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朝上谕档》所记汴籍军机章京


章京,官名。《词源》解释:“清代凡都统、副都统以至各衙门办理文书的人员,多称章京。”军机章京,则指在军机处办理文书的人员,俗称“小军机”。开封有六人,即陈孝宽、裴季芳、沈源深、顾璜、冯汝骙、李象寅等,曾任军机章京。《枢垣记略》一书仅记陈孝宽、裴季芳、沈源深,对另外三位无记载 。
《枢垣记略》未记顾璜等三位汴籍军机章京的原因
《枢垣记略》是研究清代军机处的重要文献,记载清代军机处的建立与制度以及人员的简况。它除记满汉军机大臣之外,还记了军机章京的出身、任期、官阶等。笔者曾于2012年11月17 日在《汴梁晚报》上发表《〈枢垣记略〉中的开封籍军机章京》,简单介绍该书所记陈孝宽、裴季芳、沈源深,而未涉及另外三位。这是因为《枢垣记略》二十八卷本成书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而顾璜等三人在光绪元年之后才任军机章京。
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由梁章钜编撰、朱智续撰的《枢垣记略》二十八卷本。梁章钜和朱智都曾任军机章京。梁章钜,字闳中,又芷林,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进士,改庶吉士,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由礼部主事任军机章京。他认为,军机处是清代的政府,已有90多年历史,却无一书记载其事,故拟编一书。于是,便利用工作的有利条件,在余暇查阅旧档、抄录资料,并常在值夜班时彻夜为之,积累了大量翔实的官方材料。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梁章钜到地方做官,用所积累的档案材料编撰出《枢垣记略》十六卷本。同治、光绪时期的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肯定了此书,又主张续编。他认为,梁章钜编撰的《枢垣记略》一书分类排纂、条理清晰,但是,该书的记载止于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应该续撰。奕写文说,梁章钜所撰《枢垣记略》十六卷本止于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经过三朝,“迄今已五十余年,制度相沿,因时损益,三朝除擢,既不乏人,恩遇之隆,尤多异数,非及时补纂,何以征文考献,垂示来兹”。因此,他命朱智“详稽档册,依原书体例,重加修撰”。朱智续撰,形成了《枢垣记略》二十八卷本。此书所续,上接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下限以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十二月为断。所以,该书不可能记载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之后才任军机章京的顾璜等三人。但是,从《光绪朝上谕档》及相关文献中能查到他们的简况。
《光绪朝上谕档》记载的三位汴籍军机章京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于1996年影印出版。全书所辑系该馆所珍藏的清代光绪一朝34年的军机处汉文上谕档册。每年一辑,共34辑,按月、日编排。该书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开始,在每月初八,记载满汉军机章京的姓名、职务;对其调离、提升、奖赏等也有分散记载。虽然在庚子事变时期的记载不全,其他年间的个别月份也有失载,但仍然从中可知,顾璜任军机章京时不断被提升,成为二品高官;冯汝骙不论是否任军机章京,总能被提升;李象寅则机遇不佳,他年过四旬方任军机章京,又因病较早辞去此职。
1.任军机章京期间升为二品高官的顾璜
顾璜(公元1856年~公元1927年),字渔溪,祖籍江苏昆山。豫抚潘铎请顾璜的祖父顾逊之课子,全家迁汴,后入汴籍。顾逊之认为,古城开封宜于子孙发展,临终交代:“葬吾汴梁郊外,后世子孙其勿离此。”顾璜由父亲教导读书,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中举,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翁同龢初见顾璜,印象极佳,说:“新庶常顾璜来见,才十九岁,美材也。”(见《翁同龢日记》光绪二年六月初四)顾璜先在户部任职,再以户部候补主事的身份担任军机章京。《光绪朝上谕档》记载,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的汉头班有9名军机章京,排在最后的是候补户部主事顾璜。由此可知,顾璜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或稍早开始任军机章京。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八月,顾璜辞官。他任军机章京有10年以上。在此期间,他不断得到提升,官至花翎二品衔通政使司通政使。通政使司,是清代中央管理公文事务的机关。其主要职责是收纳各省题本,校阅后送交内阁。在京各衙门的一切奏本,不分公私,也均须送通政使司进呈。通政使司的长官是通政使司通政使,正三品。
顾璜初任军机章京时,仅是候补户部主事。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升为户部主事。光绪十三年(1887年),因军机处缮修汉字档册,他任总校,工作出色,再升,为户部主事即补员外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四月补缺,成四品衔户部员外郎。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一月,军机处上折请求奖叙军机章京,当年三月,顾璜升为户部郎中。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考察京官,顾璜列京察一等,升内阁侍读学士。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闰六月,顾璜任太仆寺少卿,十一月,任通政使司副使。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顾璜任广东主考。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慈禧为自己六十岁寿辰而奖赏群臣,正月初一颁懿旨,加恩几十名军机章京,顾璜得到了赏加的三品衔,使他成花翎三品衔通政使司副使。三月,顾璜署理顺天府府尹。顺天府府尹相当于现今的北京市市长。五月,清廷加恩提拔有功官员,顾璜加二品顶戴并三代二品封典。九月,顾璜升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清廷命他“仍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3年)四月,二品高官顾璜请假回汴养亲,离开军机处。当年八月,经河南巡抚刘树堂上《为在籍京堂恳恩开缺养亲》折,说明顾璜养亲辞官。顾璜在宪政改革时复出。1927年病故。
