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是一座城市的门户,承载着人与城市之间最为重要的关系。它见证过最伤感的离别,也见过最真挚的欢迎。这里有对陌生环境的恐慌,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从开始的几列绿皮车到如今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松原火车站为松原人拓开了一条驶向外面世界的快捷通道,也见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如今,松原站已经成为吉林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目前,站前广场综合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一个崭新的站前广场将呈现在松原市民面前:建华路下穿通车、站前广场人车分流、旅客实现“零换乘”,两层候车大厅可同时容纳旅客近万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为旅客提供安全、方便、温馨的出行环境。
站舍之变
很多年轻人和新市民感叹松原这座年轻城市发展之快,殊不知,松原火车站距今已有八十余载历史,先后经历三次易名和两次归属的更变。
1970年,在人们的热切盼望下,长白铁路线修复工程正式启动,1972年1月1日全线通车。火车站初建时,只有一排刷着涂料的低矮平房和一座简易站台。改革开放后,前郭站作为铁路系统面向松辽大地敞开的文明窗口,一直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随着城市变迁,老站渐渐平淡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曾经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那一代松原人的心中。
1992年,松原市正式成立。为促进地方经济加速发展,沈阳铁路局决定,拆除沿用58年的老站舍,1994年站舍改造扩建工程竣工,前郭站正式更名为松原站。
2010年10月,松陶铁路正式开工,2014年5月,沈阳铁路局与松原市委、市政府联手启动了松原站改扩建工程,伴随着松陶铁路的全线贯通,改扩建后的松原站舍也投入使用。2017年8月8日,扩能改造后的长白铁路变成长白乌城际铁路全线贯通,松原进入“动车时代”,“第三代”站舍也为“动车时代”提供了承载力。
速度之变
“以前我经常要到长春出差,不晚点还好,晚点的话在车上坐个几小时是常有的事。现在有了动车,一个多小时准准就到了。”白先生回忆起没有动车的时代,因为怕火车晚点误事,自己出差往往要提前一天坐火车到长春。
墨绿色的车身和坐椅,白色的标牌,车厢顶部挂着一排电扇,慢悠悠地行驶,小站也会停靠一会,有时还需为其他车让路而半路停车……坐过绿皮车的人,脑海中都会留下这些抹不去的记忆。从绿皮火车到动车组列车,车速也从80千米每小时提升至160千米以上每小时,运行时间和舒适度都大幅提升。
购票之变
随着自助购票设备的完善普及,售票窗中间厚厚的木板,被透彻宽敞的玻璃所代替。旅客们也从“小橱窗”走到自助购票机旁,售票员面带笑容,为万千旅客答疑解惑。一句诚挚的旅途顺心,温暖了旅客的归途。
以前春运排队购票,一去就是一天,抢购春运返乡车票就像一次“迁徙战”。自松原火车站开通电子售票业务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订票已经成为人们购票常态,微信支付、动车组列车自主选座、网上退改签等给出行者带来了不同的购票体验。今天的春运购票完全是另一风貌,手指间的轻轻一点,方便又快捷。
惠民之变
从引导旅客购票,到帮助旅客拿行李、为特殊旅客提供休息场所和便利条件……
除了硬件设施的不断加强,车站的服务软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惠民举措不断推出,可充电按摩坐椅、进出站位置引导、“圣水情服务台”等,让旅客在这里不在“找不着北”,出行更便捷、体验更美好。
“新站投用,对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来说都是新的挑战,我们将竭尽全力,服务好旅客的最后一公里,让旅客的体验更美好。”松原站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80岁高龄的王先生来到新火车站广场,望着气势恢宏的新车站,老人不住夸赞:“看到新老火车站的交替,是城市步伐加快的见证。欣逢盛世,我感到自豪骄傲。”(王卉妍)
大医精诚,以仁德医心温暖患者
石家庄2018净网行动网警诚邀市民积极举报
“尖兵连”让创新创效大放异彩
遂宁市普教科研立项课题开题现场会举行
洪泽湖禁采“清零”后的首顿团圆饭
松原火车站发展侧记
青川县“护苗”行动助力平安暑假
雨花区史志档案局开展“志愿服务,情暖雨聆”主题党日活动
“百日攻坚”即日起展开 一百天见证苏州交通环境变化
本溪队“三瞄准”做好统计调查调研服务工作
把外孙从小拉扯大 老夫妻不陪考心里不踏实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
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二、三次会议
美丽的大海(图)
我市百余名职业农民集体“充电”
突出重点 做好防范 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广汉积极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
目标更精准措施更有力作风更扎实——全市脱贫攻坚第六次推进会议解读
全域旅游 | 山海水城走进广西桂林
桓仁县中医院开展“春暖桓仁”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