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杨爹”的故事


2岁的杨杜卿免费给居民理发。(记者 陈旭东 摄)
湘潭新闻网7月13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超)今年82岁的杨杜卿,是江南机器厂机动处的一名退休工人,现在住在岳塘区岳塘街道纯冲塘社区,居民们总爱亲昵地称呼他为“杨爹”。
与居民们深厚情谊的建立,一方面得益于杨杜卿真诚善良的为人;另一方面,也是大家对他多年来坚持默默奉献精神的认可。
当了几十年免费“理发师”
“杨爹,辛苦了!每次让您爬这么高的楼,我真不好意思。”
“没事的,一点举手之劳。”
7月2日上午,看到杨杜卿提着工具箱准时出现在家门口,68岁的残障人士刘正田既高兴又觉得过意不去。
刘正田家在五楼,年过八旬的杨杜卿走上来有些体力不支。稍作休息后,他起身打开带来的工具箱,取出电推剪、梳子、围布、刷子等工具,为理发做准备。
待刘正田在镜子前坐稳后,杨杜卿细心地为他系上围布,并数次为他调整颈口的松紧度。一切准备就绪后,“咔嚓”“咔嚓”的声音随之响起。
7年前,杨杜卿得知邻居刘正田的特殊情况后,便主动找到他,提出愿意免费上门为其理发。自那时起,每个月的月初,杨杜卿都会提着工具箱来到刘正田家,义务为他理发。
杨杜卿的理发手艺,是在他工作的江南机器厂学的。40多年前,厂子周边只有一家小理发店,“那时候想理个头发太难了”,为解决职工们理发难题,当年厂里的负责人特意买回了理发的工具,让工人们互相学习技艺。经过一番学习操练,杨杜卿没多久就可以为同事们理发了。由于他技艺不错,为人又热情,前来找他理发的同事络绎不绝,而他从来都分文不取。
1996年退休后,杨杜卿索性将义务理发的服务带到了自己住的小区。只要居民们喊一声“杨爹,帮我理个发吧”,他就有求必应。2001年杨杜卿搬家后,还时不时有老邻居打电话过来,说小区里少了“杨爹”大家不习惯。
不计报酬热心服务居民
搬到纯冲塘社区后,杨杜卿照样将热心服务居民的心带到了这里。他住在四楼,为方便居民们“随叫随到”,特意做个了小木箱钉在单元入口处的墙上,小木箱里除了放着他理发用的工具外,还备有坐垫、报纸等物品。逢年过节时,他还专门在社区活动室前坪摆上工具,给过往的群众理发。
“杨爹为大家热心服务了这么多年,从未向居民们收取过任何费用,也未向社区提过任何要求,是真的活雷锋。”社区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些年杨杜卿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剪服务的同时,还经常主动上门服务那些行动不便的居民,像社区里91岁的邓志光、68岁的残障人士刘正田等人,都是他常年上门服务的对象。
杨杜卿是个热心肠,也是个细心人。他住的那个单元,楼梯扶手每隔30厘米左右就用一截白色挂历纸包着。居民们说,杨杜卿担心铁质楼梯扶手生锈会割伤居民,于是想了这个为楼梯扶手穿“衣服”的办法。
居民祁来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天好事也不难,但像杨爹这样持之以恒做这么多年、做这么多好事,那就不容易。有这样的好人在身边,我们很幸福”。

防暑降温你做对了吗
同安区委第六轮第一批巡察展开 两个巡察组已进驻巡察
日照浏园春茶获赞日本展会 走出国门有了“通行证”
昭化区四举措抓好春节前后景区价格监管
苜卫路、苜蓿园东街整治工程开工
热心肠“杨爹”的故事
虹口区召开迎接市委督查准备工作会议
看望慰问高龄、困难和百岁老人
东昌府区法律顾问委员会公开招聘15名外聘法律顾问公告
收购“关系粮”“人情粮”要担责
产业项目建设年|打造宁远样本 建设产业强县
网红店祥鑫店堂一片狼藉 暂时停业还是永久退出?
满天彩霞无限美(图)
积极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品牌
市人社局赴宁开展宁马就业创业服务对接
天津力推普法责任落实到位
我市举办无人机产业技术应用发展主题论坛
华东第一高空玻璃桥完工
快看!省内异地联网结算医疗机构达617家
市委党史研究室迅速传达学习全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