2.步步高升的冯汝骙
冯汝骙(公元1863~公元1911年)字星岩,祖籍安徽绩溪。因其祖上在豫经商,遂入汴籍。他是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举人,九年(公元1883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以主事用,签分户部。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取得任军机章京的资格。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五月,开始任军机章京。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军机处缮修档册告竣,按例奖叙军机章京。据《光绪朝上谕档》的记载:“候补主事冯汝骙免补主事,以本部员外郎遇缺即补。”这就是说,日后提拔冯汝骙,如有员外郎空缺,他可跳过“主事”一级,从候补主事跃升为户部员外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0年),因慈禧六十岁寿辰而奖赏群臣,冯汝骙得到赏加的三品衔。五月,冯汝骙升为即补员外郎。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三月,补缺,成户部陕西司员外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考察京官,冯汝骙京察一等,奉旨以道府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八月,命冯汝骙任四川顺庆府知府,他离开了军机处。而在此时其母亡,他离职守服。服满,他先任济南知府,因两任山东巡抚和直隶总督袁世凯的保荐,使他升为道员。之后,再升浙、赣巡抚,成为封疆大吏。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冯汝骙拒绝与革命党合作,离开南昌,在九江服鸦片自杀。
3.43岁任军机章京的李象寅
李象寅(公元1854年~?年),字虹若,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举人。其父李宏谟是位恪尽职守的御史,《祥符县志》有传。李象寅43岁才任军机章京,5年后因病辞去。
军机章京的选用要经过推荐和考试。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各衙门共推荐55人,经过考试取34人,李象寅是第11名。上呈皇帝34人名牌时,还写有考察评语。李象寅名下写:“河南举人,年40岁,人勤慎,办事奋勉。”皇帝在34人中淘汰了10人,圈定24人补任军机章京。其中,有时任内阁候补中书的李象寅。他刚取得任军机章京的资格,因丁忧,离职守孝三年。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三月服满。据《光绪朝上谕档》在这一年四月的记载:“查军机章京太常寺少卿王汝济、兵部郎中胡宝铎,先后病故,递遗军机章二缺,应以额外行走之户部主事凌福彭、礼部主事王庆平挨次充补。查额外行走章京现在尚少一员,应添传记名在前之内阁候补中书李象寅在额外行走。”于是,43岁的李象寅进入了军机处,开始任军机章京。《光绪朝上谕档》又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三月二十九日,“章京李象寅因手颤未痊,呈请暂开差使回本衙门行走”。手颤,应是现今所说的帕金森病。李象寅有此病,难以握笔写字,不能适应军机章京之职,只得回户部工作。李象寅任军机章京五年,其间发生了庚子事变,约有两年军机处在特殊条件下运转,这必然影响包括李象寅在内的所有军机章京的正常升迁。另据《光绪朝上谕档》记载,李象寅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五月初七日才到军机处报到。这说明在两宫出逃时,他未在慈禧身旁,也难有特殊提拔的机会。李象寅也没有遇到特殊加恩的时机,如皇帝大婚、慈禧六十大寿等。再加上他有病,过早自动离开军机处,所以,李象寅未升高官。他离开军机处时的职衔仅是即补郎中户部员外郎。清代的员外郎是从五品,郎中是正五品。李象寅虽然只是一位五品官,却有著作传世。国家图书馆收藏有他所著的《朝市丛载》和《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来我县调研就业工作
书画家郭赋林来温汤交流采风
柯婉瑛副秘书长赴临海慰问省运会运动员
鲵在山水舞翩跹
潞城市科协到店上镇调研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光绪朝上谕档》所记汴籍军机章京
南宁市图书馆新馆本月底竣工验收
快速路上遇“小事故” 该撤不撤罚款200元
交流经验 共同进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青年骨干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
临沭县店头镇中心幼儿园喜迎精神文明单位专家组
河口区六合街道多举措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飓风“弗洛伦斯”将致巨大破坏 美强制撤离人数预计超百万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四川省雅安市委员会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说明
“美丽中国长江行”首访南通 央媒省媒聚焦“生态南通”
南宁持续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
青城冬季冰雪旅游市场风生水起
新邱区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督导
河畅水清 岸绿景美
灵寿县委书记宋存汉会见阿里巴巴商学院一行
【暖新闻】90后女社工助40多位流浪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