从而推动一个专业的发展,带动全校乃至全集团办学水平的提高。
专业减少了,但办学效能却提升了。梁銶琚职校数控综合应用技能竞赛勇夺全国一等奖第一名,机器人应用技术项目勇夺国赛一等奖第三名;胡锦超职校“包班搭课”教学模式改革获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正冲击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容桂职校的教师信息化大赛引人瞩目;胡宝星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广东省中职校长骨干班学员的高度认可。第四职教集团参加佛山市信息化大赛以整体面貌亮相,取得整体水平最高,共获得16个省赛资格。
与此同时,专业精减以后,各个学校的危机意识和质量意识也增强了,尧勇校长说:“专业做不强,培养的学生没有市场,下一轮动态调整可能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所以,‘强专业、强师资’正成为集团上上下下的共识”。
校企合作做加法
促进产教深入融合
23日签约的东菱智慧项目训练中心合作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能将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实现无缝对接,企业从课程设计、顶岗实习、职能精神的养成等方面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学生可以将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逐步完成从中职到大专和本科的课程学习。
这一项目的意义在于:改变过去那种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顶岗实习的表层,而是让企业与学校从合作走向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校企合作不是新话题,但合作容易、融合难是个老问题。目前很多校企合作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职教专家、顺德区教育局原副局长姜蕙认为,校企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企业派几个老师到学校讲讲课,学校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的表层,而是要真正让企业与学校从合作实现融合,企业要全方位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
尧勇介绍说,第四职教集团成立以后,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努力在合作内容和形式上做加法,从而将校企合作做实、做深,做出成效。
梁銶琚职校签约12家单位共建企业工作站,并聘请9名各行各业的技术能手进入学校能工巧匠工作室,以一种全新的机制保证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九鼎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九鼎电子商务精英班;容桂职业技术学校与顺德职促会、广东奥基德信机电有限公司和佛山市新鹏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佛山市顺德区智科3d打印数字智造公共实训中心……这些都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服务集团特色专业发展的需要,是集团校企合作的另一亮点。为了做强信息技术专业群,集团与三大通讯运营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寻求网络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为了适应集团国际化办学的需要,与德资公司dqs集团签署国际教育认证iso29990的国际标准合作框架协议。
海信集团和梁銶琚职校在“三元融合五年贯通项目”中携手,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并捐资50万元设立海信容声奖学金,奖励在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办主任范炜认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双方优势,实现教育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功能,更好地为社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做好顶层设计
增强集团凝聚力
第四职教集团四所学校,分处三镇街,每所学校都有自己文化传承,都有自己叫得响的专业。实现集团化办学后,如何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考验集团领导者的智慧和能力。
顺德职业教育实现集团化办学在顺德是创新之举,同时又与国内其他地区的集团化办学,在具体做法上又有差异,无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搞好顶层设计是保证集团能够顺畅运作的关键。集团班子成立后,把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当作突破口。遵循“一个核心、多元共治、供需互动、开放统筹”的基本原则,建立一个领导核心和多元共治的集团管理与运作模式,实现各类资源的全面共享和统筹配置。
集团基本架构按照“属校独立建制不变,属校法人代表归一”的形式进行组建,设置集团党委、校务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三大机构,初步形成以集团党委会、集团校务委员会、属校为主的决策、运行、执行的运作机制。
有了一个好的运作机制,对于一个集团来说,只是完成了夯基垒台的基础工作。没有文化的认同,集团化办学很可能只会发生简单的“物理变化”。有鉴于此,集团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从而增强集团员工凝聚力与归属感。集团专业创新成果展、首届集团文明风采展演活动、首届集团信息化大赛、集团无人机大赛、班主任工作技能大赛……这些活动围绕强专业的目标设置,针对性强,既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引导全体员工为做强集团专业贡献力量,同时也促进了大家的了解与交流。这样的活动多了,大家就会有种我们是“一家人”的亲切感,集团的组建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就能激发起全体员工共促集团发展的强大力量。
实行集团化办学才一年多的时间,第四职教集团在实行集团化办学的道路上稳步向前,专业调整、产教融合、集团整合扎实推进。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努力把集团建成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
文/珠江商报记者高文哲

德保春节假期实现旅游收入1.7亿元
[国土局]成都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召开党支部会
市妇联机关党支部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
【学习时刻•学思践悟十九大③】清华大学王亚华:“乡村振兴”是总书记掷地有声的承诺
7月3日长沙新增直飞兰州低价航线 单程469元起
专业设置减8个 校企合作“内容加料”
武功县1300余亩猕猴桃获得丰收
宜宾兴文县:万人欢度花山节
白塔收费站扎实开展“路政宣传月”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高明军民携手抗击沧江河明城段灾情获央视关注点赞
广州市人民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到市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参观调研
蚌埠海关“学、鉴、行、思”四步推进金关二期保税物流管理系统运用
海外游子祝福中国:祖国强大我骄傲
井陉矿区将举办2018年非遗进万家暨首届石家庄市社火文化展演活动
金志伟会长带领台州企业参加经贸交流活动
严庆:国家建设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庆云3200户贫困群众受益产业脱贫
哈市通报中央环保督察组第十八批交办案件
资兴市国地税局纳税人学堂“合四为一”
市区92路公交试点混电车型充电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