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 2018年3月28日在晋中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史红波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全市法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高院的有力指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下,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争一流”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服务保障转型综改发展大局,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扎实做好“打基础”之年的各项工作,审判执行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法院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以公正司法为主线,审判执行取得新成效
一是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年受理刑事案件2464件,审结2313件,收案数同比下降18.2%。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53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支持配合监察体制改革,认真审理监委查办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
二是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受理民商事案件25183件,审结23052件,收案数同比下降12.5%。依法审结了涉民生案件9050件,其中审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27件,帮助农民工讨回血汗钱2534万元。依法审结了各类经济纠纷案件11522件,依法审结了和顺县温泉蔬菜合作社与109户村民之间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妥善调解了寿阳县华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59名业主之间的纠纷案,公民、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平等保护,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是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全市法院受理行政案件918件,审结885件,收案数同比下降17.7%。依法审理涉及拆迁补偿的行政案件,支持政府进行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落实行政案件跨区域相对集中管辖,把11个基层法院的行政诉讼案件集中到介休和左权法院管辖。回应群众关注的环保问题,中院与市检察院联合发文,推动环保公益行政诉讼改革有序进行。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就审理案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促进依法行政。行政首长的法治思维明显改善,41名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
四是合力破解执行难。全年受理执行案件12522件,执结11857件,收案数同比上升16.5%。开展涉企业合同、涉金融债务专项执行行动,加强执行联动,执行指挥中心实现了四级互联互通,网络执行查控、网络司法拍卖得到应用,与不动产登记中心等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有序推进。加大信用惩戒,严惩拒执行为,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126人次,1303人被限制高消费,63人被司法拘留,3人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法律白条”得到有效遏制,“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效明显。
五是有效发挥监督审查职能。坚持依法再审、有错必纠,全年受理再审案件67件,审结56件,其中依法改判19件。规范减刑假释工作,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三类人员”减刑假释案件,把庭审直播系统接入三个监狱,全程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全年办理减刑假释案件896件,依法保障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以司法为民为宗旨,诉讼服务得到新提升
一是完善立案登记制配套措施。坚决贯彻“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要求,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开展巡回立案、巡回审判,就地解决矛盾纠纷。加强司法救助,全市法院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缓免交诉讼费1339万元,发放司法救助款60余万元。加强诉讼服务信息化,虚拟导诉机、法官留言机、庭审自助刻录机和智能云柜全面启用,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微信缴费系统正式开通,导诉服务更加贴心,网上立案和自助缴费更加便捷。
二是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推进诉访分离改革,推进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改革,9件信访案件通过律师参与得到化解。推进涉诉信访信息化,实现了同步录音录像、网上信访和远程视频接访,方便群众依法表达诉求。中院全年接待来访人员1563人次,处理来访信件32件,认真做好十九大期间信访工作,信访处荣获“全省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三是多元解决矛盾纠纷。加强诉讼调解,7857件民商事案件达成调解或主动撤诉。推动调解员、律师进驻法院,发挥行业优势,深化诉调对接,促进纠纷快速化解。在市委政法委牵头支持下,我们主动走出去学习浙江“余杭模式”,与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出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前调解办法,制定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把榆次区、太谷县、左权县作为示范区,在全市推进道交案件“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在全省创出了化解道交事故纠纷的“晋中经验”。
四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利用微信推送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邀请媒体报道审判执行活动,重视“12·4”国家宪法日宣传,两级法院共邀请320人来院参观,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举办大学生维权讲座,举办“我是审判员”大学生模拟庭审,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司法,“法院开放日”形成常态化。
三、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司法改革有了新突破
一是推进司法体制基础性改革。全市法院遴选员额法官254名,组建审判团队54个,法官全部在一线办案,院庭长带头办案,共审理案件11016件。坚持“放权不放任”,加强审判管理监督,立案分案办法更加规范,院庭长监督职责更加明确,专业法官会议监督案件成效明显,晋中特色的绩效考核办法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探索聘用制书记员由法警支队统一管理的新模式,提高了服务审判的水平。主动破解法官助理短缺的难题,中院与市司法局、律师协会联合推动,建立了实习律师到法院实习制度,这项改革全省首创。
二是推进审判方式改革。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院出台了落实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法庭调查规程等五个规范性文件,推进庭审实质化,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好量刑规范化工作,确保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全市法院对6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改革,适用轻刑快审机制当庭宣判轻微刑事案件2034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475件。
三是深化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活动“四大公开平台”建设,加强了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用,主动公开司法信息,让司法公正看得见、能评价、受监督,倒逼法官提高司法能力、提高办案质量。全市法院52943件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上网率133.37%,69个科技法庭全部实现庭审直播,全年直播案件2034件,4件案件被最高院评为“最受关注案件”,中院被评为“全国优秀直播法院”。
四、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基础建设实现新跨越
一是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建立了信息化责任制,中院党组与基层法院院长签订了《信息化目标责任书》,列出具体任务,逐项督查落实。办公oa系统在两级法院同时上线运营,中院领导带头应用,推进无纸化办公,各项工作更加快捷高效。手机移动办公终端运营良好,法官干警随时随地都能办公办案。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智慧e审系统”上线应用,裁判文书签章、胶印、送达一体流水线投入运行,打通了服务法官的“最后一公里”。信息化建设走出了“晋中速度”、“晋中模式”,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中院胜利召开。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高度重视基层审判法庭建设,帮助基层法院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和顺法院搬进了新楼,灵石法院新楼正在装修、即将搬迁,左权法院审判楼主体已封顶、年内将搬入。中院的信息化档案馆、现代化法警训练馆投入使用,300平米的院史陈列室、图书阅览室即将开放,干警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新的改善。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中院成功收回外包经营多年、面积4700平米的原丽盛园酒店,解决了党组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改建后将作为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新闻发布中心等场所,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环境。
三是诉讼安全保障有力。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警队建设,确保审判活动安全、机关秩序安全。建立了“鹰眼”监控系统,配强了警务安保装备,加强了法警技能训练和应急演练,实行军事化、规范化管理,确保紧急情况下拉得出、打得赢、保得稳。中院法警支队全年保障重大庭审、执行工作300余件次,连续多年保持了安全无事故。
五、以党建工作为龙头,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一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院党组把方向、立规矩、用好人、做表率,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方向。扎实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觉遵守“五条基本行为准则”。全市法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遮丑、不护短,严肃查处9名违纪干警。
二是大力实施“1221工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党支部建在审判团队,带动审判执行工作上水平,促进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在榆社、祁县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榆社法院党建工作先进经验、祁县法院争创全国优秀法院先进经验,促进全市法院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争当全国优秀人民法院。创建学习型机关,营造了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创建无烟型机关,关心干警的身心健康。
三是深入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活动。宪法宣誓、主题演讲、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每一场活动都启发干警换位思考,感人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法庭内外。
四是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坚持需求导向,开展审判执行业务培训和信息化应用培训,198名司法警察到汾阳贾家庄训练,293名干警参加国家法官学院培训,清华大学培训给181名参训干警和司法监督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是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向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立案登记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情况,根据会议审议意见扎实改进工作,及时反馈整改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依法妥善处理代表委员关注的案件,主动邀请70余名代表委员参加“法院开放日”、观摩“假如我是当事人”活动、旁听重大案件的庭审。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监督,办理各类抗诉案件33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从社会各界聘请了20名司法监督员,他们阅历丰富、责任心强、关心法院工作,通过参加活动、旁听审判、座谈交流等方式,促进严格公正司法。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全市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市委“三个三”工作思路和举措,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争一流”的工作目标,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为动力,以学习贯彻宪法修正案为契机,依法履行审判执行职能,深入推进“1221工程”,大力加强过硬队伍建设和智能法院建设,对标全国优秀法院,扎实做好“上台阶”之年的各项工作,努力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平安晋中、法治晋中、美丽晋中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在抓党建带队伍上有新进步。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下功夫学懂弄通做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始终维护核心,勇于担当使命。深化“1221工程”,深化“假如我是当事人”活动,深化“大学习大练兵大培训”活动。坚决落实“两个责任”,带好班子管好队伍,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细,让“五条基本行为准则”变成干警的自觉行动,以过硬的作风、清廉的品性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
二是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有新实效。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对标审判执行质效约束性指标,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犯罪,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依法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优化诉讼服务环境,深化阳光司法机制,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更多获得感。
三是在深化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上有新举措。围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庭审实质化改革,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推广实习律师到法院实习制度,深化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网络一体化处理”,努力创造“晋中经验”。对标信息化责任书,深入推进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加强智能法院建设。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建设,传播法院好声音,弘扬司法正能量。
四是在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上有新招法。打好“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之年的“组合拳”,进一步推进执行信息化,完善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深化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应用,规范网络司法拍卖。进一步强化执行联动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加大信用惩戒力度,严厉打击抗拒执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切实兑现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
五是在主动接受监督上有新作为。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健全司法监督员和新闻媒体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人大、政协联络工作,主动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工作、旁听庭审,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依法审理代表、委员关注的案件,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广泛听取社会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司法公信。

女子谎称可以低价买房骗取亲友200余万,获刑13年罚金20万
我市出台《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
资阳公安交警主动到辖区企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培训
盐田区双创赛落幕 300万奖金引优质人工智能项目落户
宜宾县粮食局开展为期7个月微腐败”专项整治行动
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3个行为会降低“睡意”,睡前最好别做
我市启动专项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
运管执法“温州经验”有看点
安阳工学院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
清明节期间绵阳主要景点及祭扫公墓交通路况
全市退役军人典型宣传激励人
三亚安装8000个火灾智能报警系统
宝鸡市第三十四届关山草原“陈仓杯”象棋公开赛开赛
站街女当街招嫖
河北梆子现代戏《吕建江》首演 编剧、导演、主演全是“国家一级”
医院托管养老院 河东区医养结合让老人幸福感满满
22日 四川74个景区共接待游客79.9万人次
2018部分艺术类院校校考时间确定
白水县召开2018年政务服务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